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6日,由《法學研究》編輯部與廈門大學法學院聯合主辦的“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法治保障”學術研討會暨2022年《法學研究》青年論壇,在線上召開。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沈陽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廈門大學、《法學研究》編輯部等三十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四十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論壇。
會議開幕式由《法學研究》資深編輯張廣興研究員主持。《法學研究》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陳甦研究員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黨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本次青年論壇的主題契合了時代的需要,也契合了法學發展的專業需要。論壇主題中的“法治保障”,宜從廣義上理解,即涵蓋了法治的引領、規范和保障三方面作用。不同于傳統領域中經濟發展與法治的關系,法治與數字經濟的發展是并駕齊驅的。在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的發展中,法治不僅要發揮一般意義上的規范和保障作用,更要發揮引領作用。陳甦研究員還指出,《法學研究》特別注重年輕作者群的衍生發展,因為年輕作者們有敏銳的學術發現力和勇猛的創新精神,特別適合在數字經濟法治保障這樣的學術新領域做出學術突破,因此《法學研究》的“青年論壇”將持續辦下去,并爭取越辦越好。陳甦研究員還在致辭中,衷心感謝廈門大學法學院對本次論壇的大力支持。
廈門大學法學院院長宋方青教授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今天我們面臨的法律問題,在類型、性質和復雜程度上,皆不同于傳統經濟時代,這對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多的挑戰和要求。在知識產權、市場競爭、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領域中,如何建立完善的數字經濟規則體系、實現規范之間的協調和銜接;如何規制公共算法,提升數字治理的公平性、合理性;如何創新監管思維,探索數字經濟規制和網絡治理的新路徑、新方法,這些問題對傳統的法律思維方式構成挑戰,而這些挑戰最終需要法律人以自我革命的方式來有效回應。
會議主題研討環節由六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有四位青年學者作主題報告,兩位特邀專家擔任評議人。主題報告人和評議人從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知識產權法、刑法、國際經濟法等多個學科和角度,圍繞會議主題展開深入討論。廈門大學法學院的郭春鎮教授、劉連泰教授、何麗新教授,《法學研究》編輯部的馮玨副主編、李強編輯、張輝編輯分別主持了各單元的報告與評議環節。
在閉幕式上,《法學研究》副主編謝海定編審對會議進行了總結。他希望青年學者多思考、多觀察,沉下心來做學術,避免陷入理想主義的極端和功利考慮的慣習。他表示,《法學研究》將一如既往地關注青年學者的成長,給予青年學者以發表成果的機會。中國法治現狀的循序改善和法治中國偉大目標的實現,需要每一位研究者在法律生活的每一處細節中積極認真地努力。廈門大學法學院郭春鎮教授對《法學研究》編輯部、與會專家學者表達了感謝。他期待并歡迎學界同仁與廈門大學法學院、《廈門大學法律評論》編輯部展開更多形式的學術交流,期待并相信學術研究會在交流、砥礪的過程中不斷進步。
責任編輯:譚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