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廈門大學法學院消息,2021年4月4日,為慶祝廈門大學百年校慶,由廈門大學國際經濟法研究所、廈門大學陳安國際法學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的國際法學科系列學術活動之一——廈門大學首屆國際法校友論壇在廈門大學法學院模擬法庭成功舉辦。返校參加百年校慶的部分校友、國際法學科的部分教師以及來自廈門大學不同專業的在校學生150余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廈門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副會長李國安教授致開幕辭。李國安教授首先向返校校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隨后介紹了法學院以及國際法學科的發展歷程和取得的優秀成果,同時感謝各級校友多年來對法學院以及國際法學科的大力支持,希望未來校友與學院之間增進交流,并預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廈門大學法學院資深教授、全國杰出資深法學家陳安教授欣聞眾多校友返校,通過視頻的方式向各位校友表達了問候,講述了自身與百年廈大不可分割的情緣,激勵各位校友追求更高的發展目標,歡迎各位校友今后常回母校,祝愿各位校友和廈門大學的明天更加美好。
本次論壇分為兩個議題。議題一為“法治建設的新課題”,由廈門大學國際經濟法研究所所長陳輝萍教授主持,廈門大學法學院1992級博士生、環球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陳安國際法講座教授、上海海關學院稅務碩士實務導師趙德銘校友做了題為《出口管制與反制:中國的立場與策略》的報告,報告以中國的高新技術企業為例,指出了中國企業在全球競爭中面臨的問題,借此說明當前中國法律在出口管制與反制方面的現狀以及缺失,并就今后中國在對外交往中應采取的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隨后,廈門大學法學院1993級博士生、瓴德律師事務所暨“瓴德全球專業機構平臺(籌)”創始人林忠校友就《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問題》做了專題報告。林忠校友從個人信息數據保護的重要性出發,介紹了國際法關于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規定及效力,著重解釋了GDPR的域外適用、一般義務以及數據處理等規則。國際法專業在校生就個人信息侵權問題以及中國企業在對外投資中遇到的數據規制困境與林忠校友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議題二為“涉外法治人才的使命擔當”,由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副會長徐崇利教授主持,廈門大學法學院1996級博士生、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總法律顧問、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法務總監、數據保護官、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會長郭俊秀校友首先做了題為《對外經貿法律斗爭對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的報告。郭俊秀校友從涉外法律實務中面臨的具體問題入手,指出企業合規研究在中國企業走出去中的重要性,認為涉外法律人才培養在對外經貿法律斗爭中具有重要價值,并提出了涉外法律人才的培養建議。隨后,廈門大學法學院2009級國際法碩士生、君合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袁屹峰校友做了題為《紅圈所青年律師的成長之道》的報告,介紹了紅圈所的基本情況、初入職者的上升路徑以及紅圈所對求職者的能力要求,建議在校生應打好法學理論基礎,鍛煉語言能力,為未來的發展做好準備。在校生就法律職業選擇的相關問題與袁屹峰校友進行了交流。
議題結束后,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會長、廈門大學陳安國際法學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曾華群教授致閉幕辭。曾教授表示此次論壇具有極大的理論、現實以及歷史意義,是廈門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學科發展的重要成就,今后將持續定期舉辦,祝賀論壇取得圓滿成功。最后,曾教授講述了陳嘉庚先生的愛國、奉獻以及公益精神,激勵校友傳承嘉庚精神,在下一個百年創造更加輝煌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