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2020年大事記
發布日期:2021-02-05  來源: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官網

一、黨建引領,組織保障

全面部署推進“四史”學習教育

2020年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黨委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思想引領、深化發展、凝聚師生、保障服務”為工作主線,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各項工作,為學院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以“四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學院高度重視認真謀劃,黨委會集中討論制定學院“四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各支部積極謀劃,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活動:“四史”走進系列,教工支部走進國歌展示館、國家會展中心、中國證券博物館等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開啟線下“四史”學習教育活動;學生支部線上“云走進”中共一大會址、軍事博物館等,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愛國熱情、汲取奮進力量;開展“四史”暑期實踐活動,以“四史青年說”微信公眾平臺為陣地開展云宣傳、云互動,引導更多青年人成長成才,被教育部一線采風采用。

發揮學科優勢,融入區域化黨建。為更好發揮黨建聯建的制度優勢,進一步加強學院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化區域化黨建工作,9月30日,上海市民終身學習人文行走工作秘書處、楊浦區紅色文化發展中心(國歌展示館)和上海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三方簽署人文行走-紅色法文化教育實踐基地的共建協議,在紅色文化宣傳、志愿服務等方面共建共享,共同為紅色法治知識的普及而努力。

2020年,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基層黨建喜獲上海財經大學新時代基層黨建質量提升工程六項獎項:上財法學會黨支部獲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創建單位”;教工一支部書記陳芳老師獲得校“我心目中的好支書”稱號;教工二支部葉榅平工作室獲評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工作室;朱曉喆老師獲評校首屆“黨員先鋒崗”稱號;本科生黨支部、研究生第二黨支部和研究生第四黨支部《禮贊70年祝福我的國》獲校優秀主題黨日案例二等獎;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黨建活動室獲校示范性黨員活動室培育創建項目。

 

二、支部戰“疫”,黨員沖鋒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師生勇擔使命全力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學院黨委牢記使命、靠前指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團組織特點特色,從人員管理、信息溝通、防控宣傳、防疫指導、落實聯防聯控措施等方面全面部署防疫工作。公眾號推出“全力戰‘疫’,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師生這樣做”欄目共18期戰“疫”系列報道。

“支部戰‘疫’、黨員沖鋒”專項行動。“七一”前后,各支部以“迎黨的生日、講戰疫故事、悟初心使命”為主要內容,在線上或線下召開一場特殊的組織生活會,形成具有支部特色的“戰疫故事匯”;全覆蓋開展以“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為主題的“云上”主題黨日活動,常態化開展高校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學習。

黨團聯建同心抗疫、法學青年主動擔當。疫情爆發后,眾多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學子積極響應家鄉當地黨組織號召,參與到家鄉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同時,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針對本科生黨員人數較少、團員人數眾多的特點,以黨建帶團建,支持鼓勵各基層團支部開展科學防控宣傳、“寒假大作戰,春節送溫暖”“黨團聯建、科學防疫、增強本領、‘宅’中作樂”主題團日打卡等線上活動,成為與疫情作斗爭的“戰斗員”、“宣傳員”、“保障員”,以新時代青年的責任和擔當,支援戰“疫”。

 

三、全面總結,科學規劃

凝心聚力謀“十四五”發展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認真做好“十三五”發展規劃的總結和“十四五”發展規劃的編制,是學院本年度工作的重心,也是做好今后工作的基礎。學院領導班子思想上高度重視,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緊盯關鍵時間節點,掌握工作進度節奏,落實工作任務措施。

全面總結“十三五”規劃執行情況。學院緊緊圍繞學校的決策部署和學院的中心工作,通過材料整理、座談探討等形式,對標對表“十三五”規劃各項工作目標任務,全面梳理主要目標指標、重大發展任務的完成情況,總結取得的成績和積累的經驗,查找“十三五”規劃推進落實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十三五”期間,學院以“一級學科博士點申報”、“國際化師資隊伍建設”、“科研創新平臺建設”與“國際組織人才培養”等重大項目為抓手,保持了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并在基層黨建、學科建設、“四化一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

