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亞平,1968年出生,陜西米脂人。西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紀檢監察學院)院長、教授。兼任陜西省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會長,陜西省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2019年6月21日,全國首個普通高校的紀檢監察法學院——西北政法大學紀檢監察學院經過緊張籌備揭牌成立。為何此時成立紀檢監察學院?它和西南政法大學監察法學院有何不同?經過半年運行,其成效如何?民主與法制社記者就此專訪了該院院長姬亞平。
強調“監察”,突出“紀檢”
記者:西北政法大學為何在2019年6月21日成立紀檢監察學院?
姬亞平:我們設立紀檢監察學院,應該說是一個黨內法規學研究的傳承與發展?傮w來看,這個時候設立紀檢監察學院,有三個背景:
首先,我校2015年就依托西北政法大學全校師資隊伍成立了黨內法規研究中心。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將黨內法規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這是我國依法治國理論的重大創新、是中國對世界法治模式的貢獻。黨內法規以《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準則、條例為主體,具有約束力、強制力、執行力。中國共產黨與西方國家政黨不同,它作為長期執政的黨對我國的各項事業有著決定性作用。因此,黨內法規影響深遠,關系依規治黨和依法治國的成敗,值得深入學習研究。
其次,2018年3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正式實施,隨后國家監委掛牌成立,全國各級政權普遍成立了監察委員會。這是我國政治體制的重大改革,它由過去的 “一府兩院”變為“一府一委兩院”!耙晃奔磭冶O察委員會,它對所有的公權力主體進行全覆蓋無死角的監督。紀律檢查委員會的監督對象是黨員干部,監察委員會的監察對象是所有公職人員,不論是黨員干部、民主黨派還是普通群眾,只要是公職人員,都在監察范圍之內,其派駐機構遍及所有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因此,作為政法院校,我們有責任順應改革,設立相應學科,深入研究有關理論問題。
再次,隨著紀檢監察機關職能的強化和隊伍的擴充,紀檢監察系統需要大量講政治、懂黨規、懂法律的人才。過去,紀委系統工作者可能掌握了黨的政策就能做好工作,現在紀委監委合署辦公,工作人員不但要懂政策,還要熟悉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國家即將出臺“監察官法”可能將設置監察官考試。這和傳統的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僅考法律知識不同,肯定還要考政治、黨規。因此,我校創新機構設置模式,不再依據法學二級學科設置學院,而是以需求為導向,成立了紀檢監察學院。
記者:貴校成立的紀檢監察學院,和西南政法大學監察法學院有何不同?
姬亞平:第一,名稱不同。我們不但強調國家“監察”,還突出了黨的“紀檢”,即依托我校原有的黨內法規研究中心,積極對接中央依法治國、依規治黨戰略,打造國內黨內法規學及監察法學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高地,為全國各地黨政干部開展紀檢監察工作提供法律法規培訓。
第二,人才培養模式不同。據了解,西南政法大學監察法學院專門開設監察法專業班,學生集中學習監察法相關法律法規。我們將監察法納入全校法學專業必修課,所有法科生都必須學習監察法,即在教育部要求的14門法學核心課程外,增加監察法課程。同時還開設了《黨內法規學》等選修課程。
第三,就業去向不同。監察法班以紀檢監察機關為就業去向,我們以厚基礎、寬厚口徑為原則,培養的學生廣泛適應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和紀檢監察機關的需求,拓寬學生的就業去向。
學科設置以需求為導向
記者:西北政法大學紀檢監察學院具體如何運作?獨立招生?未來發展規劃是怎樣的?
姬亞平:目前,我們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給行政法學院加掛紀檢監察學院牌子。為什么這樣做?一方面,依法行政與紀檢監察關系密切,法治政府建設的重點難點在于監督,紀檢監察是我國政治體制中最重要的監督力量,二者相輔相成。另一方面,傳統法學以二級學科為教科研的劃分標準已經落伍,新的法學研究以需求為導向,根據領域設置學科,如教育法、財稅法。2019年,我們向教育部提出申請監察學科并獲得批準,今年我們申請將黨內法規這一交叉學科在研究生層面(監察法和黨內法規專業)獨立招生,同時招收培養博士層次專業人才。
在紀檢監察學院建設方面,目前我們提出了“十個一”發展規劃:成立一個教研室(已成立監察法教研室)、整合一批教學科研隊伍,編一本教材(目前正在編寫《監察法學》教材,預計年內出版)、成立一個研究中心(即監察法研究中心,吸引我校公安學院經濟犯罪偵查學、刑事法學院刑法和刑訴學、管理學院審計學和政管學院政治學教師參加)、聘請一批紀委監委的業務骨干擔任兼職教授、每年引進一名相關研究方向的博士、每人確定一個研究方向(比如,有的研究西方監察制度、有的研究我國古代監察制度等)、每人每年委托一個課題、每人每年發表一篇論文、每年選派一名青年教師到當地省紀委監委掛職鍛煉。
記者:在紀檢監察方向,貴院已開設了哪些課程?主要使用哪些教材?
