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恪守校訓 堅定信仰 完善人格
發布日期:2012-09-13  來源:西北政法大學網站  作者:賈 宇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2012級學生的開學典禮。我代表學校師生員工,向同學們表示親切的問候和熱烈的歡迎!

同學們,從現在開始,你們就是西北政法大學大家庭的一員了。你們即將在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古都長安度過一生中最美好的大學生涯。陜西是全國人文旅游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天然歷史博物館”,尤其值得給同學們一提的是,陜西也是中華法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而出于歷史機緣的巧合,在我們的校園里,張湯墓遺址上的廉亭和張湯墓遺址陳列館已成為我校獨有的法律文化景觀。

我校是一所繼承著革命血脈,辦學歷史悠久的高等學府。學校的前身是中國共產黨人1937年在延安創辦的第一所高級干部學校——陜北公學。1941年成立了延安大學。1949年,延安大學奉命南遷西安,歷經了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西北政法干部學校、中央政法干部學校西北分校幾個階段。1958年成立了西安政法學院,不久更名為西北政法學院,學校從此開始了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歷史。文化大革命中學校被迫停辦,1979年恢復辦學,同時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成為司法部所屬全國五大政法學院之一。200610月更名為西北政法大學,從此揭開了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我校從1937年建校,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所法學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雄厚辦學實力的高水平大學。現有長安、雁塔兩個校區,擁有法學、哲學、經濟學、文學、管理學等7個學科門類,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個法學專業學位碩士點,25個本科專業。與吉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2011年,順利通過“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評審。2012年,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取得了全部“三個類型”基地的實施資格。我校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多所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校際交流與合作關系。學校的開放辦學理念正在逐步得到貫徹。

同學們,今天是開學典禮,是你們走進大學的第一堂課,也是你們傳承和發揚西法大精神的第一堂課。作為你們的老師和朋友,我給大家上的第一課是——恪守校訓、堅定信仰、完善人格,希望對同學們的成長有所幫助。

恪守校訓,做學校光榮辦學傳統的傳承人。

校訓,體現著大學文化的核心內容,既是學校辦學理念、治校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教風、學風、校風的集中表現;既是學校內在靈魂的高度凝練,也是學校傳統的歷史積淀;既是學校風貌的精神標志,也是師生共同遵守的基本準則與道德規范。我校的校訓是“嚴謹、求實、文明、公正”。它的具體含義是,嚴謹的治學態度,求實的工作作風,文明的道德情操,公正的法律價值。體現了嚴謹的科學精神、求實的傳統精神、文明的時代精神和公正的法律精神的結合,大學精神的普遍性和政法大學特殊性的結合,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結合,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結合。具體來講,“嚴謹”體現了治學、辦學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求實”體現了對老延大和延安“實事求是”精神的繼承和發揚;“文明”體現了時代精神和道德風貌;“公正”體現了法律價值和法律工作者的基本道德準則。這是一代代西法大前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是值得每個西法大人用畢生時間去思索和踐行的人生指南。

在同學們邁入學校之初,我希望大家恪守校訓,銘記光榮歷史傳統,成為這樣的一批人:“這些人是胸懷坦白的、忠誠的、積極的與正直的。這些人不謀私利,唯一的為著民族與社會的解放。這些人不怕困難,在困難面前總是堅定的、勇敢向前的。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風頭主義者,而是腳踏實地富于實際精神的人們。”這是1937年毛澤東同志對我校的前身——陜北公學師生的期望,也是學校對全體西法大人永遠的期望。

堅定信仰,做有“法治信仰、中國立場、國際視野、平民情懷”的優秀公民。

這四句話十六個字,是具有西法大特色的育人理念。前不久,我把這幾句話送給了你們剛剛畢業遠行的師兄師姐們。今天,我再把它送給你們,是希望從同學們入校開始,就堅定信仰,終身致力于成為這樣的優秀公民。

