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元共治:社會風險評估中國化時代化”研討會暨第四屆社會風險評估與治理年會在西南政法大學召開。此次研討會由西南政法大學主辦,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和西南政法大學中國社會穩定與危機管理研究中心承辦,北京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華東政法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協辦。中國應急管理學會社會風險評估與治理工作委員會提供學術指導。
西南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樊偉,資深風險評估專家、中國應急管理學會常務理事兼社會風險評估與治理工作委員會主任孔祥濤,中共重慶市委政法委員會副書記張強,重慶市信訪辦黨組書記、主任錢永培致辭。重慶市豐都縣委書記張國忠,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張明軍,河海大學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研究中心主任施國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象明、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中國社會穩定與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鄒東升等作了大會主旨發言。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北坪主持開幕式。
西南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樊偉致辭
樊偉書記指出,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防范化解社會風險的重要制度工具,是推進國家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高校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研究中責任重大,要在黨委領導下努力發揮自身優勢,推動政產學研用結合。樊偉書記介紹了西南政法大學依托學校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借力法學優勢,整合政治學、管理學、社會學的學科力量,建立中國社會穩定與危機管理研究中心、重慶市高校維護穩定研究咨政中心等省部級科研基地與智庫機構的情況。西南政法大學在全國較早開設了《公共危機管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國家安全風險治理》等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系列課程。20多年來,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群體性事件治理、信訪法治化、國家安全風險治理及高校安全穩定等領域的學術研究、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成效顯著,產出了一批較高水準、較大影響的成果,為社會風險評估科學化、規范化作出了積極貢獻。希望在公共危機管理人才培養和公共安全與社會穩定領域學術研究的創新發展方面,得到相關部門、學會、專家學者的繼續支持和幫助。
資深風險評估專家、中國應急管理學會常務理事兼社會風險評估與治理工作委員會主任孔祥濤教授致辭
孔祥濤教授借用開元年間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名句“思君不見下渝州”,表達群英薈萃山城重慶、共同奮進新征程的豪邁之情。他表示,西南政法大學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部署要求,大力推進科研和教學創新,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社會風險治理、危機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學科優勢。特別是以敏銳的政治眼光和開放的學術胸懷,積極推動政產學研結合,主動引領師生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國家治理的宏大實踐,真正把論文寫在了祖國大地上。希望與西南政法大學密切協作,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場景下,共同推動風險評估工作上新一個臺階。
中共重慶市委政法委員會副書記張強致辭
中共重慶市委政法委員會副書記張強向研討會致以熱烈祝賀。他指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就風險防范化解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我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來,重慶市委、市政府將風險防范化解納入“885”工作機制,健全完善 “141”基層智治體系,以“一把手”工程強力推進平安建設,全市政法平安戰線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錨定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西部先行區”目標,著力構建“1187”風險閉環管控機制,啟動開展社會矛盾糾紛化解處置攻堅戰、信訪突出問題化解三年攻堅戰,深入推動維穩保平安向法治創平安、面上靜態平安向本質動態平安、一時一域平安向全域全程平安的根本性轉變。面臨新形勢,將堅持穩進增效、除險清患、改革求變、惠民有感工作導向,全力抓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各項工作,持續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重慶市信訪辦黨組書記、主任錢永培致辭
重慶市信訪辦黨組書記、主任錢永培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源頭治理矛盾糾紛、完善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作出了許多重要指示。重慶市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把風險評估作為重大決策的前置程序,在強化落實中央部署基礎上,著力深化探索實踐,形成了“制度順”、“開展早”、“領域廣”、“制度全”、“效果好”等5個帶有重慶辨識度的工作特點。做好風險評估工作,前提是樹牢風險意識,核心是統籌發展和安全,重點是依法規范評估,關鍵是強化責任落實,難點是精準評估運用。推動新時代風險評估工作高質量發展,需要進一步豐富理論、強化實踐、破解難點、增強實效。
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北坪主持開幕式
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長、教授周振超主持主旨發言環節。理論界與實務界的代表圍繞此次會議主題發表了主旨演講。
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周振超主持主旨發言
重慶市豐都縣委書記張國忠以“圍繞‘三源’推動社會治理”為題作大會主旨演講。豐都縣守住本源,主動感知社會風險,以實踐回答了“人口三問”“鄉村兩問”“城市三問”,防范化解了大量社會風險,提升了群眾滿意度。抓住根源,以黨建“三開”促治理“三互”,以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全力推動源頭治理。固本清源,抓住主要矛盾,明確責任主體、司法主體、社會主體、救濟主體、服務主體,為防范化解社會風險提供法治保障。
重慶市豐都縣委書記張國忠作主旨演講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張明軍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風險演進分析”為題作大會主旨演講。他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分析了現代化進程中風險演進共性與中國的特征。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張明軍作大會主旨演講
河海大學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研究中心主任施國慶以“征地社會風險評估和治理體系探討”為題作大會主旨演講。他從為什么需要進行征地風險評估和治理改革、征地風險評估的法律法規依據、征地風險源以及征地風險評估中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五個方面,分析了征地社會風險評估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河海大學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施國慶作大會主旨演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象明以“人民至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為題作大會主旨演講。他闡釋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的特點,著重分析人民至上的內涵及其與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內在聯系,提出人民至上原則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創新的思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象明作大會主旨演講
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中國社會穩定與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鄒東升以“何以可能:穩評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為題作大會主旨演講。他分析了風險評估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中的機理、作用、困境、路徑,指出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與公共安全治理具有雙重屬性,風險評估為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提供了制度基礎、治理工具和管理經驗。
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中國社會穩定與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鄒東升作大會主旨演講
在三個分組研討中,21位與會代表發言,就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與治理的基礎理論、應用專題、案例分析與經驗等展開深入交流。
分會場(一)研討場景
分會場(二)研討場景
分會場(三)研討場景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應急管理培訓中心教授、中國應急管理學會社會風險評估與治理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張小明主持大會分組匯報環節。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孫中艮教授、西南政法大學中國社會穩定與危機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祁泉淞、四川省德陽市信訪局副局長劉期彬作了分組匯報。
華東政法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汪偉全教授主持年會交接儀式和研討會閉幕式。第五屆年會聯合承辦單位南京大學代表彭毅教授、河海大學代表孫中艮教授發言。
鄒東升教授作研討會總結。他指出,社會風險評估與治理年會已經形成辨識度高、影響力大的學術研究品牌,在推動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研究方面發揮了引領作用。此次研討會暨第四屆年會取得了豐碩成果,進一步加強了社會風險評估理論研究、政策制定、風險評估實務三個領域之間的交流,推動了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中的運用,促進了社會風險評估中國化時代化理論與實踐創新,為高質量服務科學決策、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作出了應有貢獻
據悉,風險評估是中國特色的風險管理制度,是黨中央為科學決策、安全發展所作的重要頂層制度設計。本次研討會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提出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的精神,探索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中國化時代化的內涵、特點、意義和實踐途徑,推動風險評估工作科學化、專業化、法治化、社會化、智能化。國內10余所大學、科研機構的學者,14個省區市的風險評估機構代表,以及部分市縣政法委、信訪辦、發改委的專家,共170多人參加研討交流。會議收到論文近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