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至28日,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全國刑事司法制度專業論壇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和北京星來律師事務所協辦、煙臺大學法學院承辦的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全國刑事司法制度專業論壇2024年度研討會在煙臺舉行。
會議圍繞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衛東牽頭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典〉專家建議稿》進行研討。
全國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等相關部門的同志出席了本次會議,來自全國多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地方司法實務部門以及部分律師代表近百人與會。煙臺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郝曙光和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敬大力,最高人民法院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會長胡云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刑法室副主任黃永分別致開幕詞,陳衛東主持。
敬大力指出,黨的二十大開啟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對司法改革和公正司法等作出了全新部署。前不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決定》中直接提出的有關刑事訴訟法治建設的內容有十幾處之多,充分表明刑事訴訟法治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敬大力認為,歷次刑訴法的修改都有一定的時代背景和主題,如果說過去幾次修改刑訴法體現了規范化、科學化的要求,那么,此次修改刑訴法要凸顯中國式現代化的要求。在創新構建現代化的刑事訴訟法典中,理念先進和制度完備尤其重要,是現代化的主要標志。在理念現代化上,最重要的是樹立并實現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現代法治理念。公平正義是中國共產黨追求的一個非常崇高的價值,刑事訴訟法要以公平正義為核心價值理念,構建現代刑事訴訟法治體系。
胡云騰認為,刑事訴訟法修改要認真總結我國刑事法治建設經驗、刑事法治改革經驗、刑事司法實踐經驗、人民司法傳統經驗和域外刑事訴訟立法經驗。要著眼于有力懲罰犯罪、維護穩定、保障安全、服務發展和促進和諧的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和公正立法,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刑事訴訟活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要時不我待地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按照保障刑事審判程序在刑事訴訟活動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要求,對刑事訴訟職權特別是程序權力進行科學配置,對刑事訴訟法的編章、體例進行必要調整,切實改變審判程序難以制約審前程序,最后一道防線經常失守的短板。要根據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刑事司法制度的大目標,遵循刑事訴訟規律,彰顯刑事法治文明,加強人權司法保障,規范司法權力行使,推進我國刑事訴訟制度實現科學化和現代化。既要認真研究是否要增加無罪推定、一事不再理等新的內容,也要注重把辦案人員、證人、鑒定人出庭作證、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二審開庭等現有規定實施到位。既要保障辦案機關依法能動履行職權,有效打擊各類犯罪,也要嚴格防范辦案機關濫用權力侵犯當事人權利。
黃永表示,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將刑事訴訟法修改列入立法規劃。為做好刑事訴訟法修改研究工作,需要思考和處理好幾個方面的問題,進一步推動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刑事訴訟法律制度。
第一,需要緊扣時代主題,處理好整體與系統的關系,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刑事司法制度。刑事訴訟法制定和每次修改活動,都是在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節點進行的。此次修法也應當緊扣新時代主題,從整體系統的觀點出發,以建設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刑事訴訟法律制度為主題。
第二,應當立足刑事訴訟立法的歷史成就,處理好歷史與現實需求的關系,既保持法律制度的延續性,又適應社會生活現實要求,推進刑事訴訟制度的進一步發展。
第三,需要把握全面與重點的關系。把握好刑事訴訟的基本體系架構,研究基本理論問題,也要深入研究一些重點問題和具體制度。
第四,刑事訴訟法修改研究工作要堅持專業與開放相結合的原則。按照民主立法、科學立法的原則,廣泛聽取社會公眾的意見和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