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消息,2021年6月27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華誕之際,第四屆“黨內法規基本理論與體系化建設”學術研討會通過騰訊會議平臺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黨內法規研究中心(基地)、政府改革與法治建設研究院主辦,華南師范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新時代法治廣東建設研究中心協辦。來自中央黨校、中共北京市委黨校、中共廣東省委黨校、中共福建省委黨校、中山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黑龍江大學、海南大學、暨南大學、深圳大學、廣州大學等單位的50余位專家學者參與研討。廣東省法學會代表到會表示祝賀并發表致辭。
開幕式由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楊曉生教授主持。華南師范大學社科處處長、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張宏寶、廣東省法學會黨組成員、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張軍先后致辭。
張宏寶處長在致辭中表示,在迎接建黨100周年之際,召開本次研討會對深化黨內法規基本理論研究,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具有重要意義。他期待通過不同領域專家學者的深入研究和探討,能對黨內法規的基本問題有更清晰的認識,能為中央和地方黨委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提供智力支持。
張軍副會長代表廣東省法學會對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所有來賓表示誠摯問候。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制度治黨、依規治黨,把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長遠之策、根本之舉,作為事關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任務擺在突出位置部署推進,取得突出成就。本次會議緊緊圍繞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全面依法治國精神,聚焦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理論建設,給大家提供了一次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機會。
第一單元的主題為“習近平法治思想與黨內法規基本理論研究”,由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院長張永忠教授、黑龍江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胡東教授主持。
山東大學肖金明教授以《依規治黨思想在習近平法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為題進行報告。他認為黨內法規的理論體系、制度體系和實踐體系構成完整的黨內法規體系。黨內法規理論體系中的核心內容是習近平法治思想中關于黨內法規建設、依規管黨治黨的重要論述。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建設中要實現黨的領導全覆蓋。依規治黨思想在實踐方面的提升也體現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體系中。
華東政法大學章志遠教授以《黨內法規體系形成后時代的發展任務》為題進行報告。在報告中,他介紹了黨內法規體系形成后的時代背景下,黨內法規體系的健全、實施的激活、保障的強化等內容。他認為黨內法規體系健全的標準包括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整、運行有效,其中要特別重視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在黨內法規實施的激活上,要在全社會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要加強黨內法規公開的力度、要落實執行的主體責任。強化黨內法規實施保障的關鍵在人,要加強黨內法規工作隊伍建設。
中央黨校王勇教授以《黨內法規的屬性與百年發展》為題進行報告。他認為黨內法規具有政治屬性和制度屬性,黨內法規的政治屬性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由于黨內法規屬于執政黨的制度,因而其制度屬性超越了一般社會組織的制度性。政治建設和制度建設貫穿于中國共產黨百年發展過程中,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內容,黨的十八大之后,黨內法規的政治建設和制度建設取得新成就。黨內法規建設要堅持政治屬性和制度屬性并重,要融入國家治理體系。
中共北京市委黨校金國坤教授以《論習近平法治思想對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的深化》為題進行報告。他認為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在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處理法治與人治的關系、把依法治國作為治國的基本方略、把依法執政作為基本執政方式、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等五大方面有重大發展。習近平法治思想拓展了依法執政的科學內涵,強調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的有機統一,要推動黨的領導全面入法以強化黨的領導。
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陳金龍教授以《中國共產黨百年領導制度的演進》為題進行報告。他介紹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中國成立后前三十年、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等不同歷史時期黨的集中領導制度。回顧一百年來黨的集中領導制度演進歷程,他認為黨的集中領導制度既保持了制度的穩定性又能與時俱進、既重視制度的制定更重視制度的執行、實現了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的統一。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秦奧蕾教授以《全面依法治國框架下黨內法規功能面向、內容與問題》為題進行報告。秦教授以全面依法治國戰略與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相關的四個面向為主旨,結合立法與立規的實踐闡述了觀點:第一,以黨內法規區別于國家法律的制度形式承載和實現黨的領導的制度化、法治化,使國家法律具有相對獨立的法制統一性功能;第二,圍繞“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社會、法治政府一體建設”的要求,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應統籌推進、統而不同、協調銜接;第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繼續推進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優化與完善;第四、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隊伍也包括建設黨內法規專業隊伍。
暨南大學法學院高軒教授以《建黨百年與黨內法規體系化建設》為題進行報告。他以新中國成立為屆梳理了黨內法規體系化建設的歷史脈絡。新中國成立前黨內法規體系化建設的中心集中在加強黨的領導、完善黨的紀律和細化黨的組織領導結構上,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黨內法規建設圍繞社會主義建設這一使命,改革開放后黨內法規建設不在局限于短期政治任務,而是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作為目標。建黨百年黨內法規體系化建設始終以黨的歷史使命為中心。
