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2024年度“創新論壇”第一講在京舉行。法學研究所社會法研究室主任、性別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薛寧蘭以“中國婦女權利一體化保障立法新進展”為題作學術報告。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聯合黨委書記、法學研究所所長莫紀宏出席論壇并致辭。
莫紀宏表示,我國憲法第48條明確規定,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國家保護婦女的權利和利益。在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全面實施的背景下,研討婦女權利一體化保障問題不僅是對立法新發展的深刻解讀,也是對執法、司法中如何全面和切實保障婦女權利的審視和引領,具有堅實的現實基礎和鮮明的時代意義。
在報告中,薛寧蘭首先強調,保護婦女權益、促進性別平等是婦女權益保障法律制度的兩大目標,二者相互關聯,不可偏廢。她簡要梳理了此次全面修訂《婦女權益保障法》的歷程,并介紹了性別與法律研究中心積極參與對該法修訂工作和建言獻策的情況。隨后,她結合修訂后的《婦女權益保障法》的具體條款,從權利確認、侵權預防、受害救濟、責任承擔四個方面闡釋婦女權利一體化保障的架構、制度和規范。她認為,修訂后的《婦女權益保障法》突出國家責任,強化侵權預防與受害救濟,進一步筑牢了“四位一體”的婦女權利法律保障機制。根據《民法典》《刑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反家庭暴力法》等相關法律制度以及我國加入的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的有關規定,應從家庭關系建設、促進婦女平等就業、懲治人口販賣等具體問題出發,切實保障婦女人身權益、勞動和社會保障權益、家庭生活權益等。我國對婦女權利的一體化保障不僅表現于《婦女權益保障法》的全面修訂,也深刻體現了我國法治體系的逐步完善和漸次貫通。
來自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的多位學者圍繞論壇主題展開評議和討論。法學研究所編審謝海定認為,婦女權利的保護不僅需要開拓理論,還需要推動實踐和傳播思想,同時也啟發我們思考深層次的法理問題,如既有制度為什么會失靈、婦女法能否形成領域法等。國際法研究所研究員戴瑞君提出,婦女法的研究是跨學科、跨領域的研究,例如,社會學中社會性別的概念有助于深化對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理解和認識,因此加強法學和其他學科的交流非常必要。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鄧麗認為,性別平等是從事婦女權利研究必須堅持的價值理念,無論研究者本身性別為何,對法律問題的關注和思考最終都將導向對人的尊嚴和人的境況的關切。
論壇由法學研究所社會法研究室副主任王天玉主持。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科研人員和相關專業研究生共40余人參加論壇。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主辦,法學研究所“新發展階段社會法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創新項目組承辦,法學研究所性別與法律研究中心協辦。
(鄧麗/供稿 周菲/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