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治日報》以“法律門診——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為題,對全國各地法律門診開展情況進行了專題報道。該報道充分肯定了湘潭大學法學院法律診所的工作成績,在報道中提出:“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南政法大學、湘潭大學等高校近年來也紛紛設立法律診所,推動教學改革創新的同時,積極投身實踐,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等服務。”
湘潭大學法學院歐愛民教授在采訪中介紹了法律診所的基本情況:“湘潭大學‘法律診所’是由湘潭大學法學院研究生組成的公益性專業法律服務團隊,自2010年成立至今,一直堅持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和法治實踐活動,為群眾提供免費法律咨詢、法治宣傳、訴訟代理和公益訴訟等活動。”
自2009年成立以來,以歐愛民教授為帶頭人的湘潭大學法律診所團隊,一直秉持著“以所知追求正義,以所學回報社會”的宗旨,不斷開展公益法律活動,致力于公益普法和公益維權,探索出了當代高校公益維權的“組合拳”四部曲,即法學院師生依法“叫板”、媒體密集跟進報道、政府“接招”糾正、問題得以解決,成為高校學生公益維權的標桿,得到中央電視臺、《半月談》《法制日報》《中國教育報》《湖南日報》等主流媒體的廣泛報道。助力社會弱勢群體。近年來,法律診所與湘潭市婦聯、殘聯、雨湖區法院合作,重點對五類困難群體提供法律援助,具體包括農名工、殘疾人、老年人、婦女以及未成年人。2015年至今,法律診所師生共接觸此類案件百余起,受到社會一致好評。
扛起民法典基層宣講大旗。《民法典》出臺后,法律診所聯合湘潭大學民法典宣講團、湘潭市司法局,走進湘潭市64個村鎮(社區),在田間地頭、社區街道宣講《民法典》。整個宣講活動歷時近兩個月,主要圍繞土地、繼承、婚姻、物業等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展開宣講,獲得了群眾的一致認可與好評。此次宣講活動也得到了中國新聞網、湖南日報、學習強國、紅網等主流媒體的報道。推動廢除教師招考中“身高歧視”的不合理規定。2009年10月,法律診所為參加湖南省武岡市中小學教師招聘,因身高問題未被錄用的考生達麗娟等提供法律援助,向省法制辦申請對《湖南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招聘辦法(試行)》進行合法性審查。12月,湖南省法制辦給達麗娟等人發來復函,稱省教育廳已刪除該文件關于身高限制的規定。快遞維權,“一元訴訟”。2015年12月7日湘潭大學法律診所向快遞行業的派送亂象“打響了”全國第一槍。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人民法院當天下達了立案通知書,此次維權活動引起了全國的媒體和其他高校的廣泛關注。雖然一審敗訴,但是此次活動引發媒體廣泛關注,已經達到了喚醒高校師生的維權意識,向快遞行業陋規陋習說“不”的目的。暫停長沙市“路橋收費”。2014年4月底,法律診所針對長沙市收取路橋通行費行為向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及省政府寄出了《規章審查建議書》,隨后又向長沙市政府、市財政局提交《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書》,向岳麓區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經過不懈努力,長沙市政府終于向省政府提出請示。2015年2月底,湖南省政府復函同意長沙市暫停城市路橋通行費的征收。推動廢除“駕考合一”制度。2009年1月,法律診所向湖南省法制辦書面提出對湖南省公安廳、交通廳聯合制定的《湖南省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管理暫行規定》的合法性審查申請,質疑并請求撤銷“駕考合一”制度。4月,省法制辦做出正式的復函(〔2009〕15號復函),稱已向省公安廳、省交通廳發出停止執行該文件的函文。
基于上述突出業績,湘潭大學法律診所先后獲得2018年度湖南省“最美公益普法集體”和2019年“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項目貢獻突出實施單位”等重要榮譽。湘潭大學法律診所將繼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充分發揮湘潭大學法學專業高水平優勢,切實做到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給人民群眾帶來“觸手可及的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