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3日,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 “中國刑事訴訟法學自主知識體系研究”課題組在四川成都召開學術研討會,專題研究中國刑事訴訟法學自主知識體系研究的基本架構與重點內容問題,該課題是研究會承擔的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社科學術社團主題學術活動資助課題之一。會議由成都理工大學司法研究院、四川農業大學刑事司法研究中心共同承辦。來自全國多所高校與科研機構的二十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學術研討會。
本次會議由四川農業大學特聘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劉亦峰主持。劉亦峰副教授介紹了與會的專家學者,向蒞臨會場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
會議第一階段:課題情況介紹
“中國刑事訴訟法學自主知識體系研究”課題組首席專家,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謝佑平教授介紹了“中國刑事訴訟法學自主知識體系研究”課題的基本情況。謝佑平教授重點圍繞本次課題研究的大致進程、初步任務分配、預計研究重點以及最終成果形式等方面予以詳細介紹,并強調本次學術研究會將主要以課題框架結構、課題研究內容為重點,聽取與會專家的意見并展開討論。
會議第二階段:與會專家學者發言
會議第二階段,由與會專家學者以“中國刑事訴訟法學自主知識體系研究”為主題,展開發言。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冀祥德教授重點圍繞課題主體框架設計及其規范表達,以及研究成果形式發表意見。冀祥德教授認為,中國刑事訴訟法學自主知識體系研究重點應當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是已有中國刑事訴訟法學自主知識體系的提煉歸納,如厚植黨長期執政基礎就是協商性司法的中國特色;二是應有自主知識體系的建構,如“以公訴為中心的指控犯罪體系,以辯護為中心的人權保障體系,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體系的三維構建”。
武漢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洪浩教授就中國刑事司法過程如何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提出自己的意見。洪浩教授強調我國刑訴法具有較好的基礎,具有一定的中國特色,未來的研究應更加聚焦。針對本次課題主題,洪浩教授主要圍繞以下七個方面展開討論,提出意見。一是刑事訴訟法典化問題;二是刑事訴訟立法原則問題;三是關注刑事訴訟結構;四是強調刑事訴訟審前程序和審判程序的分立;五是強調刑事訴訟程序與刑事證據的關系問題;六是提出刑事涉案財產處置問題的重要性;七是探討司法解釋對刑事訴訟法的影響問題。
廣西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高一飛教授圍繞“概念體系”就構建中國刑事訴訟法學自主知識體系研究發表意見。高一飛教授強調構建概念體系的必要性、重要性。在此基礎上,高一飛教授建議課題框架結構可增加導論部分,就自主知識概念體系重點展開討論。
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羅海敏教授圍繞課題主題指出應首先界定“刑事訴訟法學自主知識體系”的涵義,尋找破題點。羅海敏教授認為中國刑事訴訟法學自主知識體系研究應重點強調其“自主性”“體系性”,“自主性”既是指其區別于其他學科的獨立性,也是指其具有的本土特色、原創特色;而“體系性”要求相關知識內容按照一定層次關系、結構關系相對完整地、符合邏輯地呈現出來。
四川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萬毅教授圍繞課題主題提出三點意見。第一,需要對“自主性”概念予以準確定位與理解。萬毅教授認為,課題研究應解決“自主”的具體含義問題及其與“他者”的關系問題。所謂“自主”,是指完全內生于我國的制度和觀念,還是可以涵括繼受于他者但本土化的知識,如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究竟是否屬于我國的自主性知識,然后才能以此為基礎探討我國刑訴法自主知識如何體現體系化構建的問題。第二,針對我國的原創性概念以及制度,如審委會制度,課題研究是一概予以接受并肯定,還是應當根據司法規律進行價值評價后區別對待。第三,課題研究最后還應當回到“體系化”,所謂體系化,即前后貫通、邏輯一致,這要求所有的自主性知識,應當在內在邏輯上保持高度一致性、形成一個全面貫通的結構系統。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謝澍副教授認為本次課題研究應重點解決如何甄別知識體系和制度體系的問題。隨后謝澍副教授指出自主知識體系的產生,需要緊扣問題意識,從中國問題、中國司法實踐中提煉并產生知識。謝澍副教授同時強調開展本課題研究不能回避比較法、國際準則對中國刑事訴訟知識體系的影響,同時在縱向層面也要注重歷史傳承。發言最后,謝澍副教授強調自主知識體系的建構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應區分“我發現”與“我認為”,重點關注“我發現”而不是“我認為”,以形成研究共識。
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程衍副教授發言認為“刑事訴訟自主知識體系”的建構對司法實務十分重要,對于司法實務部門在改革創新中如何避免出現問題,大有裨益。另外,程衍副教授指出開展課題研究需要對我國刑事訴訟理論創新的界限問題予以回應。發言最后,針對課題框架內容,程衍副教授提出加入制度反思部分,從正反兩方面予以論證的建議。
會議第三階段:自由討論環節
隨后的會議第三階段,華東政法大學華東檢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成小愛博士、成都大學法學院講師趙亮博士、成都理工大學文法學院講師鐘宇晴博士、成都理工大學文法學院講師馬浩洋博士、長沙理工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黃雪博士、四川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鄭瑋洺、廣西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高榕分別根據與會專家學者的精彩發言,分享學習感悟、心得,并圍繞“中國刑事訴訟法學自主知識體系研究”,結合個人經驗展開討論。
會議第四階段:左衛民教授發言
教育部“長江學者”,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四川大學杰出教授、四川大學法學院院長左衛民教授就“中國刑事訴訟法學自主知識體系研究”課題提出指導意見。左衛民教授充分肯定了本課題的研究價值以及既有申請書的框架內容。隨后,左衛民教授就課題研究內容提出自己的建議。左衛民教授指出,課題研究,第一應重點解決“自主”“知識”“體系”三大概念的含義問題;第二應以自主知識體系的框架結構建設為焦點開展重點研究,以避免研究內容過多、范圍過寬;第三,應以實際案例的方式豐富研究內容,避免研究空洞無力;第四,應將既有的中國制度和中國實踐與課題研究相結合;第五,需要關注相應的知識體系如何建構的問題。
會議第五階段:謝佑平教授總結發言
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謝佑平教授對本次學術研究會做了總結發言,他高度肯定與會專家所提出的建議、意見,并表示后續將結合本次學術研討會的研討情況對課題框架結構、研究內容予以調整。最后,謝佑平教授再次對與會的專家學者表示衷心的感謝。至此“中國刑事訴訟法學自主知識體系研究”學術研討會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