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末,華東政法大學學生再次站在了“全國大學生版權征文活動”的頒獎臺上。本屆競賽中,華東政法大學共有23名本科生、研究生榮獲包括特等獎至優秀獎的所有獎項,多名教師榮獲優秀指導教師,學校榮獲優秀組織獎!
在疫情“大考”下,這份“逆勢而上”的成績實屬不易。他們如何做到?
前期準備:一以貫之的重視
作為知識產權學院“以賽促學,以賽促研”培養措施中的重要一環,全國大學生版權論文競賽是華東政法大學法學院最為重視的傳統大型學術競賽。
全國大學生版權征文活動由國家版權局主辦,系我國版權領域面向高校學生的最高級別賽事。自2008年第一屆大賽舉辦以來,華東政法大學已連續參加12屆并連獲佳績。去年三月,一接到競賽通知,學院立即積極采取措施鼓勵學生踴躍參賽。競賽吸引了來自不同專業的學生報名,對于非知識產權專業的參賽同學,學院老師也盡可能地悉心輔導,重視非常。
學院黨委書記胡葉說,對于全國大學生版權論文競賽,學院“不光是這次,而是一以貫之的重視”。今年是論文競賽的第十二屆,也是知識產權學院成立的第十七年,全校23名獲獎學生中19名來自該學院的優異表現見證著它的成長
回顧歷屆版權論文競賽,學院經驗十足,但由于疫情的影響,學院無法像往年一樣進行常規備賽;貞浧鹉嵌尾煌瑢こ5膫滟悤r光,胡葉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學院網絡集體輔導會上,師生間積極而熱情的問答——論文選題、資料查閱、觀點沖突……學生們的問題數不勝數,與會老師一一作答。“從比賽通知下達到最終的論文提交,學院制訂了一套貫穿全階段的管理措施,以保證學生在離校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學校資源。”胡葉說,“這些措施是系統性、組織性的,有設計、有框架的,可以全程把控! 而這其中,學院導師制這一貫穿比賽始終的重大舉措起到了關鍵作用。事實上,從備賽初起,全院教師都全情投入到大賽的指導工作中,每位老師分別指導數名學生,真正實現“一對一”指導!八缺WC參賽學生一個都不落下,又讓學生得到充分地、點對點地高水平指導。
遭遇困境:矢志不渝的堅持
雖然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但挑戰依然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在上半年學生離校狀態下,學院對學生的統一管理難度加大,參賽師生間的聯絡效率無法保證;另一方面,學生在居家狀態下很難保證高度自律堅持寫作,論文質量無法保障。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效督促和跟進成了學院教學秘書徐明陽的難題。別無他法,唯有加大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自3月開始,每隔半個月,徐明陽就會統計一次學生的寫作進度和投稿情況,當情況不理想時,她就會聯系個別學生進行提醒和動員。
談到最終的論文上傳階段,她滿懷感慨:“多數同學都是第一次參加比賽,對系統不熟悉,我必須一一核對每位學生的情況,有時還要親自上傳出現問題的論文。”
最難熬的要數論文提交截止日期的前兩天,很多同學都集中在這一個時間點提交論文,一個失誤就會導致論文無法提交,甚至可能功虧一簣。當最后一篇論文上傳成功,徐明陽長舒一口氣。作為一名去年剛剛進校的“新手教學秘書”,她直言疫情期面對這樣一個周期長、任務重的工作曾令她壓力倍增,但更多的是擔心自己經驗不足而“拖后腿”,“希望自己能夠握緊握好這個已經傳承了11年的的‘接力棒’”。
從三月到七月,四個月的論文創作中,參賽學生大多都遇到過瓶頸。競賽特等獎獲得者、知識產權學院研究生雷征偉說,自己在寫作中曾一度質疑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導致進度停滯不前;競賽一等獎獲得者、知識產權學院本科生王嘉峰一方面要在繁忙的課業外克服時間分配的困難,“擠”出時間撰寫論文,一方面要克服本科理論知識的匱乏,“惡補”基礎;競賽二等獎獲得者、知識產權學院研究生徐清云一開始對“同人文”議題的認知并不深入,同人作品的定義、分類等都比較復雜,光厘清各種概念及分類就花費了她大量時間……
但種種困境困不住他們創作的熱情。雷征偉說,遇到瓶頸的那陣子,自己利用學校數據庫資源,查閱了海量論文,時刻關注著知識產權領域的最前沿消息!罢撐膶懽髌陂g恰逢著作權法修正案向公眾征求意見,我一邊寫作,一邊將寫作內容適當修改為征求意見,提交給全國人大,這迫使我時刻關注寫作的嚴謹性!聽講座、查資料、咨詢老師和前輩……種種途徑的探索,使他們最終迎難而上;蛟S,這就是看似“冷靜理智”的“學術人”所看不見的“熱情與沖勁”。
欣聞喜訊:繼續前行的動力
收到喜訊,師生們的表現反而很平靜,“這樣的結果早有預見,專業與實力是我們自信的后盾。”作為多名參賽學生的指導老師,指導工作占用了陳紹玲副教授的許多時間,但于他而言,這都是分內之事,無須多言。他強調:“追根溯源,華政老師一以貫之的傳統和精神本就是堅守崗位和犧牲奉獻,最可貴的在于一代代老師始終堅守和發揚這種傳統。
他特別提到了已故的傅鼎生老師!氨M管老人家已經故去,但他的精神依然傳承,后輩們仍以他為師、為人、為學的態度為標桿!薄白鳛橐幻蠋煟夷茏龊帽韭毠ぷ,把學生培養得更優秀,讓學生真正有所收獲,這是我最大的成就!倍鴮τ趨①悓W子而言,獲獎所帶來的的鼓舞體現在方方面面。王嘉峰說,本次競賽比他之前參加過的比賽都更注重學術性和理論性,“作為本科生,在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當今社會的新問題中找到連接點,并作為整篇論文的基礎進行寫作,不僅極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學術水平和素養,能獲得一等獎,更是對自己的極大肯定。
徐清云亦表示,這項殊榮正向意義很大,“是我在知識產權道路上繼續學習和鉆研的莫大鼓舞與鞭策”。雖然撰寫論文的過程非常辛苦,但如今回想起來,她唯有“感謝”:“感謝學院的積極號召,更感謝導師叢立先教授在論文思路方面給予我的指導。
展望未來:長足發展的眼光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胡葉表示,“立德樹人、培根鑄魂”,加強對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就是華東政法大學實實在在落實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她展示了華東政法大學在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方面的進一步規劃。當下,在國內市場方面,我國市場對知識產權人才的要求是更加突出的研究與實務能力。華東政法大學將計劃加強與市場對接,為學生提供實踐環境,使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讓學生們真正參與到實戰中。在國際交流方面,華東政法大學計劃加速知識產權學院與WIPO認可的高校的對接,面對全校進行交換生選拔。該項計劃正在進一步推進落實中。在國家建設方面,希望通過招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以他們為紐帶,讓中國的知識產權發展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爸R產權專業是一個很有朝氣的專業,與科技發展、文化發展密切相關,學習知識產權法使我受益良多。”徐清云興奮地說,“希望自己可以始終堅持對知識產權的這份熱愛,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她的話,也是很多“知識產權人”的心聲。一如胡葉所說:“我們積極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與理念,爭取通過學校的人才教育,為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