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信會
人物名片:趙信會,法學博士,山東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兼任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山東省法學會訴訟法學會副會長、山東省法學會財稅金融法學會常務副會長。
核心提示:山東財經大學法學院以法律為基礎,堅持“務實、復合、開放”理念,強化法學與經管學科有機融合,形成了鮮明特色。其畢業生除以公檢法作為主要就業方向外,還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在金融、保險、財稅、公司等部門就業。
“用一句話概括山東財經大學法學專業人才培養和教學科研特色,那就是務實、復合、開放。”山東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趙信會說,該校以法律為基礎,注重人才培養及教科研工作,強化法學與經管學科有機融合,已形成了鮮明特色。
山東財經大學法學教育源于何時?人才培養具體有哪些鮮明特點?科研能力如何?日前,民主與法制社記者就此專訪了趙信會。
三大特色
記者:貴校法學教育始于哪一年?請簡要介紹一下貴校法學學科發展史。
趙信會:山東財經大學由山東經濟學院、山東財政學院合并而來。法學教育可以追溯到原山東經濟學院1983年成立的經濟法教研室,其2005年成立法學院。原山東財政學院1998年設立政治法律系,2002年改建為政法學院。2011年,伴隨著山東經濟學院、山東財政學院合并成立山東財經大學,原法學院、政法學院合并成立山東財經大學法學院。同年,我校獲得法學碩士一級學位授權資格,法學專業被遴選為山東省特色品牌專業。2019年,法學專業被確定為山東省一流專業。
記者:目前,貴校法學教育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趙信會: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校法學教育目前已形成了三大特色:
其一,高度重視人才培養。我院堅持“以本為本”的教育理念,不忘初心、牢記高等教育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的使命,高度重視人才培養環節。在學校指導下,學院精心制定培養方案,力求實現法學專業基礎課與法學相關課程的協調與融合、理論與實踐的協調與融合、部門法學與理論法學的協調與融合,努力培養基礎理論扎實、視野開闊,具備終生學習能力和持續學習習慣的復合型、實踐型人才。同時,在學校支持下,學院不斷完善教學過程管理,建立了系統的教學監督機制;以目標為導向,設計了科學合理的課堂教育、課外教育課程,形成了以讀書會、理論興趣小組、模擬法庭訓練、法律援助等為主導的多元化課外教育體制。
其二,立足財經優勢,凸顯經管特色。經管學科是山東財經大學的優勢學科,法學學科不但積極借助學校優勢資源,凸顯法學專業經管特色,而且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專門增設了具有經管類特點的課程:全校經管類選修課,面向包括法科學生在內的所有學生開放。目前,我們以新文科建設為理念和指導,正在籌劃建立經濟法特色班、國際經濟法特色班。同時,我們利用山東省法學會財稅金融法學研究會會長單位平臺,融合校內外資源,促進財稅、金融等學科發展,與實務部門聯合建立了山東財經大學睿揚資本市場法制研究中心、財稅法研究中心,編輯出版有《齊魯金融法律評論》等。
其三,強化理論聯系實踐,弘揚和凸顯法學學科的社會服務功能。在人才培養方面,除開設傳統的模擬法庭、法律文書寫作外,我們的法律診所教育工作日漸完善,常與實務部門聯合舉辦實戰性法律實踐教學,已分別與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山東省人民檢察院、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濟南章丘區司法局等機關以及浙江靖霖律師事務所、山東祥天律師事務所、山東睿揚律師事務所、眾成清泰律師事務所等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關系;策劃了“山東財經大學·眾成清泰法學名家大講堂”“山東財經大學·靖霖法學公益講座”等專題講座。
平均就業率為94%
記者:和同類院校相比,貴校在法學人才培養方面,最大的優勢什么?
趙信會:和財經類院校法學人才培養模式相比,我校法學人才培養更注重法學與經管學科的有機融合,更注重學生法學基礎知識學習和基本能力培養,更注重務實開放辦學。和其他非財經類院校相比,我校法學人才培養具有交叉、復合特點,它以法律為基礎,兼具經管背景及相關知識培養。
記者:目前,貴校法學專業生源情況如何?現有學生多少人?師資力量、師生情況比例如何?
