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中國政法大學發布2020-2021春季行政法方向研究生選修課程推介
發布日期:2021-01-29  來源: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行政法所擬于2020-2021春季學期新開設多門選修課程,將課程信息匯總如下。

01.中國傳統行政法制

授課教師簡介

  卞修全,1969年5月生,教授,已在中國政法大學任教20年,先后主講過《中國法制史》《法理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行政法案例研習》等課程,出版個人專著3部,發表各類文章50余篇。

課程簡介

  開課目的在于提醒同學們關注中國歷史上的行政法律意識和行政法律制度,開課基礎在于本人多年從事中國憲法史與中國行政法史的研究,已出版的三部著作都與本課程有關,同時本人以前作為本課程的主講教師之一,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的碩士生講授本課程多年,現在屬于舊課重開.

 

02. 德國公法

授課教師簡介

  趙宏,教授,1977年生。任職于法學院行政法所,主要從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學與研究,精研領域為基本權利教義學,行政法基礎范疇(行政行為、行政法律關系、主觀公權利等),迄今已獨立出版專著2部,譯著2部,在《中國法學》、《中外法學》、《法學家》、《比較法研究》等雜志發表論文50余篇。

  張冬陽,講師,1988年生,德國漢堡大學法學博士。任職于法學院行政法所,主要從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研究,精研領域為德國行政法與鑒定式案例研習。迄今已出版德文專著一部,在《清華法學》、《行政法學研究》等雜志發表論文10余篇。

課程簡介

在現代法中德國的公法學極負代表性,精于思辨的德國人建立了一整套獨立、系統的公法學理論。這些建構在德國國家學基礎之上的公法一般原理,對德國的憲法與行政立法與實踐都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不僅如此,德國公法學如其其他法律學科一樣,具有強大的輻射力量,其影響范圍包括日本、我國臺灣地區。我國行政法理論又是深受日本和臺灣地區傳統學術理論的啟迪和影響。但在這種曲折的繼受過程,由于無法探知理論的起源、發展脈絡以及與具體制度設計之間的緊密關系,經常會出現錯誤解讀甚至是錯誤演繹的現象。因此,對德國公法的系統學習首先是為了追本溯源的需要。其次,學習德國公法的另一意義也在于比較研究的需要。

對于德國公法的講授分專題進行。基本上按照德國較為經典的國家法、行政法教科書的體例分布,同時結合比較法的一般內容。除了以公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德國制定法和司法實踐為基礎,講授德國國家法與行政法中的基本內容要點外,也希望透過對這些基本要點的分析,探查其背后的制度成因和體現出的價值趨向。課程內容分為國家法與行政法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由趙宏教授講授;第二部分由張冬陽老師講授。

03.土地行政法專題研究

授課教師簡介

蔡樂渭,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后,中央編譯局政治學博士后,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訪問學者。

曾主持“服務行政的理論與制度研究”、“土地征收補償制度研究”等國家級、省部級項目和其他項目十余項。出版有《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問題研究》、《土地征收補償問題研究》、《服務行政的原理與制度研究》等專著多部;在《中國行政管理》、《政法論壇》、《環球法律評論》、《國家行政學院學報》等核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三十余篇。

長期關注土地行政法律制度理論與實踐,從事該領域研究多年,曾出版、發表相關論著多部(篇),主持已結項及在研土地法律課題多項。

授課對象

本課程主要面向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研究生,亦歡迎其他專業研究生同學參加。

課程簡介

本課程初定共授課8周32課時,每周兩章4課時,選課同學可在該方向下確定具體專題。

本課程的學習采用討論式授課方式,教師在正式授課前將授課計劃發給學生,學生須于上課前進行充分預習,并進行分組,每組至少負責一個專題,所有同學都要參加專題討論,教師負責組織專題討論,并進行歸納、總結。本課程考核方式為提交論文,題目在土地行政法范圍之內自擬,篇幅在1萬字左右。

04.軟法與規制

授課教師簡介

成協中,教授,1980年生,任職于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主要研究領域: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基礎理論、軟法、政府采購等;在《中國法學》《中外法學》《清華法學》等期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

張力,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專業愛好是憲法學、行政法學,具體研究包括規制理論、黨內法規、行為科學與法律交叉問題等,正在研究道路交通安全、嬰幼兒照護等領域的行政法問題。

授課對象

主要面向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博碩士研究生,亦歡迎其它專業的博碩士研究生同學選修。

課程簡介

授課方式為課前閱讀指定材料,課堂互動討論為主。授課要求關注國外軟法與規制理論,關注國內軟法與規制研究進展,關注中國規制改革實踐,關注相關的法律規范、法律制度及制度運行實效,每次上課前提交5000字以上的讀書筆記或研究報告。

05.美國聯邦土地與自然資源法(雙語)

授課教師簡介

馬允,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行政法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政法大學端升青年學者;荷蘭伊拉斯姆斯鹿特丹大學法學博士,英國牛津大學、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克羅地亞薩格勒布大學等校訪問學者,IUCN-CEL(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環境法委員會)成員。在Routledge出版英文專著一部,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 Environmental Practice,《中國行政管理》等期刊上發表中英文文章十余篇。研究興趣包括憲法行政法一般理論,環境規制與治理,公共土地與自然資源法,國家公園等。

課程簡介

土地和自然資源具有財產和環境的雙重屬性,因此該門課程的內容具有很強的學科交叉性:既涉及憲法層面的土地和自然資源所有權、使用權分配問題,行政法上的空間規劃、土地管理、用途管制等問題,也涉及環境法上的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同時還涉及公共事務和環境管理的內容。該門課程以雙語教學的授課方式,通過對美國聯邦土地與自然資源管理相關的立法、判例及文獻的閱讀,幫助學生: 提高其英文學術閱讀、寫作和口語表達的能力;了解美國公共土地與自然資源法律與政策的變遷及其制度動因;批判性地分析聯邦土地和自然資源管理中國會、行政和司法機關之間的互動,聯邦與州的沖突與合作,以及不同利益主體在塑造公共土地管理路徑中各自的地位和角色.該門課程主要涵蓋七個主題:1. 美國聯邦土地與自然資源法概述;2. 美國公共土地政策變遷;3. 規制機構與合作聯邦主義;4. 普通法上的公共信托理論;5. 現代行政法與聯邦土地和自然資源管理(APA);6.現代行政法與聯邦土地和自然資源管理(NEPA & ESA);7. 國家公園管理中的法律解釋問題。

授課對象

主要面向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亦歡迎環境法等其它專業的同學選修。

責任編輯:楊燕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