科學謀劃“十四五”發展規劃。面對高等教育發展理念、發展格局、評價體系等發生重大變革的新形勢,學院黨政班子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學校創建具有鮮明財經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定位,結合學校第八次黨代會提出的戰略目標與思路,以《上海財經大學“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2021-2025)》作為依據,以“促進內涵建設、提升辦學水平、彰顯特色”為發展方向,通過聽取專題匯報、開展全院師生討論、舉行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座談、走訪調研長三角兄弟院校等多種形式,廣聚智慧、謀遠謀深,科學編制學院“十四五”發展規劃,開啟學院內涵式發展新征程。

 

四、夯實學科,提升質量

順利完成博士點復檢評估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教育始于1987年,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于1997年獲得經濟法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獲得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2007年獲批法律經濟學和法律金融學兩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獲批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設立財經法學博士點。經過多年發展,2016年獲批法學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這不僅是對近三十年來學科建設的肯定,也為人才培養開拓了更寬闊的領域。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不斷推進學科建設,呈現出“法學本色、法經融合;中國立場、國際視野;協同創新、匡時濟世”的鮮明學科特點。主要體現為:第一,科學研究注重基礎理論研究的夯實,并聚焦對接國家與地方重大戰略需求;第二,根據學科發展要求,打造有特色的高水平師資隊伍;探索建立“學術化、專業化、信息化、國際化和復合型”(“四化一型”)的人才培養機制。

在獲批一級學科博士點后,學院將博士點建設作為學科建設重點工作。為了加強博士點建設,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學科建設成果,學院每年努力做好各項學科工作:積極推進一流專業建設;以“經濟為本、法治為魂”的院訓為引領,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夯實黨建基礎,堅持立德樹人;積極打造師資隊伍,師資隊伍建設成效顯著;不斷推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課程思政,多措并舉以提升教學質量;持續推進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以高質量服務國家戰略;扎根中國,放眼世界積極推進國際化辦學之路,促進海內外學術交流;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以本為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2020年,在博士點復檢評估中,我院法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在目標與標準、師資隊伍、人才培養、質量保證和教學支撐以及就業發展等一級要素上均出色完成目標,順利完成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復檢評審。

 

五、 堅持“三全育人”

探索“四化一型”

人才培養成效顯著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人的初心和使命,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進一步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輔導員、班主任骨干作用,全面貫徹 “三全育人”工作理念。在教學改革和學科建設探索中,逐步建立起“四化一型”的培養體制,以培養“中國立場,國際視野,法經融合”的高素質財經法治人才為目標,人才培養成效顯著。

2020年12月,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2015級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博士生研究生趙小姣同學獲得第五屆“學術之星”提名獎。博士在讀期間已發表學術論文6篇,其中CSSCI論文5篇,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1篇。

2020年11月,由國家版權局主辦的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版權征文大賽評選結果揭曉,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2018級經濟法專業吳昕宇同學撰寫的《體育賽事節目的法律保護路徑探析》一文,經過多輪專家評審,在三千多篇投稿中脫穎而出,最終榮獲“本科生組論文一等獎”。

2020年9月,在第五屆全國財經院校創新創業大賽中,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18級英美法班楊雪琪、19級英美法班徐逸楓同學等同學所負責的“姥爺(lawyer)合同庫”項目,在大賽中勇奪全國一等獎以及全場最佳表現獎。為培養實踐性法律人才,學院拓展實踐育人共同體,啟動創新創業試驗區,聘任班主任、輔導員擔任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導師,營造了良好實踐育人氛圍,并取得一定成效。

 

六、堅持高質量、高水平辦學

教學科研喜獲新突破

2020年度,經過教學改革和學科建設的探索,學院在成果獲獎、一流課程以及基地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進一步提升了學院在法學專業的教學科研水平和知名度。為海南自貿港法提供專家建議稿;學院張淑芳教授撰寫的《行政法治視閾下的民生立法》(載《中國社會科學》2016年第08期)獲得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著作論文三等獎;邢望望老師出版的獨著《界定公海保護區的國際法概念》獲得第八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二等獎;宋曉燕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國際經貿規則話語體系建設基地”獲批上海市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建設基地;課程建設方面,宋曉燕教授擔任課程負責人的《國際經濟法》課程獲評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線下一流課程,這也是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首次獲得的國家級課程榮譽稱號;由周杰普教授擔任課程負責人的《國際法學》課程獲2020年度上海高校市級重點課程立項。

 

