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消息,近日,據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文件通知,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導小組批準,法學院朱作賢教授獲得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新時代海洋強國建設”重大研究專項(批準號20VHQ013),資助金額為60萬元。該項目的獲批是我校海商法學科建設中取得的一項重要成果。
朱作賢教授作為該項目的首席專家,聯合了大連海事大學、清華大學、西南醫科大學、中共中央黨校、上海政法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大連醫科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等近40名知名專家學者組成具有雄厚研究力量的多學科攻關團隊,涉及海洋法、衛生法、海商法、國際法、國際關系、經濟學、公共衛生、公共管理、海事管理、國際貿易等多個學科方向。課題組將力爭通過深度融合海洋命運共同體與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思想理念,全方位研究并提出完善全球海上公共衛生安全治理體系的中國方案。
朱作賢教授簡介
朱作賢,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教授,海商法系主任、海商法專業負責人,大連海事大學“浩海工程”第一層次海事智庫首席專家人選,主要研究領域為海商法、海上保險法、航運反壟斷法律與政策等。兼任遼寧省人文社科重點基地國際海事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貿促會聯合國貿法會觀察員專家團成員,中國海商法協會海事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海商法協會海上保險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船東協會保險與法律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航海學會法規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交通運輸部海事局“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研究中心”顧問,大連海事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法律所執行所長,大連海事大學海法研究院航運法研究中心主任等。在20多年的教學與科研活動中深耕于國際海事法律與政策,積極參與國內航運立法及國際海事公約的制定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獨著或合著各類學術著作、教材10余部,主持、參與了20余項科研項目;在英國著名法律期刊The Journal of Business Law 、《人民日報》(理論版)、《新華文摘》等發表一系列有影響力的論文;中國海商法協會全國海商法優秀論文評選中連續5屆7篇論文獲獎,其中兩屆獲得最高獎;近年來有4篇資政建議獲國家領導人重要批示;撰寫關于制定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船舶登記條例的建議,被海南省人大常委會采納成為海事領域第一部正式啟動立法程序的自由貿易港條例;曾受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委托撰寫研究報告,為相關司法解釋的出臺做出貢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