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現場
值此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東盟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提出十周年之際,第五屆“中國—東盟法治論壇”在重慶舉行。本屆論壇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同期舉辦的平行論壇,主題為“以法治推動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同步舉辦“國際投資經貿法律風險及對策研討會”。
11月1日上午,“中國—東盟法治論壇”如期舉行。論壇包括開幕式、主旨發言、專題分論壇和閉幕式四個環節。柬埔寨副總理兼司法部長高樂,老撾國會副主席加倫·葉寶賀向論壇發來賀信,祝愿“中國—東盟法治論壇”成功舉辦。
本次論壇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重慶市司法局、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指導,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中國法學學術交流中心、重慶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主辦,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承辦,重慶市律師協會、重慶仲裁委員會、四川省律師協會、西部國際傳播中心、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協辦,瀾滄江—湄公河綜合執法安全合作中心、重慶陸海國際傳播公益基金會“一帶一路”律師聯盟(成都中心)支持。論壇旨在回顧總結過去十年區域法治合作經驗,謀劃未來區域法治合作發展大計,推動中國東盟區域法治合作與交流,服務陸海新通道建設高質量發展。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鳴起,重慶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陸克華,重慶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時俠聯,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馬然希,重慶市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馮子敏,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林維教授,柬埔寨司法部常務國務秘書占索斯威,老撾司法部副部長杰士納,緬甸法律事務部副部長兼副總檢察長坦林烏,印度尼西亞最高法院民事庭主席、大法官伊·古斯迪·蘇瑪那達等東盟貴賓出席論壇開幕式。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吳鈺鴻主持會議。
開幕式現場 (圖源: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
來自中國和東盟國家政府部門、立法機關、司法部門、高校、工商界、律師協會、仲裁協會及律所的近200名嘉賓跨越山海,齊聚山城,共商發展大計,共話合作發展藍圖。其中包括10余名來自柬埔寨司法部、柬埔寨外交部、老撾司法部、老撾國會、印度尼西亞最高法院、緬甸法律事務部等部門副部級領導。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鳴起
“中國與東盟山水相連、血脈相親,是拆不散、離不開的好鄰居、好兄弟、好伙伴。”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鳴起在致辭中表示,十年來,中國與東盟關系發展的歷史進程和取得的成果斐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取得標志性成果,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穩步推進。希望雙方進一步凝聚合作共識,促進和平發展;聚焦“一帶一路”,致力共同繁榮;加強法治合作,增進法治互信,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法治智慧,提供法治保障。中國法學會作為中國法學界、法律界的全國性群眾團體、學術團體,高度重視與東盟法學法律界的友好合作關系,將通過“中國法治國際論壇”“國際投資經貿法律風險及對策研討會”等長效機制繼續加強與東盟同行的交流互鑒,深化中國-東盟法學法律界的傳統友誼,為推進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高水平發展、共同實現中國與東盟各國的現代化作出新的貢獻。
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林維
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林維在致辭中代表學校對重慶市委和市政府給予學校和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的重視與支持表示感謝,向出席此次論壇的領導、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問候。他表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是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舉措,此次論壇將發起成立“陸海新通道法律服務國際聯盟”,這是繼法治論壇后,西南政法大學為服務“新重慶”建設推動打造的又一重要國際平臺,將為陸海新通道的建設和重慶對外開放與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支持。未來,學校將一如既往在中國法學會的指導下,在重慶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力加強和支持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的建設發展,充分發揮好中心在推動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和“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結合自身在法學領域的專業優勢與法學門類齊全的辦學優勢,進一步充實與整合中國國內與東盟地區的各類重要法律法學資源,積極為中國—東盟法治交流合作搭建橋梁和紐帶,為落實好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各項行動,貢獻更多的西政智慧。
柬埔寨王國司法部常務國務秘書占索斯威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司法部副部長杰士納
柬埔寨王國司法部常務國務秘書占索斯威在致辭中強調,此次論壇是中柬長期友好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對促進雙方在法治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希望此次論壇能夠為中柬雙方關系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司法部副部長杰士納的致辭中表示,作為共建“一帶一路”重要伙伴,老撾切實感受到了這一倡議帶來的重要影響,將一如既往地支持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各項重要倡議,進一步統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以及經貿、投資、人文等領域務實合作,推動老中命運共同體建設提質升級。
