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檢察日報社聯合主辦,湖州市檢察院承辦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研討會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來自各省市檢察機關的代表、專家學者圍繞“生態檢察理念和模式”“公益訴訟理念”“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的制度機制”等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會議指出,公益訴訟檢察制度全面實施三年多來,全國各級檢察機關扎實開展各項工作,絕大多數省份出臺了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辦案制度機制建設取得了巨大進展,各級地方黨委人大政府、各級行政機關的職能部門、相關法院、監委等對這項工作的支持度和認可度也逐年提高。目前公益訴訟檢察制度的相關理論支撐還相對薄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研究力度,積極建言獻策。一是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拓展生態檢察的理論與實踐探索。二是以“四大檢察”融合發展開創生態檢察工作新局面。三是以辦案為抓手提升生態檢察工作質效。
會議認為,一要認清生態文明建設的形勢和任務。目前我國資源的開發程度、生態系統的破壞程度、城鄉環境受到的污染程度等情勢都是嚴峻的,生態環境保護與破壞性發展的矛盾,是掣肘生態建設的根本問題。二要準確把握“生態檢察”的概念。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司法制度的保障,檢察機關要貫徹生態文明思想,聚焦“美麗中國”“健康中國”“法治中國”戰略,立足法律監督職能定位,充分發揮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效能,有效保護生態權利,進而實現生態福祉的全民共享。三要探索生態環境的整體性治理路徑。當前,檢察機關參與生態環境及生態文明保護,要注重在“四大檢察”融合發展的背景下探索生態治理的新范式。本次論壇交流只是一個契機,生態檢察的創新發展仍然需要各級檢察機關繼續奮斗,不斷在實踐中取得新進展,在理論上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