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8日,恰逢我國《民法典》頒布四周年,由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民法典高峰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法學樓601國際報告廳成功舉行。
來自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法室、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廳、司法部全面依法治國研究中心,以及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軍事科學院軍事法制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十余家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和新華網、人民網、法治網、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檢察日報、北京廣播電視臺等媒體、期刊的代表出席了會議。
(會議全景)
本屆民法典高峰論壇分為主旨發言、會議討論、會議總結三個環節,由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姚輝主持并作會議總結。
(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姚輝主持會議)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法室主任黃薇表示,《民法典》的頒布具有重大里程碑意義。黃薇主任介紹了《民法典》成功編纂的十三個方面的重要經驗,以及《民法典》頒布后加強《民法典》配套法律法規制度建設的工作。黃薇主任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認真做好對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征求意見的研究把關工作,以及民法典涉及領域法規的備案審查工作,以促進《民法典》的貫徹實施。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法室主任黃薇作主旨發言)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陳宜芳指出,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為有序推動民法典正確統一實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第一,完成涉民法典司法解釋清理工作;第二,穩妥、全面實施民法典,依法審理民事案件;第三,逐步統一法律適用標準。為更好地貫徹實施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將始終堅持人民性,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始終堅持實踐性,推動提升國家和社會治理水平;堅持時代性,捍衛數字時代公平正義。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陳宜芳作主旨發言)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廳廳長馮小光表示,《民法典》對于檢察工作起到重要推動作用。馮小光廳長就《民法典》對于檢察工作的重要意義發表了四點體會。第一,《民法典》的體系化思維為四大檢察融合發展產生推動和促進作用。第二,《民法典》頒布以來,以刑事手段插手和干預民商事糾紛的違法行為明顯減少,《民法典》重視人格尊嚴、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理念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三,《民法典》的頒布化解了部分法律、司法解釋間的沖突。第四,《民法典》頒布后,虛假訴訟案件的數量明顯減少。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廳廳長馮小光作主旨發言)
司法部全面依法治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富成表示,民法典的編纂與實施是我國民事立法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他選取了人體器官移植制度、大規模侵權事件行政調處和城市小區停車難問題等三個民法小故事,闡釋了行政機關在貫徹落實民法典過程中可以發揮的重要作用。
(司法部全面依法治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富成作主旨發言)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王利明表示,民法典的頒布實現了幾代民法學人的夢想,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的一項重大成果。我們要加快推進建構中國自主的民法學知識體系,堅持自立自信,以民法典為基礎建構中國自主的民法學知識體系。王利明教授強調了民法典的五個方面重要價值:第一,《民法典》構建的七編制,為民法學體系構建奠定了基礎;第二,民法典人文關懷價值體系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構建中國自主民法學知識體系奠定了價值基礎;第三,民法典構建了以民事權利為中心的私權制度體系,為中國自主民法學知識體系奠定了理念基礎;第四,民法典體現了中國特色、實踐特色與時代特色,回應數字經濟時代之問,為中國自主民法學知識體系奠定了社會基礎;第五,民法典貫徹實施中產生的大量鮮活案例是民法學研究的源頭活水,為中國自主民法學知識體系奠定了實踐基礎。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王利明作主旨發言)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崔建遠表示,《民法典》以及相關司法解釋中的諸多規范具有重要實踐意義,需要認真學習。崔建遠教授結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二條、《民法典合同編通則司法解釋》第一條具體闡釋了法律行為解釋的方法,指出應當根據詞句通常含義、個案特殊情形進行解釋,探求妥當的解釋結論。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崔建遠作主旨發言)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永軍表示,《民法典》的頒行實現了數代人的共同理想,《民法典》將產生多方面的重要影響。第一,《民法典》頒行是我國民法學研究的里程碑,對學術研究具有積極影響,對法學教育具有積極影響,對其他法律部門起到了積極示范作用;第二,《民法典》對我國國家治理結構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民法典》的宣傳、普及促進了法治觀念的強化;第三,《民法典》對司法工作具有積極影響,進一步推動司法解釋的規范化、科學化。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永軍作主旨發言)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韓世遠表示,立法、司法實踐和學術研究三者共同構成法律運行的邏輯。《民法典》不僅為學術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礎,也為法律適用提供了基本依據。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韓世遠作主旨發言)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成指出,司法解釋在《民法典》實施中具有重要作用,建議對司法解釋的簡稱進行統一。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成作主旨發言)
會議討論環節,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保玉,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家安,軍事科學院軍事法制研究院總體室主任、副研究員楊震,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馮玨,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周友軍,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廳辦公室主任滕艷軍等與會專家立足中國國情、直面現實問題,圍繞《民法典》的貫徹與落實展開了深入而系統的熱烈討論。
(與會專家熱烈討論)
(與會專家熱烈討論)
(與會專家熱烈討論)
會議最后由姚輝教授進行總結。姚輝教授表示民法典高峰論壇非常成功,并再次對蒞臨本會的各位領導、專家表示感謝,對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為會議召開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