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法學會互聯網金融法治研究會近日在京舉辦“區塊鏈應用法律研究”學術研討會。40余位從事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數字經濟法治研究學者、法律實務專家,從事區塊鏈法律應用和監管科技的專家參加研討。專家認為,要依法規范和發展數字經濟,健全數字規則與數據法治,建立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法律治理的長效機制,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開展金融創新。
北京市法學會互聯網金融法治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同時舉行,會長張柔桑在工作報告中回顧了一年來的工作,提出明年的主要任務,強調要積極回應社會期待,著眼于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謀劃開展學術研究。
研討會上多位專家進行主題發言,提出具有現實針對性的法治建議。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管曉峰呼吁,金融領域和金融行為回歸常識、健康發展,要鼓勵人們誠信勞動去賺錢,而不是鼓勵用杠桿去賺錢,要因勢利導反壟斷、反資本無序擴張;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黃震提出,央行發行數字人民幣需重視對法律體系的再造,要盡快推動人民銀行法和人民幣管理條例的修訂、對數字貨幣法償性通過條文加以明確、解決好支付中的法律配套問題等。與會專家學者還分別就區塊鏈技術賦能公證存證、建立線上“公證+執行”非訴解決機制、數字貨幣投資情景下的新型犯罪、慈善捐贈領域的區塊鏈應用模式和監管科技的實踐應用等問題進行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