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晚,開課第二天,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鄭磊老師開設的春學期博碩課程“備案審查案例分析”課程開講,首次對備案審查研究進行課程建設嘗試,并且選取“案例分析”角度進行備案審查的專題課程嘗試。
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拓深備案審查研究,備案審查案例分析既是重要內容,又是基本途徑。2021年1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了法工委的第四份“備案審查工作報告”,持續強調加強備案審查理論研究,并首次提出“推動備案審查學科建設”,“開展備案審查案例分析研究”。一拍即合,鄭磊老師根據已有研究和其指導的“備案審查研究小組”讀書會上已經積累的十多份備審案析作品,于本學期開創性嘗試專題開設備審案析課程,放在博碩課程“憲法事例評析”(課號0213082001)中講授,將正在進行時的中國憲法實施實踐引入法學課堂,通過法學教育教學“講好憲法監督故事”。
中國憲法監督,以合憲性審查為引領,以備案審查為基礎平臺之一,此前憲審備審的中國研究受制于信息披露有限、案例公開有限,黨的十九大以來憲審備審的建制信息、案例信息提速豐富。2020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法規備案審查室編著的《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案例選編》出版,首次遴選集結合憲性審查以及四級人大常委會備案審查的“169案例”,連同2017年以來四份備案審查工作報告所載的年報案例,備審案析的案例素材有了一定的積累、并將常規化披露豐富,備案審查案例研究、備案審查案例教學,正當其時。
本課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經濟法學的十余位博士、碩士和法碩同學參與了聽課和交流。課程第一講的主題是“備審案析的時機與體例”,課程提綱如下圖所示。在鄭老師體系性推進、發散式講授之后,曹嬌嬌同學分享了其備審案析文章《關于“以審計結論作為工程竣工結算依據”規定的備案審查案例分析》,其后從實體內容原理、備審案析體例原理進行了討論,該文已由全國人大法工委指導的備案審查領域的專業連續出版物《備案審查研究》所錄用。
2021年是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的教育教學改革年,備審案析專題課程開設,是其中的一項多角度的嘗試,是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導法學教學科研的學術性嘗試,也是備案審查學科建設和課程設置上開創性嘗試,案例教學方面拓深普設的展開性嘗試,法學教育融入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正在進行實踐聯動型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