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第二屆“民主:全人類共同價值”國際論壇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近日在京舉辦首屆民主研究國際青年論壇。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行,來自中國、尼泊爾、柬埔寨、肯尼亞、葡萄牙、喀麥隆、利比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共30余人參加。
開幕式
OPENING
在論壇開幕式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聯合黨委書記、法學研究所所長莫紀宏向為舉辦論壇作出貢獻的中外嘉賓表示感謝,期待本次論壇以民主為共同話題,尋求最廣泛的共識,推動本國的民主理論研究。
中國尼泊爾友誼論壇主席高鴻儒強調了本次論壇的重要意義,指出本次論壇是一場國際范圍內青年學者關于民主的對話。他對民主研究全球智庫網絡的平臺和組織表示贊賞,認為該網絡將加深對民主的理解,推進民主理想的實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廖凡向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起、42家與民主研究有關的中外智庫共同成立的民主研究全球智庫網絡作了介紹,期待將民主研究國際青年論壇打造成知名品牌。
法學研究所科研處處長張錦貴主持開幕式
第一單元
SESSION 1
論壇第一單元的主題是“民主與發展”,由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對外傳播中心主任劉鵬主持,共有五位發言人。
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成吉明以“民主進程與人民參與”為題發言。她分享了對民主的理解,闡述了民主與政治文化的關系和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肯尼亞非洲政策研究所中國非洲研究中心萬吉魯·賈斯圖斯·圖蒂以“民主與經濟發展”為題發言。他闡述了全球民主與發展的情況,指出必須辯證看待民主與發展的關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抗抗以“以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于嘉興實踐的經驗啟示”為題發言。他指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內嵌于中國式現代化之中,并總結了浙江省嘉興市的經驗和做法。
中國尼泊爾友誼論壇高級研究員馬亨德拉·蘇貝迪以“民主與可持續發展”為題發言。他指出,民主并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民主和可持續發展相輔相成。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徐持以“中國腐敗犯罪治理中的民主:角色與責任”為題發言。她認為,民主在腐敗犯罪治理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中國已經形成了有特色的民主反腐的犯罪治理體系。
第二單元
SESSION 2
論壇第二單元的主題是“民主實踐的多樣性”,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歐洲處處長李旸主持,共有四位發言人。
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國際政治與安全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通切·皮賽特以“柬埔寨的民主與可持續發展”為題發言。他介紹了柬埔寨的民主進程、面臨的挑戰、應對措施,闡述了柬埔寨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惠茹以“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論優勢與制度創新”為題發言。她從理論、制度、實踐和意義四個方面解讀了全過程人民民主。
利比里亞非洲發展協會菲爾伯特·阿基恩·賈朱格維亞以“民主與創新:公民主導方式”為題發言。他認為民主過程應由公民主導,并提出了促進公民主導的民主實踐創新的建議。
肯尼亞非洲政策研究所中國非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丹尼斯·穆內·姆瓦尼基以“民主與現代化之路”為題發言。他認為,不同的國家應有自己的民主發展道路。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等于西方化的神話,給非洲探索現代化道路帶來啟迪。
第三單元
SESSION 3
論壇第三單元的主題是“民主與法治”,由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對外傳播中心記者翁榕主持,共有四位發言人。
葡萄牙中國觀察研究所柯碧國以“現代化:通往民主之路”為題發言。他認為,民主是政府的體制,需要大眾參與。民主離不開法治,現代化并不等同于西方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志鑫以“中國的民主與法治”為題發言。他闡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民主與法治之間的互動關系,指出將民主與法治并列、統籌二者功能,是中國穩定發展的一個重要秘訣。
喀麥隆杜波依斯研究所阿梅莉·阿里斯泰爾·埃卡西以“作為民主的根本基礎的社會的法”為題發言。她分析了社會主義法治的特征,指出民主并不是西方的發明,只有從社會具體實際出發才能找到適合本國的發展道路。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朱學磊以“民主視野下中國合憲性審查制度的發生機制”為題發言。他指出,合憲性審查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法治化的必然路徑,并對未來中國合憲性審查制度的發展方向進行了闡述。
第四單元
SESSION 4
論壇第四單元的主題是“民主與全球治理”,由民主理論研究國際網絡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支振鋒主持,共有三位發言人。
武漢大學國際法治研究院副教授彭芩萱以“人類命運共同體視角下締造和平的范式轉變”為題發言。她認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有利于全球和平與發展,并總結了中國如何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締造和平的實踐。
喀麥隆杜波依斯研究所萊昂·馬里·恩科洛·恩喬多以“中國與新民主:南方的選擇?”為題發言。他指出,每個國家應根據自身的國情選擇適合自己的民主模式,中國的民主模式可以為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全球南方國家提供有益經驗。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沈倩以“后疫情時代下的全球治理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為題發言。她認為,不同文明要以共同的利益與價值觀為指引,求同存異,平等對話,共同解決后疫情時代逆全球化引起的各種問題,攜手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閉幕式
CLOSING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謝增毅致閉幕辭。他指出,本次研討會內容豐富,研討深入。通過研討,與會學者普遍認為,民主是全人類共同的價值和追求,民主具有多樣性,現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同于西方的民主,是廣泛、真實的民主。在民主理論和實踐上,各國應該互相學習、交流互鑒。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
國際法學研究所科研處處長劉小妹主持閉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