什么是“法治信仰”?法治信仰就是要信仰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國策。在這個國家走向強盛、社會急劇轉型、思想多元碰撞的偉大時代,我們應當深刻地認識到,堅持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在60多年的執政過程中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后確定的治國方略。我們信仰法治,就是信仰人性將得到弘揚,信仰權力將回歸人民本位,而不再被濫用。盡管我國的法治建設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對權力的屈從與崇拜,對人性的壓抑與忍耐等幾千年的專制文化糟粕仍需要法治信仰的大浪去淘洗。在現實的中國社會,要真正做到這一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的社會,只有堅持法治信仰,才不會迷失正義的方向。我們西法大人,應該是改變這種現狀的積極踐行者。所以要求我們的同學們,將來成為政府官員,要堅持執政為民、依法行政;成為法官、檢察官、律師和公安干警,要恪盡職守、依法辦案;成為企業家,要回饋社會、守法經營;作為普通公民,要依法行事、依法表達訴求。能做到這樣,我們就是國家法治進程的推動者;我們的言行,就是對學校法治信仰精神的最好詮釋。同時,做為西法大人,還要將我們的法治信仰理念向社會廣為傳播,用我們的法治理性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讓整個社會都信仰法治。因為我們要懂得,在當今的中國,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維護人民的幸福安康,只能走依法治國之路,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什么是“中國立場”?就是要求我們每一位同學確立以強烈的責任感來建設我們偉大祖國的立場。堅持中國立場就是我們愛國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在高度信息化的當今社會,在互聯網上,我們可以輕易接收到來自全球任何角落的各種各樣的信息,既可以學習到西方先進的法制和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對我們國家不懷善意的觀點和言論。因此,愛國主義在任何時代任何場合都是需要的,而且是必須的。我們相信,全人類存在著美好的普世價值,我們向往世界大同;但我們也要明白,當今的世界,仍然是一個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不要輕易為那些聽起來很美好、實際上很自私的說辭所迷惑。維護國家利益、堅守國家立場,仍然是保護本民族人民利益的基本保障。作為一個中國人,特別是中國的法律人,我們一定要有堅定的中國立場。如果沒有中國立場,而是站在消極的評論者和社會的破壞者的立場來對國家、政府和社會說三道四、諷刺挖苦,甚至惡意攻擊,那么就注定了他在中國的發展中不會有什么成就。你可以借鑒學習西方的先進經驗,以促進我國的建設進程,可以針砭時弊,提出積極的建議意見,但我們必須始終站在國家的建設者和主人翁的立場之上。只有把自己認同為中國的建設者,把自己放在肩負使命的主人翁位置,你才可能發表出真正有價值、能夠有利于祖國和人民的真知灼見,你才會在神州大地上找到自己的發展平臺,你才能做出一番自己的事業。

什么是“國際視野”?就是在堅持中國立場的前提下,拓寬視野,放眼世界,深入了解國際發展情況和世界各國的制度文化特點,不做井底之蛙,適應國際聯系日益緊密的趨勢,取彼之長,為我所用。同學們作為生活在互聯網上的“新新人類”,應該很清楚,盡管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利益,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發展道路,但在機制力量和科技力量的雙重推動下,人類社會發展模式已經由歷史上的分散的區域性發展轉變為具有整體關聯性的世界發展,“地球村”的居民已經成為命運共同體。在這個背景下,各國之間在相互競爭的同時,也正在形成一種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關系。“國際視野”既有助于我們吸納人類文明的一切先進成果,并將它們轉化為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又有助于我們在“地球村”中廣交朋友,多結伙伴,在擴大國家利益的前提下謀求人類共同的福祉。有了“國際視野”,真正做到博覽古今中外,吸取各方之長,你的眼界才能更加開闊,思維才能更加活躍,人生才能更加精彩。

