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6日,北京國際法學會 2020 年學術年會暨“統籌推薦國內法治與涉外法治”研討會在北京理工大學如期舉行。本屆年會由北京國際法學會主辦,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承辦。來自于外交部、司法部、商務部等相關政府機構和全國性對外貿易投資促進機構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法律實務部門的一百多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本屆年會緊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脈搏,貫徹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聚焦習近平法治思想中“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的重要理念,旨在促進國際法前沿與熱點領域的學術交流、政學互動和產學結合,加強運用法律手段維護我國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院長、北京國際法學會會長李壽平在開幕致辭中,首先 代表北京理工大學和北京國際法學會,對各位來賓和支持單位表示了歡迎和感謝。雖然疫情期間會議程序簡化并采取線上線下結合模式,但疫情并沒有影響和阻礙 我們的學術熱情。大家認真履行防疫措施,使得會議能夠如期、安全地舉行。李 院長強調了本次年會的必要性以及年會主題“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的 重要意義,并指出在后疫情時代的相當長時間內,國際社會將發生如下重要變化:第一,國際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后疫情時代是中美競爭和對抗加劇的時代;第二, 智能科技的迭代發展以數據為核心,而疫情加速了數據的積累,必將促進智能科 技飛速發展;第三,疫情促進特朗普政府的更迭,拜登上臺可能是美國將重回全 球化和多邊主義的機會。在后疫情時代,隨著社會發展和國際格局變化,全球治 理變革勢在必行。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必須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 治,才能適應和應對后疫情時代的特點和挑戰,這是中國國際法學界的重要責任。
開幕式上舉行了“中倫文德國際法青年優秀成果獎”頒獎儀式。為了繁榮國際法學、促進青年學者加強國際法研究,北京國際法學會和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共同設立中倫文德青年優秀成果獎,由評選委員會負責評選,在年會上予以公布。今年設立一等獎 1 名、二等獎 2 名、三等獎 3 名。獲獎名單如下:
一等獎:劉韻清《我國擁有釣魚島主權的證據鏈構建》
二等獎:孫寧杰《新冠疫情引發美式濫訴案件的國際法分析及中國對策》;連俊雅《歐盟投資法院裁決執行規定的合法性問題》
三等獎:魏梟梟《美國單邊人權制裁的國際法審視及我國應對》;王露《論外國民事判決認定的事實在我國的效力》;李毅、杜娜《中國加強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措施的合法性評析—基于‹SPS 協定›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