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櫛風沐雨越百年,青春奮進開新篇”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持續進行。法學院學子積極開展讀書實踐、“四史”學習、助力疫情防控、走訪優秀校友、調研家鄉變化、參與“北理思源”計劃等豐富的實踐活動,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
實踐展示:
《上海早晨》是一部有著很多搶救性發掘史料的作品,更難得的是作者動了“情”。她嘗試運用年輕人的視角去鉤沉上海大學的肇始。當年沖上街頭為了民族獨立、反帝反封建的青年學生們都是這樣的鮮活,單純地堆砌史料在他們的偉業面前是蒼白的,我們只有嘗試去理解其中的“情”,方能從一定程度上還原那段“史”。工人運動在現在或許是一種束之高閣的概念,在那時卻是制勝的路徑與方法。劉華烈士這樣的青年整天周旋于工人之間,組織他們識字、組織他們對抗外國資本家。知識分子不斷地與自己做著搏斗,工人聽不懂學堂里的教條,換著法子用淺顯的例子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劉華烈士的雕像矗立在上海滬西工人文化宮,愿蘇州河邊他的身影不會被我們、我們的后代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