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華東政法大學與律新社聯合主辦,“互聯網+法律”大數據平臺承辦的第四屆新興法律服務產業高峰論壇在上海浦東召開。論壇聚焦“區塊鏈”,以“重塑價值鏈接 創新數字法治”為主題,探討新技術與新模式對法律服務業及社會治理法治化的影響。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長羅培新,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陳晶瑩,上海國際仲裁中心副主任、秘書長馬屹,上海市律師協會會長季諾,上海市仲裁協會會長俞衛鋒等出席論壇并致辭。
羅培新強調,應從端正價值判斷的角度探討社會應如何應對新興技術帶來的變革。社會正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一個基礎性價值,實現社會正義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性問題。如果新興技術沒有被賦予價值判斷,那技術的運用只會是脫韁野馬。羅培新倡議,廣大律師應當對技術保持敬畏、審慎、中立的判斷。
陳晶瑩認為,法律與科技的結合成就了新興法律服務業,革新了法律服務業形式。從去年開始,中央不斷為法律服務業給出新的指示方向,因此深度研究思考如何創新服務模式、開拓新興法律服務市場、創新社會治理體系已是箭在弦上。此次論壇議題是對當下問題的最好論證,華東政法大學希望能建設出一個高水平“互聯網+法律”大數據平臺機構,借助互聯網科技更好發揮平臺優勢。
馬屹指出,中國律師業日益強調“國際化”。無論是在現實中還是在本次論壇上,智能合約、法律機器人、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都已上路,并且在不斷深化。為此,他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一是探尋法律服務業的未來方向,比謀求當下的地位更重要。二是仲裁會更適合解決與區塊鏈技術相關的法律爭議。他希望,未來法律人可以共同探索包括區塊鏈在內的科技如何使仲裁更好地解決爭議。
季諾從律師、律所角度出發,提出在新技術、新模式、新生態賦能行業的情況下應如何應對。他認為,律師既是技術的使用者,更應是反思者、平衡者、創造者,讓資本先去擁抱技術創新,之后律師再作取舍和平衡。同時,季諾透露,新一屆上海律協已準備聘請十位數字化專家作為律協未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參考團隊。
會上,華東政法大學“互聯網+法律”大數據平臺發布《2019中國新興法律服務業發展報告》。報告內容涵蓋法律科技以及傳統法律服務支持產業內各個創新領域發展狀況,呈現國內外新興法律服務企業融資布局創新情況,探析行業內各企業面臨的困境并提出新的優化路徑。
華東政法大學“互聯網+法律”大數據平臺常務副主任童瀟以新興法律服務業整體現狀與未來展望為中心,分六個板塊對《報告》展開詳細分析。童瀟指出,新興法律服務業順應時代需求,內容覆蓋法律品牌服務、法律培訓、訴訟融投等各個方面,為法律服務提供全方位的助力。同時他強調,當今新興法律服務業逐步進入整合階段,法律科技產品的研發將更加地貼合市場需求、迎合用戶需要,因此法律服務差異化定制將成為法律機構的競爭新優勢。
在上午的主論壇討論中,國內“區塊鏈+商業”頂級專家、“區塊鏈+法律”領域創新專家、區塊鏈法律研究專家紛紛發表精彩演講。中國區塊鏈創業指導專家、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創業管理實踐教授龔焱分享了“公司制的黃昏:區塊鏈如何重構商業世界?”主題演說;北京互聯網法院副院長佘貴清分享關于“區塊鏈技術助力網絡空間治理的探索與實踐”一些思考;e簽寶高級法律科技專家蔣璐明就“電子合同如何賦能企業法務信息化”進行經驗交流;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存證溯源部產品總監李晨熙發表“中國區塊鏈司法應用現狀及趨勢”主題演講。
圓桌論壇上,馬屹、季諾、俞衛鋒,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總法律顧問、數據保護官郭俊秀,上海市破產管理人協會副會長郝朝暉,大成律師事務所中國區管委會主任馬江濤圍繞“爭議解決數字時代的機遇與挑戰”展開探討,分享了獨到見解。論壇由律新社CEO王鳳梅擔任主持。
下午,四個不同主題的分論壇討論陸續展開。杭州互聯網公證處主任徐小蔚,上海公證協會副會長、上海市徐匯公證處主任潘浩,上海法和科技創始人李磊,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人工智能與變革管理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開源工業PaaS協會秘書長張國鋒圍繞“區塊鏈+法律:用技術銘刻公平與正義”展開深入探討。瀛和律師機構創始合伙人董冬冬主持圓桌對話。
擎盾數據總經理、首席運營官梁雁圓,騰訊智慧政法合作部總監翁匯揚,杭州識度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小強,上海政法學院人工智能法學院院長楊華圍繞“數字法治引領智慧公共法律服務”進行了交流互動。華東政法大學“互聯網+法律”大數據平臺副主任王勇教授主持圓桌對話。
上海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龐景,曉法科技聯合創始人、CTO裘遂亮,賽尼爾法務智庫總裁葉小忠,安盾網創始人、資深知識產權專家、中國反侵權假冒創新聯盟常務副理事長艾勇圍繞“企業數字化轉型與合規創新”進行了頭腦風暴。本場分論壇圓桌對話由上海國際仲裁中心副秘書長王唯駿主持。
法蟬CEO張智鑫,路漫律師品牌機構總經理陳士林,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業務總指導、元甲模式創始者、資深培訓師黃維領,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主任王小軍,上海必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偉,瀛和律師機構創始人孫在辰圍繞““中臺模式”能否推動律所高質量發展”主題展開了圓桌對話,法律先生創始人彭帥擔任主持。
近年來,華東政法大學在“互聯網+大數據”研究領域通過發布報告、主辦論壇、開發產品等方式,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定影響力。希望能夠抓住發展機遇,立足于華政優質、厚實和持續的法學資源,并適當整合社會有關力量和資源,為社會各界,尤其是從法治建設和法律服務“需求側”和“供給側”兩個方位提供全面、及時、便捷、高效的優質服務,讓法學服務于經濟轉型升級、服務于科技創新、服務于法治中國建設。
本次論壇由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市企業法律顧問協會、瀛和律師機構、中國新興法律服務業聯合體聯合主辦,上海市仲裁協會、上海市破產管理人協會、上海市法治研究會、上海市徐匯公證處等機構單位協辦。來自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法治保障共同體、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國際仲裁中心,上海市律師協會,上海市破產管理人協會,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陜西瀛久律師事務所,大成律師事務所等和我校代表近250人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