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消息,2021年6月10日下午,大連海事大學海洋法治與文化研究院在大連海事大學湖畔書屋成功舉辦了“日本福島核污水排海的國際法應對——國際治理的路徑與選擇研討會”。這是研究院就同一議題召開的第三次會議。會議采取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的方式。
大連海事大學人文社科研究院(航運發展研究院)院長、海洋法治與文化研究院副院長李肇坤,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院長、海洋法治與文化研究院副院長初北平教授,大連海事大學海洋法治與文化研究院首席專家高之國教授、鄒克淵教授,特聘知名學者王瀚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院長朱利江教授,大連海事大學黃渤海研究院執行院長張晏瑲教授,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海商法系主任朱作賢教授,大連海事大學海洋法治與文化研究院海南分院秘書長王克宏,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郁志榮教授,中國海事政策法規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陳鵬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東亞海洋政策項目負責人鄭志華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劉洋博士,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講師、中國海洋大學極地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奕彤博士,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講師、海洋法治與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員劉晨虹博士,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外籍講師張修齊博士及部分碩博士研究生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分別由初北平教授和朱作賢教授主持。
開幕式階段,李肇坤院長首先介紹了近年來學校對高端智庫建設給予的大力支持以及智庫取得的豐碩成果,并對智庫未來的研究工作予以展望。
會議研討階段,與會專家在前一階段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先后就本次事件所體現的國際海洋治理缺陷、日本排放行為利益攸關方界定及救濟、全球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引、相關國際公約和國際組織銜接協調、國際海洋治理以及國際環境治理碎片化的解決路徑、法律與科學的良好互動等問題作了匯報。通過彼此觀點的交流與碰撞,研討的重點最終聚焦在核污水排海事件未來應對措施和預防機制構建上。高之國教授從本次事件的直接影響和國際政治經濟關系的角度出發,結合最新國際法判例,指出本次事件本質上是國際海洋治理問題,未來應從多維度跟進和追蹤該事件最新進展,不斷探尋國際海洋治理的路徑與方式。
本次研討會建立在智庫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日本核污水排海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剖析,彰顯了求實嚴謹的治學態度、深重的社會責任感以從實際問題出發為國家建言獻策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