趙信會:我校法學專業學生生源遍布全國,山東省為主要生源地。近年來,我校法學專業第一志愿錄取率達82%,2019年接收其他專業轉專業學生11人。現在校本科生1261人、研究生207人。現有專職法學教師71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8人。本科師生比為1:17.76。
記者:近5年,貴院畢業生就業情況如何?大部分畢業生在什么崗位就業?
趙信會:近5年,我校法學專業畢業生平均就業率為94%,考研深造率接近30%,為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知名法學院系輸送了一大批優質人才。
和其他非財經類院校的法學院系相比,我校法學人才除以公、檢、法作為主要就業方向外,還有相當數量的畢業生在金融、保險、財稅、公司等部門就業。
四大研究機構
記者:在法學研究方面,貴校目前已形成了哪些特色鮮明的研究機構?這些機構分別由誰牽頭?其分別取得哪些重要成果?請舉例說明。
趙信會:目前,我院特色鮮明的研究機構共有四個:
一是由我擔任主任的山東財經大學訴訟法學研究中心。它先后承擔包括教育部課題在內的省部級以上課題數10項,其研究團隊在《現代法學》《法律科學》等知名法學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并多次獲得省部級獎勵。我們團隊專注司法制度改革、檢察改革、訴訟制度改革等研究,曾提交的取消錯案追究制、不應當按照公務員管理法官等建議,已為相應立法或制度設計吸收。其中,我們團隊提交的關于檢察官懲戒的建議獲得了最高人民檢察院理論研究成果三等獎。
二是以紀建文教授為主任的山東財經大學法經濟學研究中心。它從法經濟學視角對權利沖突、碳排放交易、單位住房制度改革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先后承擔并完成了多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數十項省部級課題,在《清華法學》等知名法學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
三是以韓清懷教授為主任的山東財經大學農村土地法治研究中心。該中心以農村土地權利的多元化為視角、以土地權利的市場流轉為目標,對農村土地法治進行系統研究。它先后承擔了數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數十項省部級以上課題,其團隊成員先后在《法商研究》《法學論壇》等法學期刊上發表論文數十篇。
四是以于朝印博士為主任的山東財經大學·睿揚資本市場法治研究中心。它以法學與金融學交叉研究為基礎,廣泛吸引金融學方向上的專家及實務工作人員,對P2P、信用證糾紛中的舉證責任等問題進行系統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團隊成員先后在《現代法學》《社會科學》等期刊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
記者:在服務地方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中,貴校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果?
趙信會:我院教師積極參與地方經濟、政治和法治建設。其分別以山東省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山東省法官檢察官遴選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特邀調解員、仲裁員等身份參與地方法治建設。2018年,我院被遴選為山東省政法干部培訓基地,2019年被確定為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地方立法研究服務基地。
近年來,我院教師積極參與地方涉訴信訪糾紛應對機制研究、參與“中國微信群群主與群員糾紛第一案”案件處理論證,多次獲得山東省委政法委書記批示。
人才培養服務國家發展需要
記者: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金融等新興科技迅速發展,司法體制改革又在不斷推進,貴校打算如何應對?
趙信會:目前,正在發生的科學技術革命主要是以數字信息發展為核心的技術革命,其正在深刻影響經濟、社會和人們的生活,也必將對法學教育及法學研究產生沖擊。針對這些沖擊,我校在法學教育上逐漸重視大數據、云計算在法學人才培養中的功能,不但增設了統計學課程,而且以此為基礎課程,不斷充實學生課堂外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科學技術的使用能力訓練,以確保我校培養的法學人才能夠很好地借助現代新技術,服務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事業。
司法體制改革主要是司法責任制改革,司法責任制改革的核心是裁判者獨立審判、裁判者對案件終身負責。應對正在進行的司法體制改革,我校除繼續強化法科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學習、專業能力培養外,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職業倫理教育、政治教育,根據現有情況來,目前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記者:如果用一句話介紹貴校的法學教科研特色,您會怎么說?
趙信會:準確說,這很難,籠統講,我認為可以概括為六個字:務實、復合、開放。務實,最突出地表現在我院確立了切合實際的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目標。復合,最突出地表現為我法學人才培養注重將法學與經管等學科融合。開放,不僅體現在我校與國內外著名高校建立了多種合作機制,還進一步地體現在我校正按照新文科建設要求、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等國家戰略需要轉換和設計人才培養思路。目前,我們正在籌備以服務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一帶一路”建設為目標的“自貿區涉外法治研究中心”,預計其不久將正式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