什么是“平民情懷”?堅持平民情懷,就是要堅決拋棄虛榮、虛幻的“精英意識”,不論身處何位、身在何處,始終保持做一個普通百姓的自我認同;堅持平民情懷,就是要真誠關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狀態,自覺尊重維護普通百姓的各種權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以提升普通百姓的生存質量為己任。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社會,都是由一個個普通的民眾組成的。平民,是國家真正的主體,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真正動力。自古以來,人類社會取得的每一個偉大成就,都是無數普通民眾智慧勤勞的結晶。現階段的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帶來了國家的強盛和人民的富足,也帶來了腐朽的“金錢至上”和享樂主義。不少年輕人過于癡迷物質享受,推崇“高富帥”、“白富美”,羨慕“官二代”、“富二代”,追捧所謂的精英而忽視廣大普通民眾。這種觀念的錯誤就在于沒有真正理解民眾的價值和力量。大家所熟悉的“最美司機”吳斌、“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等平民中的偉大人物,讓我們反思這個社會的冷漠的和不信任的時候,更加真切地認識到,應該將重建良善社會的希望寄托在中國底層,把更多的精力、熱情投放在基層。這也就是我們倡導“平民情懷”的出發點。我們要敬畏平民的價值,敬畏老百姓創造無數偉大成果的聰明智慧,敬畏老百姓讓人動容的純真善良,敬畏老百姓震撼心靈的深情大愛。敬畏平民就是敬畏歷史,思考平民的命運就是思考民族的命運;我們還要以畢生智慧和心血,致力于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服務,在服務群眾中成就事業,升華人格,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只有甘當平民,了解平民,你的思想才能深刻,你的行動才能有力。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歷經風雨,成為領導中國事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帶領中國人民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鍵在于,他從成立之初起,就始終把自身發展與國家和人民利益緊密相連,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基本路線,堅持與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血肉相連。我校“立身為公、學以致用、面向基層、服務大眾”的辦學特點,我們倡導的“平民情懷”的育人理念,也是對這條成功路線的最好詮釋。

完善人格,做對社會有益的人。

不論是做學問,還是做事業,歸根結蒂,都是做人。司馬光曾這樣評論才華和品德的關系:“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這就是說有才無德不僅不會成為人才,反而成為會給社會帶來危害的小人。英國著名學者培根也說“讀書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砥礪品行,完善人格,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首要任務。我希望大家既要追求自由而又遵守規則,既要張揚個性而又融入集體,既要充滿激情而又富有理性,既要專心學業而又關注民生,既要善待自己而又尊重他人,既要堅持真理而又求同存異,既要有堅忍不拔的心理素質又要有廣博的惻隱之心,既要有腳踏實地的作風又要有仰望星空的情懷,既要有積極進取的雄心又要有超脫恬淡的心態。

如何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我以為,要處理好兩個基本的關系:一個是與物的關系,一個是與人的關系。處理好與物的關系,就是要樂于享受有限的財富,善于控制無限的貪婪。請同學們記住,錢財永遠是身外之物,物質和感官享受給人帶來的滿足感,總是短暫的,而且會隨著欲望的滿足而遞減。一個以人格換取物質的人,不論他擁有多少財富,處在多高的地位,都算不上是一個成功的人,因為他已經背離了做人的底線。按照霍曼斯的邊際效應理論,更多的財富并不能帶給人更多的快樂。所謂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七尺。翅膀上墜了金子的鷹是飛不高的。我衷心希望我親愛的同學們,在物質追求方面能夠量力而行、隨遇而安、知足常樂、樂善好施。這樣,你當官就不會是個貪官,創業就不會違法亂紀、胡作非為,當個普通公民,也會自得其樂,絕不會鋌而走險、人為財亡。處理好與人的關系,還是我以前常說的三句話,“看人長處、幫人難處、記人好處”。“看人長處”,你看著別人就順眼,就能與人處好關系,就懂得用人所長。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只有懂得與人友好相處的人,才能成大事。懂得用人所長,你也就擁有了領袖的素質。“幫人難處”,就是在別人困難的時候一定要伸出你關愛援助的手。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人在春風得意的時候你幫他,他不一定會記得你。在別人有難的時候你給予了幫助,人家會記你一輩子的好。在你有困難的時候,人家也會同樣幫助你,你的路才會越走越寬。“記人好處”,就是要常懷感恩之心。要知道,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每一點進步、每一滴收獲,都離不開父母、師長、家人、朋友的幫助。永遠記得別人的好,才能每天擁有陽光,每天都有朋友相伴,終生都有幸福相隨。當然,完善人格還包括其它很多方面的內容。但不論同學們選擇從事什么工作,從你們現在開始做人生計劃的時候要記住,最基本的前提是要做一個好人。我們可以做不成偉人、名人,那是極少數人才能做到的,但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好人。

同學們,孟子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三大樂事之一。看到你們滿懷著青春活力走進校園,希望你們牢牢把握人生最美好的這段時光,盡情放飛理想,努力成為國家和社會最需要的棟梁之才,和學校一起見證中國依法治國大業發展的壯美畫卷。

謝謝大家!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