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左衛民:培養推動法治進程的高素質法治人才
發布日期:2020-01-16  來源:民主與法制時報
四川大學法學院堅持“扎根西部、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教學理念,致力于培養推動法治進程和建設法治中國所需要的高素質法治人才。

20200116150429.jpg

人物名片:左衛民,四川大學法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第四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兼任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法學會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法學會副會長。

四川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布局在中國西部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大學,與其他高校相比,其法學院科教科研工作如何?近日,民主與法制社記者就此專訪了四川大學法學院院長左衛民。

 

學術研究與教學發展特色鮮明

記者:貴院科研情況怎樣?近年來,主要取得哪些成果?

左衛民:我院具有法學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法學博士一級學科授權點和法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2個“985”工程建設平臺和1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基地,設有17個科研機構。

目前,我們法學學科學術研究與教學發展鮮明特色。比如,司法改革與訴訟法學方向研究水平在全國領先,刑事訴訟實證研究、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研究具有全國影響力;憲法人權研究與智庫建設具有區域特色;近代法律文獻、刑法解釋、災后重建法律問題、自貿區與“一帶一路”等研究也很有特點。

近三年,我院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專項重大項目2項;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項目總經費達3418萬元。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上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10余篇,在國內外出版學術專著30余本。目前,我院專任教師74名,其中,正高級職稱25人,副高級職稱26人,42人具有博士學位。

記者:貴校法學教育歷史悠久,都有哪些知名校友?

左衛民:四川大學法律系可以追溯到1906年四川總督錫良在原“課吏館”(又名仕學館)基礎上創辦的四川法政學堂。1933年,在新組建的國立四川大學下設文學院、理學院和法學院。法學院包括法律系、政治系和經濟系。此時,四川大學法律系擁有一大批曾留學日本、歐美歸來的學者,如刑法學教授謝盛堂、民商法學教授襲千昌、憲法行政法學教授胡恭先等,并在原有法律課程基礎上增設了親屬法、海商法、繼承法、公司法、票據法、強制執行法、破產法、土地法等新課程,出版了一系列有影響的法學論著。

100多年發展歷程中,四川大學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知名校友有: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的王懷安,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法律系主任的王叔文;清華大學教授周光權等。

 

構建多元化人才培養新模式

記者:在法治人才培養方面,貴院主要有哪些舉措?

左衛民:我院立足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需要,堅持“扎根西部、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教學理念,專門致力于培養具有崇高理想信念、強烈創新意識、寬廣國際視野、良好職業倫理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推動法治進程和建設法治中國所需要的高素質法治人才。

第一,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構建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新模式。通過“教師接待日”“學生成長促進室”“法學茶座”、各類學術型社團、鼓勵學生參加專業競賽等為學生提供交流互動平臺。建立本科班主任全覆蓋制度,引導學生,實現法律專業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質同步提升。依托卓越法治人才培養計劃,設立涉外法律實驗班,探索分類培養模式,構建學生“法學+其他學科”復合知識結構。

第二,轉變教學理念,緊抓師德師風建設。每年對全體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業務考核,加強青年教師教學培訓,鼓勵其參加教學競賽,使教師從“知識傳播者”角色向激發學生創新創造的“引導者”轉變。建立和完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工作機制,通過學院督查、教師自律、學生監督、制度保障等途徑,多層面推進師德師風建設。

第三,落實學校“精英教育、個性化教育、全面發展教育”的育人理念,緊抓“45分鐘課堂”,采取“探究式-小班化”課程教學,推行全過程學業評價,激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第四,開設了一批面向未來探索式法學課程,包括計算法學與法律大數據分析、大學文科數學、電子數據取證等跨學科、跨專業新興交叉課程。組織學生到實務部門專業實習,拓展“法律診所”課程規模。

第五,推進與政府、企事業單位合作育人,建設“專任教師+實務專家”師資隊伍,派教師掛職鍛煉,提升實踐能力。開展模擬法庭、模擬仲裁庭、法律診所教育等實踐教學。建設刑偵實驗室、法律大數據實驗室、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實驗室,支持本科生創新實踐。

記者:貴院在實踐教學方面主要有哪些做法?

左衛民:我院實行25人編班制度,推行“探究式-小班化”課堂教學方法改革。首先,建立實踐教學長效機制。根據專業特色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對法學實踐教學體系進行頂層設計,在本科生培養方案中設計實踐類課程,在理論課中加入實務課和案例教學內容。

其次,加快建設實踐教學基地,探索實踐育人新途徑。與立法機關、法院、檢察院、司法局、自貿局、工商局、監獄、律師事務所、仲裁委、公證處等機構進行長期深度合作。

此外,開展以模擬法庭、模擬仲裁庭、大學生辯論賽等競賽和法律援助公益項目為中心的第二課堂活動。

 

科教融合 建設一流專業

   記者:近年來,貴院在服務國家法治建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左衛民:2018年,四川省委政法委與四川大學簽約共建我校法學院,擬共同打造法治宣傳陣地、法學教育培訓基地、實踐教學基地、“法治四川”高端智庫,建設四川省法律文獻信息中心,為法治四川建設提供人才支撐、智力支持,在全國開創先河。20196月,四川省委政法委、四川大學聯合成立“一帶一路”法律研究培訓基地,并舉辦第一期專題培訓班,幫助企業樹立合規與防風險意識。

記者:貴院在國際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左衛民:我院先后與美國華盛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圣路易斯大學及日本、俄羅斯的大學建立了長期的校際交流合作關系。每年有外國專家來我院講學、訪問,我們也曾先后派教師到美國、德國、英國、日本、俄羅斯等進行考察、訪問、講學、留學。

記者:您認為貴院在法律人才培養方面有哪些優勢?哪些還需改進?

左衛民:在多年探索、實踐中,我院人才培養模式已形成了自身特色與優勢。第一,科教融合建設一流專業。組建與數學、計算機、基礎醫學與法醫學等學科交叉的教學科研團隊,設置“法學-法醫學”“法律大數據研究”等培養方向,開設跨學科、跨專業交叉課程,培養跨學科交叉復合型人才。第二,依托國家級人才培養平臺,成為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培養了一大批服務西部法治建設的人才、精通國際規則并具有全球視野的涉外法律人才。第三,創新課堂教學,突出法學實踐能力培養,打造智慧教學環境,推進“小班化-探究式”課堂教學,突出過程考核,設立“涉外法律實驗班”,開設智慧審判技術裝備等深度交叉課程。成立實踐教學中心,建立覆蓋法律行業各領域的實踐教學基地50家,開設法律診所及法律實務系列課程,建設模擬法庭、模擬仲裁庭、法律援助中心等實驗室及創新創業基地。

但在全面推進“雙一流”建設中,我們的人才培養工作與世界一流大學法學院和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A類高校的法學院相比,還存在差距。原因是學校地處西部,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不強;在目前突出科研評價的大環境下,教師的教學投入與效果不夠突出。未來,我們將堅持“內培”“外引”,打造一流師資隊伍;深化教學改革,強化多學科交叉人才培養體系;推進省校共建,完善協同育人和法學實踐教學機制。


責任編輯:薛應軍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