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蔡軍:培養功底扎實的應用型法治人才
發布日期:2020-02-20  來源:民主與法制時報  作者:湯瑜
近30多年來,河南大學法學院逐漸形成“樸實、厚重”的法學人才培養理念,其培養功底扎實、實務能力突出的應用型法治人才成為亮點。

220132816.jpg人物名片

蔡軍,河南大學法學院教授、院長。兼任中國法學會理事、河南省法學會常務理事,河南省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河南省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等。

 

河南大學坐落在八朝古都開封,建校百余年,20179月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是一所省部共建高校。與其他學校相比,其法學院科教科研工作如何?近日,民主與法制社記者就此專訪了河南大學法學院院長蔡軍。

法學研究的中原風格

記者:貴院科研情況怎么樣?近年來,主要取得哪些成果?

蔡軍:我院現有司法文明史二級博士點、法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省級法學一級重點學科和一個本科專業。2012年,學院獲批國家級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國家級法學教育實踐基地與河南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2019年被確定為首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

學院現有13個科研機構,其中犯罪控制與刑事政策研究所和環境與民商法研究所為校級重點科研機構。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67人,其中,學校“黃河學者”2人,教授13人,副教授27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0人。在校學生共1267人,其中研究生337人,本科生930人。

5年來,我院獲批國家社科基金(含重點)項目12項,省部級項目38項。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法學重點刊物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10余篇,在國內外出版學術專著48部,省部級以上成果獲獎9項。依托本校文史見長的辦學傳統以及所在地古都文化優勢,我院在宋代審判制度、宰輔制度、監察制度、赦宥制度等領域研究頗具特色,形成法學研究的獨特中原風格。我校也是中國宋代法制研究的重鎮。

同時,教師擔任省市各級法律顧問、智庫成員、咨詢專家60余人次,積極參與立法與資政議政。圍繞掃黑除惡、中國(河南)自貿區法治建設、監察制度改革等重大現實問題展開了對策性研究,完成了大量應用決策咨詢課題,其在社會上產生較大影響。

強調應用法治人才培養

記者:貴院人才培養的亮點是什么?

蔡軍:我院很好地繼承了百年河南大學的人才培養傳統,特別是近30多年來,逐步形成了“樸實、厚重”的法學人才培養理念,可以說,培養功底扎實、實務能力突出的應用型法治人才是我們的亮點。

2012年,我院加入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在原來基礎上更突出強調應用法治人才的培養,重視法學人才人文素養積淀。

記者:貴院人才培養的特色主要有哪些?哪些方面還需改進?

蔡軍:近年來,我院以應用型法律職業人才培養為主,兼顧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和涉外法律人才的培養。這三類人才采用分類培養機制,是第一優勢。我院不斷強化法理、民法、刑法、訴訟法、行政法等基礎性和應用性課程教學,培養高水平基礎課程師資隊伍,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在實踐教學方面,我們設置多門校內實訓課,重點培養學生案件解析能力以及法律寫作和論證能力。

我院在培養涉外法律人才方面還有一定不足,距離培養高水平涉外法律人才還有一定的差距,相關課程體系需要進一步優化,以拓寬學生國際化視野。同時,教師運用現代化科技進行教學仍不普遍,需要改進。

知識產權學院與法學院合署辦公

記者:貴院還專設了知識產權學院?

蔡軍:是的。目前,我國高層次和實務型知識產權人才缺口很大,加強知識產權人才培養迫在眉睫。2016年河南省獲批知識產權強省試點省,20181117日,河南大學與河南省知識產權局依托河南大學法學院,共建河南大學知識產權學院正式簽約揭牌,拉開了我院發展的新篇章。

知識產權學院和法學院合署辦公,尚沒有獨立師資隊伍,目前由近20名法學院教師和10余名其他學院的教師共同組成了知識產權學院的師資隊伍。由于知識產權學院剛剛成立,在學生培養方面正在探索,尚未開始招收本科生,在研究生教育層面設置知識產權法律碩士方向,目前第一屆在校研究生有10人。

記者:目前,知識產權學院人才培養有哪些特色?

蔡軍:知識產權學院人才培養按照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三個方向實施分類培養,在課程設置上加大了實踐類課程的比重,側重于知識產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目標的培養。同時,邀請知識產權領域的專家學者和法院、行政管理部門、律所、企業、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的實務專家為學生開展專題講座。我們要求學生不僅要熟悉知識產權制度理論和相關法律法規,而且要精通知識產權的管理和運營,以適應不同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

記者:貴院在實踐教學方面有哪些做法?

