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三位一體”建設,即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是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對法治建設所提出的新目標和新任務,表明黨對治國理政的規律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對依法治國進行整體規劃、系統安排,符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思想。
兩個“三位一體”建設是國家治理理念的重要轉變,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法治國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途徑。在全面落實依法治國的戰略中,有效推進兩個“三位一體”建設,應重點處理好三方面的關系。
第一,要處理好黨的領導和法治建設之間的關系。黨和法治的關系是法治建設的核心問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三統一”、“四善于”,并作出了系統部署!叭灰惑w”建設中,依法執政是關鍵,意味著執政黨要將其一切活動納入法治的軌道,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按照法定程序、在法定范圍內活動,并接受法律的監督。黨的政策、方針必須通過政府來落實和實現,但這不意味著要實現黨政不分、以黨代政。因此,如何有效厘清黨和政府之間的關系,實現黨和政府關系的法治化,也是全面推進法治建設能否成功的關鍵。
第二,要處理好政府和社會之間的關系。長期以來,我們在社會治理方面采取的是傳統的管理模式,強調政府對社會的管理,缺乏政府和社會之間的良性溝通和互動,社會自治空間不足,從而不利于發揮社會主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狀況,必須從管理向治理轉化,強調政府和社會的互動、合作和協調,培育民間力量參與社會治理,在治理方式上要注重治理主體之間的平等交流和協商對話,從而形成社會共治的良性機制。
此外,處理好政府和社會之間關系的另一個重要層面,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系。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已經指出,要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在制定負面清單基礎上,各類市場主體可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領域。據此,我國在市場主體的準入方面,將以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作為改革的突破口,并以此作為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在負面清單模式下,對市場主體而言,“法不禁止即自由”,而對政府而言,則實行“法無授權不可為”、“法無授權即禁止”。這必將充分釋放市場活力,培育經濟領域的社會自治,形成自生的良好的市場運行機制。但是,僅在市場經濟領域確立負面清單模式還是不夠的,必須從將公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的指導思想出發,明確政府職權法定原則,確立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明確政府和市場之間的功能邊界,形成政府和社會之間的良性互動。
第三,穩妥處理公權和私權之間的關系,這也是“三位一體”建設的核心。十八大強調,要“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人民的合法權利的落實,是法治建設的重要目標,不能充分保障人民權利的法治,不是合格的法治。在維穩中,應該正確面對人民的權利訴求,不要把正當的權利主張看作不穩定因素,而是要依法正確引導權利的表達和權利的落實,維穩是手段或任務,維權是根本或目標。人民權利得到充分保障,社會自然安定繁榮。因此,有效推進兩個“三位一體”建設,強調從整體上推進依法治國方略,應當妥當處理好公權與私權之間的關系。
有效推進兩個“三位一體”建設,不僅需要靠政府有效地組織和自上而下地推動,而且需要培育法治的社會基礎,形成法治的良好氛圍和社會根基。法治建設必須扎根于社會生活,法治建設必須培育良好的社會基礎。這也要求重視自下而上的法治生成機制,尊重社會的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完善的規律,將社會的自身秩序予以法治化,形成兩個“三位一體”建設的有效互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部署的實現。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