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津大學法學院消息,2021年6月11日,天津市法學會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分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21年學術年會在天津大學舉行,本次會議由天津市法學會環境與資源法分會、天津大學法學院、天津大學中國綠色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天津市法學會黨組書記、專職副會長于浩明,天津市海事法院研究室主任鄭長偉,天津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一處副處長趙新,天津市司法局法律法規研究處副處長辛蕊,天津市律師協會副會長牛同栩,天津市人民檢察院一級檢察官楊寬,天津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四級高級法官左楠;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徐祥民,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史學瀛,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申進忠、劉芳,天津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朱沛智,中國民航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朝梁,天津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潘曉濱,天津工業大學法學院宋佳寧,南開大學法學院劉安翠,天津工業大學法學院羅冠男,天津師范大學法學院馮汝,天津科技大學文法學院趙寧,河北工業大學文法學院宋梅;天津大學副校長王樹新,法學院院長孫佑海,法學院黨委書記楊歡,法學院何悅教授、王建學教授、王小鋼教授、楊雅婷副教授、董妍副教授、田亦堯副教授、王蕾凡副教授、田源副教授、陳學敏老師等出席會議。
孫佑海會長做了分會工作匯報。環資法分會自2016年成立以來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貫徹落實法治理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積極參加市法學會組織的各項活動。科學制定每年的工作規劃,為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持續發力。二是基本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形成了科學的工作機制。三是搭建學術平臺,推動學術研討活動的廣泛開展。五年里,分會圍繞國家和地區的環境與社會發展問題,成功舉辦多次研討會、座談會和論壇,形成多項成果和建議,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四是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學術成果服務法治實踐。多項研究報告獲得正國級、副國級和省部級領導批示。成員還積極參與立法活動,探討環境法典編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積極推動《反食品浪費法》出臺。五是持續推動法治宣傳,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分會成員的學術理論成果發表在國內核心期刊、重要媒體平臺上,同時還通過媒體平臺對中央重大決定、重要法律法規及政策進行解讀,提升公眾對于我國法治建設的認識。會員積極參加天津市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并成為青年志愿者講師團成員,為法治機關和部門普及最新法律動態,傳遞理論前沿信息。分會被市法學會評為“優秀研究會”。
會員代表大會階段由史學瀛主持。全體會員選舉出了分會新一屆理事、常務理事、會長、副會長、秘書長。
新任會長孫佑海介紹了未來五年分會未來的工作構想。一是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和健康權益法律問題的理論與實踐相關研究。二是進一步完善分會的組織機構建設,不僅要吸納高校和社會組織機構中的優秀研究人員,也要給予廣大學生群體學習研究的機會,將學術研究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促進高質量學術研究成果的發表。三是進一步建設學術交流平臺,加強國際戰略合作與交流,促進國際前沿理論和比較法相關研究。四是進一步整合高校出版資源,開展系列征文活動,推動學術成果研究。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實現“雙碳”目標、應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環境損害賠償司法鑒定等重大環境法治問題,積極發表學術成果,為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工作建言獻策。
于浩明書記致辭。他首先肯定了環資法分會過去五年間的各項成績,同時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當前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關鍵時期,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需求日益增長。希望環資法分會在今后的工作中,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檢驗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重要標尺。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突出自身學科特色,找準工作的結合點、著力點,深化學習研究,加大執法力度,弘揚法治精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王樹新副校長致辭。他指出,本次會議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為指引,緊密圍繞雙碳目標與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深入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和人類健康權益相關法律問題,旨在為我國如期實現雙碳目標與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貢獻力量。希望天津大學法學院利用此次研討會的機會,進一步加強與天津市環境法學界各位同仁的交流合作,共同為天津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事業邁上新臺階作出應有的貢獻。
此次年會舉辦了征文活動,社會各界踴躍投稿,共收到論文數十篇。分會邀請了來自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專家,共同對論文進行了評議。評選出一等獎論文兩篇;二等獎論文五篇;三等獎論文七篇;優秀獎若干。于浩明、王樹新、徐祥民、牛同栩、楊歡、史學瀛、王小鋼等為征文獲獎者頒發獲獎證書。
學術研討會階段由王小鋼主持。徐祥民、孫佑海、史學瀛、田亦堯、潘曉濱、天津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楊帆等圍繞“習近平環境保護優先思想”“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氣候變化法與碳排放交易機制”“國土空間規劃立法中雙碳目標的制度設計”“天津市促進碳達峰碳中和地方立法”等進行了主題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