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楊連專:依托理工科優勢推進教育改革
發布日期:2020-08-07  作者:湯瑜

河南科技大學法學專業源于1988年的經濟法專業,1994年獲批法學本科專業。2002年,河南科技大學組建文法學院,2008年撤銷文法學院,設立法學院,目前擁有法學和知識產權兩個本科專業。近年來,該院依托理工科優勢,持續推進教學改革,取得了不菲的成績。日前,民主與法制社記者就此專訪了該院院長楊連專。

優勢互補的學科發展體系

目前,河南科技大學法學院法學專業具有一級碩士學位授予權,是河南省一流專業建設點。

楊連專表示,河南科技大學法學專業一直依托學校理工科的學科優勢,以學生成長、教師發展和學科建設為中心,努力推進教學改革和科研創新,加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結合法學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特點,我院深度開展特色化與普遍化創新創業教育,引導學生利用法治資源創新創業,形成了具備研究和實踐雙重能力的特色優勢。”楊連專說,該院堅持課內課外相結合、校內校外相結合、理論實踐相結合、法域內外相結合,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提高研究水平。

同時,該院優化靜態與動態相結合的培養方案制度,創新課堂案例教學,提升法學實驗室配置,培養學生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019年河南科技大學與河南省知識產權局簽署協議,合作共建知識產權學院,知識產權學院與該校法學院合署辦公。多年來,法學院確立以本科教育為主,努力發展研究生教育,以法學為主干,積極發展知識產權專業的特色教育。

楊連專說,該院學科建設以法學、知識產權為主干,積極培育和提升民商法學、刑法學、憲法行政法學、訴訟法學等學科的科研教學水平,拓展法學、知識產權專業的交叉融合,形成了相互滲透,優勢互補的學科發展體系。

注重學生實務能力培養

在法律人才培養過程中,河南科技大學法學院根據國家要求和學科特點,專門制定了《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單獨設班,采用小班教學,遴選副教授以上職稱或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授課,并制定了相關的教學方案和學生管理配套措施,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據楊連專介紹,針對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高標準要求,該院在考察國內知名法學院基礎上,更注重學生實務能力及專業能力的培養。為此,該院不斷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比如制定教學方法研討與改革制度、“雙千計劃”管理制度、校內外雙導師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該院還積極推行“教師‘走出去’和實務專家‘進課堂’制度”,一方面外派優秀教師到司法實踐部門學習,另一方面聘請司法實踐部門的優秀法官、檢察官到學校任教,幫助學生提高實踐能力。

楊連專表示,該院制定并實施課外素質拓展計劃,不斷拓展學生綜合素養和提升其專業技能,如開展法律診所教學;與司法實務部門合作開展疑難案件討論,組織卓越班學生現場觀摩并回答提問;定期開展法庭進校園活動,組織卓越班學生現場觀摩庭審;組織卓越班新生到監獄、法院、檢察院參觀學習,增強其對司法實務部門的認知。

另外,該院根據教師研究專長,凝練不同的學科研究方向,建立了多個學術研究平臺,如河南省知識產權培訓中心、應用法研究中心、中國民生法治研究中心、北歐法研究中心以及剛剛成立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法治研究中心等。這些研究機構一方面為教師提供了科研平臺,另一方面為法科生提供了科研選題、論文寫作方向,為提高其法治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打下了堅實基礎。

楊連專以北歐法研究中心為例說,該中心已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且翻譯完成了《芬蘭刑法典》《瑞典刑法典》等。這些法典翻譯過程中,部分英語較好的本科生、研究生參與資料查找、翻譯、校對工作,很好地鍛煉了其外文翻譯能力。

專業教學與素質教育相結合

近年來,河南科技大學法學院積極創新專業教學與大學生素質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大力開展話劇表演、演講辯論、讀書寫作、普法宣傳等特色活動,把思想教育、學風建設、拓展創新理念融入學生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努力提升學生的組織協調、邏輯思維、語言表達、團結協作等綜合素質,全面促進其成長。

楊連專表示,該院高度重視大學生素質教育,2009年他指導的本科生團隊實施的研究項目《農村殯葬改革的現狀調查與立法建議》獲得第十一屆“挑戰杯”航空航天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學生曹君嫻、顧國經在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銀獎,在2018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獲銀獎。

“強化實踐實訓,培養創新能力”是該院本科專業人才培養堅持的原則之一。據楊連專介紹,目前,該院實踐教學體系包括各種實訓課、模擬法庭、畢業實習及其他實踐活動。“我院在加強模擬法庭、模擬仲裁庭等實驗室建設的同時,拓寬校外實踐渠道,與司法實務部門共建了20余個校外實習基地。”楊連專說,該院專業骨干教師組成專家顧問團,針對法院日常審判工作中遇到的復雜疑難案件進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解決問題的方案,幫助法官正確適用法律,公正裁判案件。在這些活動中,他們都要挑選優秀的本科生參與整個過程,使學生了解理論如何指導實踐,以及如何從實踐中提煉理論。

同時,該院不定期舉辦“法律大講堂”,邀請國內外知名法律專家介紹法律前沿動態,特別是深層次和師生探討一些具體法律問題,以開闊其學術視野。“這對提高我院師生的整體科研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對本科生而言,他們通過‘法律大講堂’,聆聽講座或者學術報告,對鞏固自己的法律知識具有重要意義。對研究生而言,他們可以學習到更深層次的知識和研究方法。”楊連專說。

推進課程體系及教學方法改革

楊連專說,近年來,河南科技大學法學院持續推進教學方法改革,強化案例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重視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尤其是校內實踐教學中的運用。近年來,該院投資100多萬元建設了法學綜合實驗室、知識產權實驗室、法律診所,改造了模擬法庭,使信息技術和大數據在法學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在教學體系改革上,該院始終秉承必修課設置追求“精”,選修課開設做到“廣”,實踐課程建設重在“練”的基本理念。首先,該院充分利用學校優質教學資源,開設了人文社科類、自然科學類、藝術教育類、就業指導類、創新創業類、心理健康類素質教育課程,并設置了第二課堂素質拓展與就業創業等實踐教學環節。其次,在保障法學專業傳統核心課程教學內容的同時,增開了法律實務課程,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效銜接。同時,增開了“法律職業倫理”課程。將法律職業倫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教育與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相結合,定期組織學生到政法實務部門參觀交流,讓其親身感悟法律職業的魅力,增強學生對法律職業的向往和熱愛。


責任編輯:薛應軍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