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明德法律文化論壇第112期:傳統中國先占法律制度研究
發布日期:2024-07-02  來源: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2024618日下午1500,明德法律文化論壇第112期在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法學樓725會議室成功舉行。本期論壇由中國法律史學會執行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院長顧元教授主講,講座主題為“傳統中國先占法律制度研究”。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熊丙萬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尤陳俊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朱騰教授擔任與談嘉賓。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馬小紅教授主持了本次活動。



講座伊始,顧元教授簡要介紹了中國古代先占法律制度的研究意義,認為傳統中國以獨特方式建構其無主物法律規范體系與秩序,體現了“中國經驗”的特別旨趣,并為現代民事立法提供可能的史鑒價值。

顧元教授系統梳理了唐代至清代關涉先占制度的法律文獻,指出唐律“山野物已加功力輒取”與“占山野陂湖利”條是唐代建構無主物先占制度的基本條款,規定了無主物原則上歸先占者所有,但以“加功力”為根本要件。該立法以民本主義和物盡其用為基本價值依歸,追求自然資源的公私共利。發展到清代,清律“盜田野谷麥”條確立的無主物先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山川藪澤之利“與眾共之”的傳統,更注重壟斷和管控資源,體現出國家為集權需要而更加主動地干預經濟生活,與民爭利,并且為了防止資源枯竭而采取更多的治安預防和社會控制措施。

結合清代“毆死竊放田水者案”等審判實踐,顧元教授進一步提出先占取得思想在傳統司法解決物權糾紛的價值權衡中具有優勢。中國古代法對無主物的分類和處理,以及在實質意義上區別對待動產和不動產的治理邏輯,集中展現了中國傳統的私權立法和物權保護思想,其當代價值有待深入挖掘。



隨后,三位與談人圍繞講座主題分別闡發了自己的觀點。熊丙萬教授結合民法對遺失物的有關規定,闡釋其中存在的單向道德觀念和財產有效利用之間的權衡問題,認為深入探究傳統社會先占制度有助于中國自主民法學知識體系的構建。尤陳俊教授認為,傳統中國先占制度研究不僅是法律史的重要問題,其深遠影響亦貫穿至當代社會的諸多領域,先占規則的流變體現了時代背景下的經濟因素與政治考量。朱騰教授指出,梳理傳統先占制度規范的歷史演變對既有中國法律史知識結構體系起到了重要的補充作用。與此同時,還應注意發掘先占規范的制度實踐與社會效果,從而揭示其背后蘊藏的傳統法的深層邏輯。



在互動環節中,顧元教授針對老師和同學們的提問進行了詳細解答。馬小紅教授對顧元教授的精彩講座和各位與談嘉賓的深刻點評表示感謝,本期論壇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責任編輯:高瀚偉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