廣州大學法學院蔣銀華教授在題為《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創新依規治黨理論》為題的報告中指出習近平法治思想中依法執政理論貫穿始終,依法執政理論既是堅持黨的領導的細化與延伸,也是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的交匯點,還關切到全面從嚴治黨。他從習近平法治思想中依法執政理論切入,探討了其對依規治黨、政黨法治、黨的領導法治化的意義。
西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管華教授、北京電子科技學院陳鑫老師、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王濤教授、廣州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法制研究中心王凌光研究員、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院長助理陳尚龍等與談人圍繞黨內法規的公開、依法執政的科學內涵、黨內法規的屬性、法治建設要抓住關鍵少數、黨內法規研究的跨學科性、習近平法治思想與營商環境、黨的領導制度等方面展開與談。
第二單元的主題為“建黨百年與黨內法規體系化建設”,由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孔繁華教授、伍勁松教授主持。
中山大學法學院高秦偉教授以《黨內法規體系化建設的演進與反思》為題進行報告。高教授對黨內法規體系化建設進行了階段性總結,重點闡述了從黨內法規體系的概念、黨內法規體系演進過程及其體系化等內容。高教授提出黨內法規這一概念在革命時期出現,十八大以來黨內法規體系化格局基本形成,表現為以黨章為核心、黨的組織法規制度、黨的領導法規制度、黨的自身建設制度、黨的監督保障制度的四部分。高教授認為黨內法規體系化建設過程中需要處理好黨內法規與國法的關系、黨內法規和其他社會規范的關系、以及黨內法規自身的問題。
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薛剛凌教授以《論黨內法規的幾個基本問題》為題進行報告。薛教授認為黨內法規的體系化建設需要對一些基本問題進行研究,包括黨內法規定的性質、黨內法規納入國家法治體系的合理性和正當性理由、黨內法規在國家法治體系中處于何種位置、如何實現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的整體建構等。薛教授認為黨內法規具有公法屬性,會對國家治理產生重大影響。我國整體性國家治理模式決定了需要建立強大而有能力的執政黨,需要依規治黨。黨內法規主要調整政治領域,涉及黨的執政領導和黨的建設。建議通過立法將堅持共產黨領導的憲法規定具體化,以實現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的全面對接,推動國家法治的整體性建設。
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喬亞南教授以《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的歷史生成與時代內涵》為題進行報告。他提出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對黨規黨法進行論述時區分了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實踐證明了黨內法規存在的必要性。黨內法規具有特殊的良法內涵,其價值內涵包括政治性、人民性、民主性、實踐性、法治性、規范性等內容。
深圳大學法學院葉海波教授以《習近平法治思想中的黨章憲法關系命題》為題進行報告。他從政治命題、歷史命題、制度命題和實踐命題四個方面分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中黨章與憲法的關系。在政治命題上,“憲法至上、黨章為本”從實質和形式層面回答了黨章與憲法的關系;歷史命題上,黨章引領著憲法發展,這具有正當性、合法性;制度命題上,黨章與憲法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實踐命題上,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法律,同時黨自身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
海南大學譚波教授以《百年黨規的歷程與經驗——兼論主體擴容下黨規制定的“守與破”》為題進行報告。他提出在黨規制定主體擴容背景下,“市級立規”建設還存在“守與破”的實踐問題。為規范主體擴容下黨內法規的制定,仍需從供給之維、前置之維和后置之維予以規范,要注重從制度端與人才端、權限端與主體端、解釋端與審查端發力。
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馬聰副教授以《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基層組織的建設及其功能探討》為題進行報告。她介紹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等歷史時期基層組織的建設情況,并對基層組織建設發展的特點和基層組織作用的動力來源進行分析。
中共國家稅務總局黨校宋龍飛以《黨政機關合署辦公概念探析》為題進行報告。他提出黨政機關合署辦公很早便在不同領域實施,實踐中黨政機關合署辦公存在“一套機構、兩塊牌子”、“大部門式”以及“辦公場所共享式”等不同解釋范式。但合署辦公解釋范式存在難以解釋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實際情況、與設置黨政合署辦公機關的政策初衷不符、與加強黨的領導的整體要求不相匹配等問題。他認為基于黨政機關“雙合”設置所發揮的功能和所要達成的目標考量角度對黨政機關“合署辦公”進行功能化改造。
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特聘副研究員張國慶以《論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銜接協調問題與實現路徑》為題進行報告。他圍繞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銜接的緣由、具體領域和實現路徑等展開介紹。他認為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銜接協調與黨內法規的規范屬性密切相關,根本原因在于中國共產黨的身份屬性。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銜接協調的領域包括黨和國家的重大政策決策、公權力的具體運行、社會自治等領域。實現路徑上,要遵循黨的領導、尊重和保障人權、法律保留等原則,要加強黨內法規的體系化建設、注重黨內法規“法典化”,要建立健全完備的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銜接的運行機制等。
廣州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法制研究中心王軒研究員、首都醫科大學醫學人文學院喬寧老師、江西師范大學王裕根副教授、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特聘研究員覃慧、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特聘副研究員馬顏昕、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許順福老師和碩士研究生韓辰等與談人圍繞黨內法規內部關系和外部關系、公共衛生法治理論、黨內法規本體論和發展論、黨內法規制定、黨內法規的研究方法、執政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方式對一國經濟發展的影響、黨內法規制度的執行力等方面展開與談。
閉幕式由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王濤教授主持。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崔卓蘭教授作了精彩總結,她指出經過這些年的努力,黨內法規的研究更加系統、更加完備,研究領域更加寬廣、問題更加聚焦、舉措更有操作性。最后,她對各位專家學者參加第四屆“黨內法規基本理論與體系化建設”學術研討會表示衷心感謝,并祝愿黨內法規研究一年更比一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