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由中國行為法學會司法專業委員會主辦,天津大學法學院承辦的第九屆“天大·中國司法論壇”在天津大學法學院成功舉行。來自全國各地法院、檢察院、律所、高校科研單位的代表等百余人齊聚一堂,共同研討“以新時代能動司法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
天津大學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部長楊歡致辭天津大學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部長楊歡致辭。
他指出,此次會議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基礎上,深入探討新時代能動司法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議題,既有理論價值,又有現實意義。楊歡肯定天津大學法學院的發展成績,指出自2015年起,天大·中國司法論壇已連續舉辦九屆,成為產生重大影響的品牌論壇。希望各位學者通過學術交流和思維碰撞形成豐碩成果,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能動司法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所長陳志遠致辭
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所長陳志遠指出,能動司法是對人民司法優良傳統的繼承發展,是人民法院人民性的具體體現。在刑事審判中,人民法院必須堅持治罪和治理并重,在依法懲治犯罪的同時,對導致犯罪易發多發的社會問題提出治理建議。對涉案較多的人群采取有針對性的社會管理和服務措施,對涉案企業堅持末端治理和前端治理有機結合。主動延伸司法職能,與公安檢察等機關在配合中制約,在制約中配合,共同讓問題企業脫胎換骨,促進營商環境越來越好。在民事審判中,人民法院必須主動融入國家治理、社會治理,堅持辦理一案,治理一片,必須把案結事了、依法實質性化解糾紛作為目標,切實解決好一案結多案生的問題。在行政審判中,人民法院必須牢固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理念,把“監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監督”貫穿審判工作全過程。要支持促進政府加強對重點領域矛盾糾紛的源頭治理,在行政程序環節化解矛盾糾紛,攜手檢察機關推動解決社會公共利益領域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健全行政執法與司法審判的銜接聯動機制,把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法司法理念落實到行政執法和司法各個環節。堅持能動司法,人民法院必須嚴格依法履職,抓實政治建設,以政治建設統領業務建設、職業道德建設,以開展審判工作的效果來檢驗政治建設的效果。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丁學君致辭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丁學君指出,在新時代新發展階段,就案辦案的機械司法理念已經無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必須牢固樹立能動司法理念,充分發揮司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確保將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落到實處,這不僅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應有之義,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本質要求。他介紹了天津法院緊緊圍繞公正與效率的工作主題,堅持把能動司法貫穿審判工作始終,依法履職盡責,創新思路,努力以司法審判工作現代化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的具體舉措。
天津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王建軍致辭
天津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王建軍致辭。他指出,天津市檢察機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以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為目標,聚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制定實施天津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三年規劃,全面依法能動履行檢察職責,構建完善新時代法律監督工作的新格局,各項工作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未來天津市檢察機關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探索推動檢校合作的理念模式全面創新,研究細化合作的工作機制,加大對法學院校的支持力度,深化協同育人,加強人員雙向交流,進一步提升檢校合作的系統性、規范性和均衡性,推動法治教育與檢察實務相互融合,共同為我國法治工作現代化貢獻力量。
中國行為法學會副會長、天津大學法學院院長孫佑海主持開幕式
中國行為法學會副會長、天津大學法學院院長孫佑海講席教授主持開幕式并介紹第九屆“天大·中國司法論壇”征文獲獎情況。經評審,本屆論壇征文共確定一等獎6篇、二等獎25篇、三等獎40篇,優秀獎110篇。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最高人民法院原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江必新作主題發言
圍繞“以新時代能動司法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近二十位專家學者展開研討。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最高人民法院原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江必新指出,用消極性和被動性表述司法的特性與規律與我們新時代所追求的司法模式不盡協調,司法機關應開展一些能動的司法,恪守司法的中立性,遵循司法規律和特性,實現司法效能的最大化。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信息部副主任倪娜作主題發言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信息部副主任倪娜認為,檢察機關應準確把握中國式刑事檢察現代化的要求,在黨的領導下推動刑事檢察創新發展,積極回應大局需求、人民關切和法治需要,以新時代能動司法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行為法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天津大學卓越教授張恒山作主題發言
中國行為法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天津大學卓越教授張恒山認為,能動司法應當是人民法院的法官們、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們在遵循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檢察權這一憲法原則的前提下,完善思維方式、提升道德、政治、業務能力,在更高水平上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一觀念。孫佑海教授圍繞環境能動司法主題,針對生態環境領域能動司法的類型、重點和難點展開闡述,認為在環境民事能動司法、環境行政訴訟能動司法與環境刑事能動司法中,我國司法機關充分發揮能動作用,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的合力,有效提升環境資源審判的專業水平。司法機關要恪守相應的程序要求,堅守司法邊界,推動新時代環境能動司法的創新式發展,建立環境多元糾紛的解決機制,構建新時代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能動司法的理論體系和制度體系。
中國行為法學會司法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主任錢列陽主持主題報告
環節
主題報告環節由中國行為法學會司法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主任錢列陽主持。
論壇現場
在分論壇上,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趙文艷,中國行為法學會研究部主任、中國行為法學會司法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司法部研究室原主任王公義,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張越,錢列陽副會長,天津大學法學院教授、天津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郭小冬,中國行為法學會常務理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高潔,中國行為法學會司法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行為法學會偵查學會副會長、江蘇警官學院原副院長、研究員、江蘇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長薛宏偉,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廳辦公室主任滕艷軍,中國行為法學會理事、天津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董妍,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法院員額法官喬溪,云賬戶(天津)共享經濟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高級分析師魏帥,天津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理事劉海安,中國行為法學會理事、天津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天津大學黨內法規研究中心副主任田源先后發言和評議。分論壇由北京安理(天津)律師事務所主任紀雪峰,中國行為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行為法學會司法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天津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楊健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