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政法大學主辦的第十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頒獎大會暨法治中國論壇——中國式現代化與法學理論創新,于12月21日在京舉行。
(第十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頒獎大會舉行 攝影 盧云開)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學術委員會主任、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獎勵委員會主任張文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法學會副會長、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獎勵委員會主任徐顯明,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茅仲華,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史衛忠,司法部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黃祎,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牛青山,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研究室主任黃海華,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姜澤廷,校長、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理事會理事長馬懷德出席會議。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理事會理事、獎勵委員會委員、獲獎者代表、獲獎單位科研管理部門代表、學者代表以及中國政法大學校部機關、學院、科研部門負責人和學術代表,學生代表,《光明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中國教育電視臺等媒體代表共計200余人參會。頒獎大會及論壇由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理事會副理事長時建中主持。
(茅仲華講話 攝影 盧云開)
茅仲華表示,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最高人民法院與中國政法大學聯合設立的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研究基地,雙方在司法研究重大課題、高素質法治人才聯合培養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圍繞中國式現代化與法學理論創新,他提出,一是法學理論創新要緊密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實踐展開;二是法學理論創新要突出研究重點、解決實際問題;三是法學理論創新要與中國司法實踐進行深度融合。
(史衛忠講話 攝影 盧云開)
史衛忠指出,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作為我國法學學術領域的重要獎項,為繁榮中國法學研究,推動國家法治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法治中國論壇,為實務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開展對話交流、共同探討法治中國建設搭建了平臺。最高人民檢察院高度重視加強檢校合作,檢察體制機制變革離不開科學理論指引,未來將與中國政法大學等法學院校進一步深化合作方式,創新方法、健全機制,充分發揮雙方特長,實現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共同推進檢察理論與實踐向前發展。
(黃祎講話 攝影 盧云開)
黃祎表示,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扎根中國大地,關注法治建設實踐,在加強法學理論研究,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認為,推進法學理論創新,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要聚焦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深入開展研究;要深化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研究,加強法治前瞻性戰略性研究。他表示,司法部將加大對法學理論研究的支持和指導,強化研究引領,提供更多研究平臺、課題項目和實踐資源,促進法學理論和法治實踐深度融合,形成合力,共同發展。
(牛青山講話 攝影 盧云開)
牛青山對本次論壇成功舉行表示熱烈祝賀。他認為中國法治文明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保障。法學研究要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支撐。進行法治理論創新,要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善于融通古今中西各種資源,堅守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指導地位,同時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法治文明的精神內涵,真正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創新,為構建中國特色法治理論體系注入強大的力量。
(姜澤廷講話 攝影 盧云開)
姜澤廷向與會嘉賓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自2006年設立以來,歷經十屆,業已成為國內法學研究領域的重要獎項,法治中國論壇也成為重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學術交流、宣傳闡釋平臺,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表示,學校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學校重要講話和勉勵語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爭做辦好法學教育、培養法治人才、繁榮法治理論、推進法治建設的“排頭兵”,成為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樣板高校”。
(馬懷德宣讀獲獎名單 攝影 盧云開)
馬懷德宣讀第十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獲獎名單。與會領導和嘉賓為獲獎代表頒發獲獎證書。
(領導嘉賓為特等獎獲得者頒獎 攝影 盧云開)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副院長、特聘教授程雪陽,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研究員、文瀾特聘教授馬一德,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長聘副教授鄧海峰,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舒國瀅,天津大學法學院教授楊立新發表獲獎感言。
頒獎儀式后,法治中國論壇正式啟動。本屆論壇以“中國式現代化與法學理論創新”為主題,邀請各界專家學者進行主旨發言和專題研討。張文顯、徐顯明二位專家為法治中國論壇作主旨演講。
(張文顯作主旨演講 攝影 盧云開)
張文顯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既是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也是推動法學理論創新,建構中國法學自主知識體系的科學范式。中國法學研究當中的現代化研究范式,是以中國式現代化作為其理論基礎,是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在法學研究中的體現。他從中國式現代化理論范式破解了現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中國式現代化范式打破了西方現代化的神話、中國式現代化理論范式拓展了現代化新道路、中國式現代化作為理論范式為范式語境下的哲學社會科學以及現代化主題研究提供了科學范式等4個方面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研究范式強大的解釋力和建構力。
(徐顯明作主旨演講 攝影 盧云開)
徐顯明以中華民族邁向現代化的15個重要進程為切入點,回顧了中華民族由被動到主動的現代化、追趕式的現代化、時空壓縮式的現代化等中國式現代化的3個特點。他認為,中國式現代化和世界各國現代化之間關系應該是共性和個性之間的關系。他闡釋了法治和中國式現代化之間的四個關系:法治對中國式現代化有引領的作用、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法治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軌道,法治對現代化道路中的制度和成果具有保障作用。
隨后,與會專家學者在分論壇上進行專題研討,圍繞主題進行深入交流研討。
“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是在中國政法大學倡議下設立的全國性重要省部級法學研究獎項,旨在紀念錢端升先生對我國法學研究的重大貢獻。第十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共評選出獲獎成果37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15項,青年獎1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