姬亞平:本科層面,我們除將監察法納入法學專業必修課外,我們專門開設了黨內法規學、廉政學、執紀學等選修課,引導學生學習掌握黨內法規知識、腐敗預防及廉政建設方式方法、執紀規則及辦案程序等。在研究生層面,這幾年,我們一直引導學生向黨內法規和監察法方向發展,近年來我帶的研究生都撰寫了相關主題的論文,從事了紀檢監察相關工作。今年開始,我院獨立招收監察法和黨內法規專業研究生。
教材使用方面,黨內法規教學主要使用的是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王勇和金成波編寫的《黨內法規教程》;監察法學教材主要使用的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馬懷德主編的《監察法學》。目前,我校也正在組織編寫適合我們的監察法教材,張文顯教授主編、我參編的《黨內法規學》統編教材也即將出版。
師資力量:老中青結合
記者:公開資料顯示,在貴校成立紀檢監察學院掛牌當天,您曾說,“將著力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黨內法規科研隊伍和復合型的監察法學的教師隊伍”。目前,貴院教師隊伍情況如何?他們有沒有相應課題?或已經申報了哪些涉及紀檢監察方面的課題?
姬亞平:我們監察法教研室目前共有8名教師,其中,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3名,多名教師被當地紀委監委聘為監督員,如褚宸舸被聘為陜西省監委特約監察員,我被聘為西安市監委特約監察員?梢哉f,我們現在的師資力量是老中青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人才梯隊分布合理。
紀檢監察學院掛牌當天,我為什么那樣說,是因為我們監察法教研室是以學校黨內法規研究中心為基礎成立的。目前,該中心整合了幾個學院十幾名教師,將教科研工作方向主要精力集中到黨內法規、特別是紀檢監察方面,這在全國高校中是不多見的。我們相信紀檢監察教科研工作很有前途,與黨和國家的事業緊密相連,是陽光專業,容易出成果。
涉及紀檢監察方面課題和研究成果,我們目前有不少,比如管華教授在《中國法學》發表了題為“黨內法規制定技術規范論綱”的論文,他目前正在主持完成陜西省紀委監委課題“紀檢監察體制改革背景下的黨規黨紀與法律法規銜接問題研究”,李瑰華教授已經完成了陜西省紀委的委托課題“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使命任務、基本內涵和實踐路徑研究”,魯洋副教授目前正在主持省級課題“政治生態與廉潔政府的互動影響機制研究”,李大勇教授正主持完成省級課題“黨內法規的制定研究”,鄭寧波副教授主持陜西省紀委監委課題“監察法中的正當法律程序研究”和陜西省社科聯課題“陜西省公職人員職務違法實證研究”。我在《學習時報》《法制日報》上發表了《以依規治黨促依法行政》《法治政府考核應當以廉政為底線》等論文,主持校教改課題“監察法人才在本碩博層次的一體培養研究”。
記者: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方面,貴院已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或有何規劃?
姬亞平:紀檢監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實習基地建設十分重要。目前,我們已和陜西省紀委監委、西安市紀委監委取得聯系,組織過幾次專業培訓,他們均表示積極支持我校學生前往其單位實習,尤其是參與預防腐敗、廉政宣傳等不涉密工作。我校紀委領導多次與我們交流,將校紀委作為師生教學研究基地。我們與各地在紀委監委工作的校友聯系,他們主動愿意承擔相應教學任務,指導學生實習工作。鑒于紀檢監察工作的保密性,我們沒有以傳統形式在合作單位加掛“實習基地”牌子,但與有的企事業單位紀委建立了聯系,擬與其聯合培養紀檢監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