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法智未來”法律人工智能挑戰賽在浙江大學之江校區舉行。比賽由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阿里巴巴達摩院語言技術實驗室、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聯合舉辦。比賽聚焦合同審核,采取人機合作挑戰形式,深刻展示了現代科技與傳統法學碰撞交融。
本次比賽,由來自浙江天冊律師事務所與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的4位律師,率12位浙江大學法學生組成4支隊伍。現場通過隨機抽簽,2支隊伍成為人類組,2支隊伍與人工智能組成人機協作組,人工智能單獨成一組。
據了解,三大陣營中的5支隊伍,需在30分鐘內審核5份平均包含百行文書的租房合同,標注出合同中的風險點。賽前,光華法學院陸青、王凌皞、林洹民等多位法律界資深評委已確定數十個風險點,選手每答對一個加10分,答錯一個扣10分。
比賽現場,相較人類律師,人工智能律師效率驚人,1分鐘內完成了對所有合同的審核運算,加上準備工作、結果傳遞等全部流程,不到2分鐘,“審查結束”的機器聲響起,人工智能選擇提前交卷。人類組采取了不同的比賽策略,由資深律師領隊進行分工合作。而人機協作組,在人工智能迅速找出參考風險點后,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對疑難問題的討論上。
最終2個人機協作組由于排查出了更多疑難風險點,分獲第一、第二,而人工智能律師排名第三。吳朝暉、賈宇、朱新力、張建鋒、徐曉波、金榕、胡銘、劉湘雯分別為一等獎與優勝獎獲獎選手頒獎。
在場觀眾針對人工智能行業發展、人工智能背景下法學教育培養、法律人工智能實務等內容提問。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陸青,阿里巴巴達摩院機器智能研究領域負責人金榕,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吳飛就提問作出回應。
比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