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政府間文物合作交流機制與對話平臺的建立,共議和破解流失文物追索返還的世界難題,探索殖民背景文物保護和返還的多元化解決方案,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理事會(ACHA)第二次會議暨殖民背景流失文物保護與返還國際研討會于6月19日至20日在山東青島召開。
6月20日上午,會議發布成果文件《關于保護和返還殖民背景下流失或通過其他非正義、非道德方式獲取之文物的青島建議書》(以下簡稱《青島建議書》)。霍政欣教授作為首席法律專家向大會作《青島建議書》起草工作報告!肚鄭u建議書》是我國繼2014年主導發布《關于保護和返還非法出境的被盜掘文化財產的敦煌宣言》后,再度在國際流失文物追索返還領域發出中國聲音,得到19個國家的支持并由其共同發布,為破解文物返還的世界難題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會上,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夏德安將該校圖書館收藏的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第二卷和第三卷在美國流轉物證正式移交國家文物局,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受國家文物局委托,自今年2月起,霍政欣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團隊全程參與研討會籌辦工作,為《青島建議書》的起草工作和子彈庫戰國楚帛書返還提供法律支持。為高質量完成此次工作,團隊核心成員,包括國際法學院講師余萌、博士后鐘鳴、博士研究生陳銳達、佟瑞婷以及碩士研究生胡月等,在霍政欣帶領下,克服流失文物返還國際法律問題的復雜性和國際實踐尚不成熟等難題,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和實務工作者代表參加論證,經過八輪討論修改,完成《青島建議書》草案初稿的撰寫工作。經相關國際專家提供咨詢意見,并向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及其他與會代表廣泛征求意見后,在充分吸納并綜合各方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形成草案定稿。
作為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理事會第二次會議配套活動的成果文件,《青島建議書》重申國際法基本原則和理念,踐行國際公約準則和精神;關注世界各國的最新立法和政策動向,提出兼容性和平衡性方案;創新文物保護與返還國際機制,探索開放和可持續的對話與解決之道,并呼吁各國采取積極行動就亞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返還加強國際對話與合作。在此基礎上,作為一份開放性的國際文件,《青島建議書》歡迎認同上述理念和精神的國家申請加入。
霍政欣教授團隊主持起草《青島建議書》并成為國家追索流失海外文物最重要的法律專業團隊,是學校長期重視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和涉外法治研究的重要成果,標志著學校國際法和涉外法治學科建設取得顯著成果,學校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能力得到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