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南政法大學消息,2021年4月8日,西南政法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同學們走進武隆區后坪鄉魚子小學,開展“童心向黨,共托夢想”德法共育思政小課堂系列主題活動,將黨史學習的思政大課搬入山間村頭,讓大學生們實地感受黨領導下的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中的脫貧之堅、治理之法、格物之道、智慧之光。
后坪鄉黨委副書記蔣興兵、共青團武隆區委副書記湛容、后坪鄉中心小學校長冉渠峰、后坪鄉魚子小學校長田淼、重慶市司法局派駐白石村第一駐村書記楊懿、西南政法大學校團委副書記顏娟、學工部副部長,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胡曉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部分教師、校團委部分工作人員、西南政法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學生志愿者、后坪鄉魚子小學全體師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齊心協力 守護童心
研究生支教團的同學們用鄉村振興三句半、趣味普法情景劇、誦講黨史故事的方式和魚子小學的小朋友們共同開展了一次形式生動,充滿趣味的思政共學習活動,讓山區小朋友們感受到了來自大學生朋友們青春向黨,時代向上的精神風貌。研究生支教團還在魚子小學設立了西南政法大學金杜公益法律服務工作中心武隆服務點,將聯合校內師生資源及金杜律師事務所的實務指導,在武隆山區長期開展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方面的公益法律咨詢、調研及普法宣傳。
對山區學童心理健康的關注和引導是義務教育資源均衡發展的重要課題。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學工部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的老師組織魚子小學四、五年級學生開展了心理團輔活動,疏導他們對父母的思念,對山外世界的向往,引導他們發掘自身優勢,增強他們對自身的關注,激發他們向上向善的心態和健康成長的內生動力。
承前輩精神 立志一心向黨
“濃濃山鄉情,拳拳愛黨心”,活動結束之際,研支團的同學們和魚子小學百余名師生一同拼組成一枚黨徽,揮舞著手中的小國旗,表達了對黨對祖國的熱愛。
活動結束后,共青團武隆區委副書記湛容帶領研支團的同學們來到后坪鄉白石村,由重慶市司法局派駐白石村駐村第一書記,第三屆重慶市“十大法治人物”楊懿為同學們講述了后坪鄉白石村的脫貧故事、大革命時期紅軍在武隆的剿匪故事和鄉里文化激活農民致富的內生動力的振興故事。同學們在現場切身感受到了黨的扶貧政策之好、扶貧效果之大、扶貧干部之智,讀到了基層治理中閃爍著的農民智慧和法治之光。
參觀完白石村,研支團的師生們來到后坪壩蘇維埃政府史跡展覽館,重溫了中國共產黨四川省委領導下的紅軍二路游擊隊在武隆建立蘇維埃政府,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歷史。面對展覽館前鮮紅的黨旗,研支團的黨員師生們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師生們表示,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英靈,只有實事為民,方可贏得民心。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既是青年磨煉意志、苦練本領、習得方法、理論聯系實際的練兵場,又是黨史學習的生動教材。西政研支團要一代代接好支教的接力棒,腳踏實地,不畏艱難,以忠誠、擔當、熱愛加入到鄉村振興的大熔爐中,創造性開啟教育扶智路的新征程。
據悉,西南政法大學研支團自2019年9月份在武隆區后坪鄉以來,團員們把“扶智”與“扶志”相結合,除了既定教學任務,還通過“每天一次作業輔導、每周一次親情關懷、每月一次作文批改、每學期一次集體生日會”的形式結對關愛特困兒童。同時,結合自己專業所學,開展“春芽”模擬人民法庭進校園等系列活動,通過憲法誦讀、預防校園欺凌講座、法治知識競賽、人民調解情景劇等方式,切實讓同學們感悟法治精神、沐浴德法光輝,為山區少年兒童播種下法治思想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