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清華大學法學院消息,清華大學法學院與清華大學智能法治研究院將于2021年9月25日-26日舉辦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系列智庫論壇暨第四屆計算法學國際論壇:數據治理與法律科技。誠摯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及研究生投稿參會。
本論壇為清華大學法學院“計算法學”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促進法治化和信息化的雙向賦能,清華大學法學院于2017年開啟“計算法學”學科建設項目,并在2018年成立跨學科的清華大學智能法治研究院(點擊查看更多內容),以促進法學與計算科學交叉領域的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
我們倡導的計算法學是法學與計算科學交叉形成的新學科,是基于計算的對象、方法及能力等方面的差異而產生的不同法律問題以及與法律相關的技術問題,從而融入計算思維研究法律問題,利用計算方法開展法律數據分析,以及結合計算技術研究法律科技的一門學科。
為了在計算法學發展過程中搭建國際化的學術交流平臺,清華大學自2018年開始連續舉辦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點擊查看更多內容)計算法學國際論壇,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嘉賓參會,已成為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國際化學術論壇。現就第四屆論壇的相關信息通知如下:
一、會議主辦方及支持方
會議主辦方:清華大學法學院、清華大學智能法治研究院
會議支持方:《清華法學》《Tsinghua China Law Review》等
二、會議主題
第四屆計算法學論壇以“數據治理與法律科技”為主題,分為主論壇與分論壇兩大板塊,征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議題:
主論壇:數據治理與法律科技
1.信息技術與傳統法秩序的變革
2.計算機及信息技術與法學方法的新進展
3.比較法視角下大數據治理模式創新及發展路徑
4.安全視角下的大數據治理與合規應對
5.數據流動與個人信息保護之間的平衡
6.數據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
7.科技公司之數據合規治理
8.網絡數據爬取的法律問題研究
分論壇 (一) :個人信息保護與利用
1.信息與數據的概念區分與聯系
2.數據要素化背景下的個人信息保護與利用
3.個人信息保護與合同法的體系融合
4.個人信息處理的合法性基礎
5.信息主體的權利體系
6.信息處理者的安全義務
7.信息處理者的法律責任
8.個人信息保護典型案例研究
分論壇 (二) :數據資產與數據流通
1.數據交易市場構建
2.數據確權的技術與規則
3.企業數據共享規則
4.政務數據開放規則
5.數據資源稅收制度
6.數據利用的反壟斷
7.數據資產管理與安全流通
8.數據開發利用典型案例分析
分論壇 (三) :智能合約與數字貨幣
1.智能合約與法治模式轉型
2.智能合約與可計算法律理論
3.智能合約對傳統私法的影響
4.數字貨幣制度與流通監管
5.合同法視角下的智能合約
6.智能合約與企業合規管理
7.智能合約的設計與應用場景
8.區塊鏈在國際貿易中應用場景和法律問題
分論壇 (四) :法律自然語言的計算機處理
1.法律自然語言處理任務定義與應用
2.法律數據標注與數據集構建方法
3.探索文本分類在法律領域的使用
4.法律知識圖譜構建
5.法律信息檢索技術與類案推薦
6.法律文件的文本摘要
7.人工智能介入司法領域路徑分析
8.深度神經網絡在法律檢索中的應用
9.自動判決預測:法律問答系統與機器學習
三、會議時間與舉辦方式
時間:2021年9月25日至26日
舉辦方式:線上線下相結合
線下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清華大學法律圖書館
(根據疫情防控以及9月具體情況,會議方式可能相應調整)
四、論文提交
本次會議除了特邀嘉賓,所有參會者均需提交論文。論文僅限于尚未發表的原創作品,語言可使用中文、英文。優秀論文將被推薦給《清華法學》《Tsinghua China Law Review》。申請參會者請于2021年7月23日之前提交論文摘要及參會回執(參會回執請通過“閱讀原文”下載獲取),于2021年8月31日之前向會務組提交論文終稿。
會務組收稿及聯絡郵箱:computational_law@tsinghua.edu.cn。
為便于匯編,參會論文請參照如下規范:
1.論文首頁請用腳注寫明作者姓名、所在單位、職稱、電子郵件、聯系電話等。
2.中文論文主標題統一為小二宋體,論文正文統一使用小四號宋體。
3.全文不區分注釋與參考文獻;均以word方式每頁自動生成腳注,每頁重新編號;同一文獻多次引用時請均使用全稱,無需參引或作任何簡稱處理。
4.中文論文具體格式請參考http://qhfx.tsinghua.edu.cn相關規范,英文論文請按照相應學術規范并保持格式統一。
五、會議費用
本次會議不收取任何費用。論文錄用為發言嘉賓的,由會議主辦方承擔相關交通費用和會議期間的食宿。其他參會嘉賓的往返交通和住宿費用自理,會議主辦方負責安排會議期間的餐飲,可代為預訂住宿。根據疫情防控工作以及9月具體情況,如有變動將另行通知。
清華大學法學院
清華大學智能法治研究院
2021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