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檢察官客觀義務:理想與現實之間
發布日期:2014-10-22  來源:《檢察日報》2014-10-16  作者:龍宗智

檢察官作為現代國家刑罰制度中的基本角色,是達成國家刑罰權的要求與維系正當程序的需要交合之下的產物。在國家刑事法體制中,他所擁有的檢控乃至偵查權力,使任何公民都可能成為刑事追訴的對象。對這種權力的警惕和擔心使“客觀義務”這類話題成為社會的關注點,對檢察官這一義務的主張和強調似也具有某種天然的正當性。

在大陸法系尤其是德國,檢察官作為“護法者”角色定位,使“客觀義務”成為不可缺少的制度性隨附。在英美法系尤其是美國,檢察官幾乎不受限制的自由裁量權,則使“尋求公正”(to seek justice or to do justice)的責任,即美國法中的“客觀義務”,也成為重要的法概念。在我國檢察制度之下,“客觀義務”既可以為檢察權包括法律監督權提供一種正當化依據,用以回答人們“誰來監督監督者”的疑問,又可以因其隱含的制度符號(超越性的司法官地位、居高臨下的訴訟關照等),滿足檢察官的某種優越感。但是,法治觀念、權利意識以及對安全感的需求日漸提升的社會公眾,希望檢察官擁有的主動性和壓制性權力受到約束,“客觀義務”正契合了社會公眾的愿望。因此,“檢察官客觀義務”在當今中國的法律語言中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在理論研究中頗受關注,已經產生了不少研究成果,而且在實踐中、在法庭上、在其他涉及檢察權運用的場合,也常被提及。誠然,如《檢察官客觀義務論》中研究指出的,由于角色沖突、體制限制等因素,如同國外的實踐,社會期許與現實圖景還有一定差距。

《檢察官客觀義務論》一書對檢察官客觀義務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了梳理,寫作中注意了幾點:一是注意較為系統地比較研究。尤其是對歷來欠缺的英美法中的客觀義務問題,搜集第一手資料作了較為全面的評介。二是注意理論分析的深度與新意。包括提出并分析客觀義務的具體內容、法理根據和基本矛盾,系統探討“客觀義務”所涉及的檢察權運用諸問題。同時,對公訴等相關問題也提出一些新的分析意見。三是關注檢察實務,注意理論研究的實踐性品格。

該書基于對我國檢察制度及其運作的長期研究與實務觀察,剖析了司法實踐中涉及檢察官客觀義務的主要問題。其中既有在履行客觀取證、中立審查、追求公正判決、定罪救濟、訴訟關照,以及正當程序維護責任等方面的具體問題,也包括辦案機制與方式、職業倫理、績效考核等涉及檢察權運行機制和運行條件,并對客觀義務形成基本制約的重要問題。在肯定檢察官對客觀義務的尊重,包括高度評價胥敬祥案辦理、浙江“張高平叔侄”案昭雪等案件中檢察官的作用外,也時有針砭現實弊端之言說。如偵查取證中的致罪偏向及不適當地采用威脅、欺騙、指供等取證方法,公訴權運用中的片面性與缺乏節制,大要案辦理中的程序虛置,外部、內部權力要素對客觀義務的妨礙,司法倫理的缺失,檢察權運行機制的弊端,以及績效考核制度對客觀義務的不良影響等。直面現實,意在推動客觀義務的實效化。

我國的檢察制度,具有相當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主要源于其賴以生存的制度基礎的不同。因此,對于我國檢察制度的研究,應當在當下特有的制度背景和框架下展開。檢察官客觀義務研究也不例外。所涉問題及其關聯要素的特殊性,使得此項研究時生“形似而神不似”之感。不過,本土化的研究立場和方法,不應拒絕借鑒、運用成熟的法治經驗和基本原理。例如,客觀義務因檢察官角色沖突而難以充分實現,因為“任何人不能充當自己案件的法官”,這也正是程序正義學說的一個核心觀念。因此,客觀義務的強調應當與外部制度的建設同步展開,且以后者為重,才是實現司法公正應行之道。

(本文為四川大學教授龍宗智《檢察官客觀義務論》一書的自序,刊發時略有刪節)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