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重慶大學法學院消息,2021年3月26日,亞洲開發銀行簽發證書,聘任重慶大學法學院胡德勝教授在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期間為該行咨詢專家,擔任技術援助項目《TA-6633中國:構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立法和規劃機制》(TA-6633 PRC: Developing Legislative and Planning Mechanisms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的環境法與生態保護專家兼專家組副組長。
該項目是亞洲開發銀行“加強黃河生態走廊高質量綠色發展的能力、體制和政策”項目的子項目2,總經費30萬美元,其國內執行機構是生態環境部。項目的咨詢專家組由經過競聘程序產生的5位國際國內專家組成:流域總體規劃與保護專家兼組長(國內)、環境法與生態保護專家兼副組長(國內)、流域總體規劃與保護專家(國際)、環境法與生態保護專家(國際)、生態與環境專家(國內)以及治理與體制專家(國內)。英語是該項目的工作語言。
根據項目規劃報告,該項目的作用是實現黃河流域的彈性生態保護和安全,成效是完善生態保護立法和體制。項目的預期成果包括:(1)評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現行立法、政策和體制;(2)提出《黃河保護法》的生態保護條款案文建議;(3)建議實施黃河流域總體規劃的政策整合和體制協調;以及,(4)編寫基于生態路徑的生態保護知識讀本。
胡德勝教授十分注重理論和實踐深度結合、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融合研究,長期參加國際、國家和地方水事和流域立法咨詢活動或者工作;不僅在法學類學術團體任職,還任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理事及其水資源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水利學會水資源專業委員會委員。他主持流域或涉水科研項目國家級3項,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應急管理部等省部級項目6項。他先后主持了“陜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條例”及其修訂草案的立法項目并主筆起草法律條款草案,參加了“黃河法”立法前期論證工作,三次參加世界銀行或者亞洲開發銀行的水事和流域法律咨詢項目專家組并擔任組長、副組長或者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