蔡軍:我院強調開設跨學科、跨專業新興交叉課程,并大幅度提高實踐課、雙語課、全英課比重,努力打造5門至7門線上、線下及其混合和社會實踐“金課”,倡導采取啟發式、探究式、診所式教學,大力建設WTO爭端解決和民事刑事審判虛擬仿真實驗室、智慧教室和庭審直播教學平臺,資助“第二課堂”,以增強學生創新能力。

我們注重實踐教學,建立了“一二三四”實踐教學體系,即實踐與理論教學一體化,校內與校外實訓兩課堂,教師科研與實踐、校內與校外指導、學生創新能力與就業能力三結合,基礎性、專業性、綜合性和創新性課程四個層次。我們每年設立8個至10個實務師資崗位,在高年級增設“法律實務”課程,由實務專家授課;加強國際合作,與境外高校實現學生互派、學分互認;實施“實習助理資助項目”,保證實習法官、檢察官,律師助理制度常態化;開設創業課程,搭建法科學生“雙創”與社會需求平臺;支持學生參與ICCVis Moot等專業競賽和法律援助以及送法下鄉等公益活動。

我院還設立了法律診所、法律援助工作站,擴建模擬法庭,購買實踐教學軟件與案例庫,為校內實訓搭建平臺。同時,我們與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等30余家單位共建了校外法學實踐教學基地。

開設卓越法治人才實驗班

記者:能否介紹一下貴院的“卓越法治人才實驗班”?學生畢業后去了哪里?

蔡軍:卓越法治人才實驗班主要在法學專業本科生中開設,具體分為應用型、涉外型、復合型、研究型、創新型五大類,每一類型的培養方案均不相同,課程安排和實踐教學側重于不同的培養方向和目標。我們在學生大一第二學期,通過面試方式進行選拔,綜合考慮其高中階段文理科基礎和未來學習目標規劃等方面擇優錄取。從學生大二第一學期開始,因材施教,分類培養。

不同類型實驗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和能力,學習掌握多門其他相關學科知識,并將選擇專業知識與法學學科知識相銜接。在培養方案和實踐教學方面,我院加強與實務部門合作,力爭找準人才培養和行業需求的結合點,強化實踐教學和育人,探索協同育人機制,重點培養專業基礎扎實、職業技能熟練、知識結構合理的應用型卓越法治人才,同時兼顧培養復合型、涉外型、研究型和創新型卓越法治人才。

我們的學生畢業后,主要在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立法機關、律所、企業等部門和機構工作。

記者:近年來,貴院在服務國家法治建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蔡軍:河南大學法學院是河南省人大常委會立法基地,多名教師被聘為省市人大立法咨詢專家。學院教師的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各級領導批示,并被中央辦公廳法規局主辦的有關刊物等刊發。2019年,受中國法學會委托,以我為首席專家的研究團隊承擔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有組織犯罪法》(學術建議稿)的起草工作。立法草案已成功提交中國法學會、中央政法委等相關國家機關,得到高度肯定。此外,王利、張敏等教師組成的科研團隊還主持承擔了開封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行政執法案卷評查標準制定暨行政執法規范化”等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起草工作,為國家和地方法治建設提供了智庫支持。

河南大學法律援助工作站,榮獲全國法律援助先進集體,法律服務中心榮獲河南省學雷鋒志愿服務優秀志愿服務組織,并被推薦參評全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201910月,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張蘇軍專程來我院視察“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成果,并給予高度評價。

國際交流及知名校友

記者:目前,貴院在國際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蔡軍:我院先后與美國阿克倫大學、西密蘇里大學、阿肯色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國立法律大學、意大利圣安娜高等研究學院等境外著名大學建立了長期的校院際交流合作關系。通常情況下,每年有3名至5名外國知名專家來我院授課、講學,我們會派5名至7名學生到海外留學或游學。我院67名專任教師中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有海外留學經歷或在海外取得學位。另外,我院每年主辦的“中俄比較法論壇”“中原刑事司法論壇”“中外反腐敗高端論壇”等國際會議,有眾多國際學者參會交流。

記者:貴院至今走過逾百年歷程,知名校友有哪些?

蔡軍:河南大學法學院肇始于1907年創辦的河南法政學堂,先后經歷了河南公立法政專門學校、河南省立中山大學法學院、國立河南大學法學院等階段,1985年恢復重建河南大學法律系,1996年撤系建立河南大學法學院。杜元載、羅夢冊、熊伯履、丁作韶、楊鴻烈、吳祖謀等一大批著名的教育家、法學家先后在此任教,其累計培養法學預科、專科、本科、研究生萬余人,擁有眾多知名校友。1929年考入河南省立中山大學法學預科學習的著名作家姚雪垠,第八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北京大學教授何其生等校友都是河南大學法學院的優秀學生代表。


責任編輯:薛應軍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