緬甸聯邦共和國法律事務部副部長、副總檢察長坦林烏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最高法院民事庭主席、大法官伊·古斯迪·蘇瑪那達
緬甸聯邦共和國法律事務部副部長、副總檢察長坦林烏在致辭中指出,此次論壇的舉辦對于進一步促進中國-東盟區域法治文明交流、凝聚法治發展共識、拓寬法治合作渠道具有重要意義。緬甸法律事務部將繼續加大與中國的合作交流,學習借鑒中國的成功經驗,不斷深化與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的務實合作。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最高法院民事庭主席、大法官伊·古斯迪·蘇瑪那達在致辭中指出,印度尼西亞一直積極尋求著與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的縱深合作,希望通過此次論壇為雙方關系的發展注入新動力。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最高法院將不斷深化與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的務實合作,在法治人才培養、司法改革研究方面更上一層樓。
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吳鈺鴻主持會議
在開幕式重要活動儀式環節,論壇依次舉行了“陸海新通道法律服務聯盟”揭牌儀式,“服務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法治典型案例”名單發布儀式,“中國—東盟(南亞)法律云課堂”首發儀式和合作交流協議MOU簽訂儀式。
“陸海新通道法律服務聯盟”揭牌儀式
“服務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法治典型案例”名單發布儀式
“中國—東盟(南亞)法律云課堂”首發儀式
合作交流協議MOU簽訂儀式(諒解備忘錄)
“陸海新通道法律服務聯盟”由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和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聯合發起設立,旨在實現法治協同創新,促進法治、經濟和社會深度融合發展。首批聯盟成員涵蓋中國和東盟商業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如:紫金礦業、奇瑞汽車、長安汽車、重慶仲裁委員會、貿仲西南分會、金杜環球律師事務所等,柬埔寨、文萊律師協會、老撾、緬甸中華總商會、越南、馬來西亞、文萊的仲裁協會、新加坡鐘庭輝律師事務所等律師事務所等共100余單位。
此次論壇共發布“服務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法治典型案例”近20個,案例內容主要涉及中國—東盟區域合作發展中的貿易糾紛問題,案件來自于中國、柬埔寨、老撾、緬甸等法院和律所。案例的發布旨在為推動法律服務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高水平發展提供借鑒與啟示。
“中國—東盟(南亞)法律云課堂”是由西南政法大學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與東盟(南亞)國家高校合作打造建設的法律學習平臺,該平臺邀請了9個國家的知名大學作為中國-東盟法律云課堂的共建單位。課程采用中英雙語授課,旨在面向全球介紹該區域內各國別的法律制度。該課程將發布在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網站上供大家學習交流。
“合作交流協議”是由西南政法大學、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與東盟國家有關單位簽訂的系列合作交流協議。協議簽訂后,西南政法大學將與東盟國家有關單位圍繞學術研究、人才培養、法律咨詢、對外交流展開深度合作,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開幕式結束后,第五屆“中國-東盟法治論壇”的主旨發言環節在當日下午舉行。“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法治保障”“共建‘一帶一路’的規則創新與實踐”“中國-東盟區域國別法治經驗分享與合作機制構建”“‘一帶一路’法律服務平臺構建與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四個分論壇同步舉行。
重慶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時俠聯
重慶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時俠聯,柬埔寨王國最高法院副院長尤烏塔拉,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何帆,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國會法治委員會副主席安非·奇瑪諾,著名國際經濟法專家、WTO“多方臨時上訴仲裁安排”(MPIA)仲裁員、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楊國華,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孫海龍,重慶市律師協會監事長彭靜出席會議并圍繞共建“一帶一路”法治建設、WTO國際經貿爭端解決等話題作專題發言。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林維教授主持主旨發言。在2個小時左右的分論壇研討中,來自中國-東盟區域的法學法律界近百名嘉賓分別圍繞四個分論壇主題進行發言,10位主持人和與談人一一進行點評。在分論壇交流中,與會嘉賓充分肯定了中國-東盟區域法治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討了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培養涉外法治人才對助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大意義。
會議現場 (圖源: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
11月1日下午18時,第五屆“中國-東盟法治論壇”圓滿落幕。來自中國與東盟國家200多名法律法學界的人士和嘉賓朋友經過交流和探討,在歷屆論壇提出的“行動綱要”和“合作倡議”指引下,結合中國—東盟法治合作領域的實踐和需要,圍繞共同深化區域法治保障研究、共同推進國別法治人才培養和共同加強沿線法律服務合作三個方面達成共識并聯合發布《推動中國—東盟法治合作交流的倡議》。
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秘書長、西南政法大學區域國別學院/國際法學院院長張曉君教授主持閉幕式 (圖源: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
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秘書長、西南政法大學區域國別學院/國際法學院院長張曉君教授主持閉幕式。四個分論壇的與談人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院長周江教授、四川外國語大學國際法學與社會學院黨總支書記陳功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院長米良教授、西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院長劉亞軍教授分別對四個專題的研討情況向大會作總結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