據南開大學法學院消息,2021年4月15日中午12:20,“南開法學思享匯”第一期在南開大學法學院331會議室成功舉辦。本次學術研討會由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宋華琳教授主持,南開大學法學院院長付士成教授出席并致辭。南開大學法學院刑法教研室王強軍副教授作為本次研討會的主講人,主題是:環境犯罪懲罰最優化機制研究。南開大學法學院張心向教授、陳兵教授、高通副教授、鄒兵建副教授、隗佳老師和劉安翠老師參加研討會與談。本次研討會采取了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的模式,吸引了眾多師生的參與。
研討會伊始,宋華琳教授首先介紹“南開法學思享匯”作為南開大學法學院全新打造的精品學術活動,旨在通過教師們報告學術新作新思,促進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的思考與分享,相互交流,打磨新作,砥礪思想。南開大學法學院院長付士成教授在致辭中表示,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在師生之間形成新的學術風格和學術形式,樹立學術創新旗幟、搭建學術繁榮平臺,期待師生在思想碰撞中探尋真理、激濁揚清,并預祝本次活動取得良好效果。
王強軍副教授主要從“問題背景”、“理論起點”、“模型建構”和“制度保障”四個維度進行匯報。在背景方面,王強軍副教授指出從1997年刑法典到2020年《刑法修正案(十一)》,環境保護對刑法的依賴呈現出加重的趨勢,但是實踐效果始終欠佳。并進一步分析其癥結在于環境犯罪的處罰方式為自由刑加罰金刑,并未考慮被害環境的修復和被害人的補償,這種懲罰的意義有限。
其次,王強軍副教授從兩個方面分析環境犯罪懲罰最優化機制的理論起點。一是對環境犯罪被害人研究的缺失導致了懲罰目標的單一化,很少有人試圖研究環境犯罪被害人遭受損失的普遍性以及后果的嚴重性。二是環境犯罪被害人具有多元性和層次性,而環境犯罪現有懲罰模式卻忽視了對多元被害人的補償修復。
再次,在模型構建方面,王強軍副教授提出“務實的懲罰犯罪與補償恢復被害的兼顧”這一模式,將環境犯罪的懲罰目標從單一走向多元,從注重懲罰走向懲罰與補償修復兼顧,讓懲罰措施同時具備補償修復被害人的功能。在刑罰的選擇上,提出了財產罰、行為罰、社區服務罰和聲譽罰四種刑罰模式。
最后,在制度保障方面,王強軍副教授提出設立融合“環境專家法官化+審判機構專門化+刑罰措施多元化”的跨區域環境法院的制度措施,也即設置一個跨區域設置環境法院,讓環境專家成為環境法院的技術法官,同時賦予環境法院對環境犯罪全面的管轄權。
與談環節,各學者從各自專業領域角度分別闡釋觀點并提出寶貴意見。張心向教授表示本文在當前日本向太平洋核傾倒的背景下有重大意義,但仍然存在不足。從具體內容上看,一是提到的“最優化”難以進行具體化闡釋;二是環境被害人分類的價值體現明顯但仍可結合環境犯罪進行進一步細化;三是環境犯罪處罰機制要注意刑法與民法及行政法銜接問題。
高通副教授也認為文章寫得很出彩,并從刑事訴訟法視角提出了建議。第一是對于環境法院的設置,是否可以考慮以訴訟層面為角度的設立標準;第二是文章指出的要賦予環境法院全面的偵查權,這是否與刑事訴訟的控審分離基本價值沖突;第三是跨區域環境法院的設置應該考慮取證問題和司法便利問題;第四是所提出的環境法官專家化可能存在缺乏民主化考量的風險。
鄒兵建副教授認為文章非常值得學習和借鑒,但也就具體內容提出了一些探討的地方。第一是關于文章的寫作風格的問題,文章大量引用了外文文獻,而缺少國內對此問題研究進度的分析;第二是文章中提到的一些問題只有在英美刑法的語境下才能成立,而在我國是不存在的;第三是認為文章中提到的生態中心主義的觀點仍然值得商榷。
陳兵教授對文章中的新穎觀點表示贊賞,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第一是文章外文文獻引用過多,認為研究還是應該以中國現實為起點;第二是提出了刑法的謙抑性問題,認為當今刑法是否呈現出過于擴張的趨勢;第三是認為文章涉及到了刑法、環境法、訴訟法等多個學科的交叉,其中的論證是否可以更集中、充分。
隗佳老師認為文章觀點新穎,值得學習借鑒,同時也對于文章中的部分觀點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第一是認為文章提出的觀點是否過于先進,導致現有的刑法理論和機制跟不上研究的角度;第二是文章中懲罰措施是否可以更加明確。
劉安翠老師首先肯定了此次研討的價值,文章專業性強,讓人受益頗多,并從環境法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討的地方。第一是文章中提出的生態中心主義事實上在環境法領域也是有爭議的;第二是要考慮刑法和民法環境公益訴訟交叉重合的問題;第三是對于污染者負擔原則的運用還要涉及到法經濟學的一些考量。
付士成教授對各位教師的熱情討論表示高度肯定,并從行政法角度提出兩點建議。第一是在行政法領域中也存在專家參與這種執法形式,但是專家的身份問題仍然值得考量,具體到環境法官是否也會存在類似的問題;第二是行政法中的行政處罰與刑法中的刑罰問題之間如何銜接也是值得研究的。
宋華琳教授最后總結指出,在運用比較法研究的過程中,應該要引而不顯,并且要結合中國國情,考慮如何提出可行的制度改革方略。
在各位與談人提出研討意見后,王強軍副教授認為,在各位老師的指導建議和意見中開闊了思路、收獲了新思想,對文章的修改大有助益,感謝學院提供這么好的打磨論文的平臺和機會。與會同學們紛紛表示感謝學院傾心搭建的學術交流平臺,在與名師的對話中,把握前沿、開拓視野、受益良多。最后,研討會在線上線下的掌聲中愉快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