七、鍛造紅色引擎

厚植法治文化

紅色法文化育人品牌

提升思政教育實效

學院堅持將學科優勢、思政教育、基層黨建、區域化黨建相融合,持續打造紅色法文化育人品牌。

2020年上半年以“立足紅色文化,弘揚法治精神”為主題,組織開展線上紅色法文化活動。通過線上“云走訪”和線下家鄉紅色經典走訪,深入挖掘20多個紅色景點背后的法律故事。

2020年暑期,學院組建紅色法文化探尋“四史”暑期實踐隊。團隊以“從百年黨史看中國百年法治發展史——中國紅色法文化的探尋與調研”為主題,將紅色法文化與“四史”學習教育緊密結合。

2020年下半年,著眼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開展“從百年黨史看百年法治發展史——百人百館百個法律故事·為建黨100周年獻禮”項目活動。以黨員日常教育活動、“青馬工程”為載體,圍繞100個紅色法律人物和故事開展深度尋訪活動,進一步提煉紅色法文化的精神實質、精髓要義和經驗成果。

截止目前,紅色法文化活動先后組織4批大學生尋訪和1次暑期實踐,先后共有6所高校、40余名教師、約1200名大學生參與,在上海和全國探尋了近100個紅色法文化的典型案例和5個現場教學案例,有效地將紅色資源與專業教育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當中。2020年3月“紅色法文化的探尋與傳承——紅色基因融入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課題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立項。“紅色法文化”系列活動被《新民晚報》、《中新網上海》、新浪網、騰訊網、澎湃新聞等多家媒體轉載。

 

八、立德樹人,德法兼修

師德師風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學院堅持推動黨建與師德師風建設緊密結合,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開展“院長面對面”“書記下午茶”“書記手牽手”“書記上黨課”等系列融合黨建活動。堅持不斷完善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的培育機制,激勵教師以“四有好老師”為目標,做好“四個引路人”,涌現了一大批深受學生尊敬和愛戴的老師。2020年12月,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宋曉燕、朱曉喆、葉名怡、張占江、曾堅、李宇、張途、蔣濟澤等八位教師獲評上海財經大學第十一屆“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榮譽稱號,體現了廣大學子對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教師隊伍的高度肯定。

為民法典起草建言獻策,積極參與民法典宣講。學院先后組織10余場與民法典相關的立法研討會和學術講座,參與20余次由立法機關或科研機構組織的立法研討會,并提出大量的民法典完善、草案修改意見。民法典正式頒布以后,多次組織開展民法典的學習培訓。與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研究室溝通協作,合作主辦或參與有關民法典的理解與適用的研討會,為民法典的準確實施提供解釋的理論依據和參考建議。

多方位助力新時代背景下的憲法宣傳宣講,注重將憲法的教學傳授與中國法治實踐相結合,積極參與憲法的普及和社會化工作。多次組織到政府機關、社區街道等單位開展憲法、公務員法、社會轉型時期的民生問題等專題講座;與上海百合花法律服務中心、五角場街道合作,持續多年開展法學實踐教育項目,進行社區法律咨詢、普及憲法知識等工作。

 

九、桃李天下,春暉四方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第一屆博士聯誼會

順利召開

2020年12月20日,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第一屆博士聯誼會順利舉行。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助理鄭少華,上海財經大學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法學院校友會會長周杰普以及法學院黨政班子成員、博士生導師、博士校友、在校博士生百余人出席聯誼會。活動取得了良好的影響,得到了校友們的一致好評。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校友會自2017年5月21日成立以來,聚焦學校“雙一流”建設,圍繞學校和學院的中心工作,堅持“以服務為根本,以需求為導向,以發展為引領,以情感為紐帶,以共融為目標”的工作理念,加強法學院與校友的聯絡,在校友會建設、品牌打造、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學院工作得到了校友的廣泛支持,師生共鑄“經濟為本、法治為魂”的院訓。成立大會上的“紅色海洋”、向哲濬法學發展基金的設立、外灘震旦國際大廈百年校慶亮燈、草坪音樂節、上財標志性打卡地法學院院石和獬豸雕塑、各項獎助學金的設立、法科校友論壇的打造以及攜手抗疫,復工復產,助力上財法學就業云招聘等等,充分體現出法學院校友對學院的關心支持以及對學校、學院人才培養的溫暖回饋。

 

責任編輯:楊燕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