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中國國際人道法國家委員會與蘭州大學法學院共同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大陸地區紅十字國際人道法模擬法庭競賽落下帷幕,北京大學代表隊奪得冠軍,西南政法大學屈居亞軍,中國政法大學獲得季軍。
這三支隊伍將有資格參加2023年由香港紅十字會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共同舉辦的亞太地區高校間紅十字國際人道法模擬法庭比賽。
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的姜榮柯同學奪得初賽階段最佳檢察官,北京大學的蘇洞宇和魯雨錦獲得初賽階段最佳辯護人,魯雨錦同時榮獲決賽最佳辯手。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主席中國事務個人特使、東亞地區代表處主任柯邱鳴在閉幕致辭中表示:
你們最近幾個月研究的概念,特別是那些關于保護平民、保護自然環境、沖突分類的概念,在現實世界中都不是抽象的,也不僅僅存在于虛構的案例中,相反,它們能提供切實的保護,且已被許多一線和辦公室工作人員、軍隊、外交官和組織所應用和捍衛。無論你們將來成為法官、律師、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代表還是外交官,都會遇到這些關鍵概念,也將會和他人一道,使之變得對武裝沖突受難者更有意義。
國際人道法是限制武裝沖突影響的一系列規則,它保護未參與或不再參與武裝沖突的人,并限制作戰方法和手段。本屆模擬法庭的案例主要涉及國際人道法中有關戰俘待遇、地雷、網絡攻擊、民用物體保護等重點及前沿問題。
中國國際人道法國家委員會2007年成立,旨在促進國際人道法在中國的傳播和實施。中國紅十字會承擔秘書處職責。
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王平對青年在傳承國際人道法方面發揮的作用寄予厚望:
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你們也是國際人道法得以傳承與發展的火種與希望。真誠希望大家志存高遠、胸懷天下、秉持為人類謀福祉,為世界謀和平的人道情懷,讓青春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潮流中閃耀更加絢麗的光彩。
模擬法庭競賽通過虛構的案件,模擬訴訟程序,要求學生提交書狀,并在法官面前進行口頭辯論。競賽要求學生能夠基于案件事實陳述法律意見,并考察學生立論以及說理的能力。
本屆比賽共有來自全國各地60所高校的代表隊參加比賽(其中32支進入線上口頭比賽環節),60余位國內國際專家擔任法官。
蘭州大學副校長沙勇忠教授表示:
國際人道法模擬法庭比賽是創新法治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本次比賽提供給青年學子一個思想碰撞、法律交鋒的國際平臺,極大地提高了參賽選手對國際人道法及國際法的認識和理解。本次比賽不僅是一次深入的學術交流活動,更為國際法的蓬勃發展訓練和鍛造了后備力量,是法治精神的具體呈現。
蘭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2017年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是中國西部地區國家人才培養的重鎮。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成立于1863年,在世界各地努力為受沖突和武裝暴力影響的人提供援助,并積極推廣保護戰爭受難者的法律。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一項核心工作是推廣和促進對國際人道法與普遍人道原則的傳播和理解,在國際人道法實踐教學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自2007年以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已與國內多所知名高校合作舉辦了國際人道法模擬法庭競賽,進一步推動將國際人道法納入高校課程,培養學生對國際人道法的興趣。
完整獲獎名單如下:
獲勝隊伍
冠軍:北京大學
亞軍:西南政法大學
季軍:中國政法大學
第四名: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
最佳辯手
初賽最佳檢察官:姜榮柯,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
初賽最佳辯護人:蘇洞宇, 北京大學 魯雨錦,北京大學
初賽最佳檢察官第二名:姚心怡,南京大學
初賽最佳辯護人第二名:鐘行,山東大學
決賽最佳辯手:魯雨錦,北京大學
最佳書狀
控方最佳書狀:
第一名:新疆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吉林大學
第二名: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大學
辯方最佳書狀:
第一名:澳門科技大學、暨南大學
第二名: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
一等獎 (共8支隊伍,排名從高到低)
北京大學
南京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吉林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
蘇州大學
二等獎 (共10支隊伍,排名從高到低)
上海政法學院
山東大學
廣州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西北政法大學
南開大學
外交學院
同濟大學
三等獎 (共14支隊伍,排名從高到低)
蘭州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深圳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湘潭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復旦大學
新疆大學
山東大學(威海)
澳門科技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寧波大學
延邊大學
暨南大學
責任編輯:譚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