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社會矛盾日益增多、日益復雜的情況下,只有通過法治的途徑,通過司法的方式才能真正有效地解決各類糾紛。在法治社會,應當將民眾的訴求及各類爭議的解決引導到法治軌道上來。復議、訴訟等糾紛解決渠道是經過長期歷史檢驗逐漸規范化、制度化的成果,是糾紛解決制度的高級形態,具有公開透明、公正可信等形式正義的基本特征,是解決糾紛的最終也是最權威的渠道。不能因為目前存在司法救濟不暢、司法不公甚至司法腐敗等個別現象而放棄司法制度,選擇人治的行政的方式。
如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實踐中有不同思路和做法。有的強調運用行政手段化解矛盾,有的主張采用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化解社會矛盾,還有強調運用司法手段解決糾紛。事實上,從近年來解決糾紛的實踐看,一味強調運用行政手段解決糾紛,不僅會影響行政功能的發揮,背離依法解決糾紛矛盾的初衷,而且最終會損害法治的權威和尊嚴。由于大部分矛盾糾紛是法律糾紛,有效解決糾紛必須回到法治的軌道上。要健全法治注重源頭治理,強化司法最終解決社會矛盾的作用,尤其要慎用各種行政維穩方式,依法化解社會矛盾。
一是應當強化源頭治理,通過公正的立法和制度、規范的決策和嚴格的執法,切實從源頭上減少社會矛盾。要制定更加公正的制度和法律,通過公平公正的政策來解決這些問題和矛盾。比如農民工問題、城鄉的二元結構問題都要靠出臺更加公平的政策和法律制度來解決。要健全重大行政決策規則,推進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決策的必經程序。凡是有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項目等決策事項,都要進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評估,重點是進行社會穩定、環境、經濟等方面的風險評估,從而實現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和法治化。要嚴格公正執法,建立一套比較完備的執法程序,約束和規范各類執法行為,確保法律得以嚴格實施。要制訂統一的行政程序法來彌補各類程序的漏洞和缺陷,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尤其要解決行政不作為問題。完善執法體制機制,解決行政執法不規范、不透明、不作為這些問題,特別是要在執法過程中注重程序的完善。
二是強化司法最終解決社會矛盾。司法是解決社會矛盾的最后一道防線,而且也是最權威的。建議制定和修改相關法律。修改民事、刑事、行政訴訟法,進一步擴大訴訟的受案范圍;同時要增加審級,一部分案件實行三審終審,擺脫地方的干預,確保司法的公正,為當事人提供更多的救濟渠道,贏回民眾對司法的信任。制定申訴法,把各類申訴案件納入一個完整的、有效的、剛性的程序中,通過申訴程序來化解各類涉法涉訴信訪爭議。不斷增強司法裁判的說理性,通過司法公開的渠道,明白地告訴當事人裁判的結果和理由。建立司法救助基金,完善司法救助制度,通過司法救助解決那些生活陷于困頓的刑事案件受害人和其他訴訟當事人,使司法救助擴展到所有超出法律層面,需要政策解決的各種問題。
三是慎用行政方式解決糾紛,注重司法等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建設。由于過多依賴行政方式解決糾紛,黨委政府站到了解決糾紛的第一線。行政方式與法律解決方式的最大差別就是缺乏合法性、穩定性和長期性。于是出現了花錢買平安、無限制地滿足上訪人的各類訴求、“摁下葫蘆起了瓢”等現象,甚至在維穩的壓力下,接訪變成了“截訪”,將上訪群眾予以勞教拘留處罰,不僅未能解決問題,反而使得問題更加復雜化,最終傷害了法治。建議領導減少批示,增加指導,將信訪群眾引導到訴訟、復議、仲裁等理性的維權渠道上。在一個法治社會和法治國家,如果過度地依賴行政方式,必然會導致行政方式解決糾紛的數量增加,以法律途徑解決的糾紛數量減少,公眾也就不再信賴法治。而且通過行政方式解決的糾紛缺乏穩定性和長期性,糾紛會無休止地拖下去,既不能真正解決糾紛,又增加了社會成本。所以,要想徹底終結各類糾紛,必須走法治化的道路。同時,媒體應該多宣傳那些依法解決糾紛的案例,而不能宣傳靠行政方式、靠領導解決糾紛的案例。這會給社會造成一種誤解,會引導一些本來就對司法不太信任的當事人紛紛選擇信訪等行政方式尋求解決糾紛,強化人治的思想和意識。
總的來說,在中國社會矛盾日益增多、日益復雜的情況下,只有通過法治的途徑,通過司法的方式才能真正有效地解決各類糾紛。在法治社會,應當將民眾的訴求及各類爭議的解決引導到法治軌道上來。復議、訴訟等糾紛解決渠道是經過長期歷史檢驗逐漸規范化、制度化的成果,是糾紛解決制度的高級形態,具有公開透明、公正可信等形式正義的基本特征,是解決糾紛的最終也是最權威的渠道。不能因為目前存在司法救濟不暢、司法不公甚至司法腐敗等個別現象而放棄司法制度,選擇人治的行政的方式。當然,為了有效解決糾紛重建民眾對司法的信心,也必須對復議制度、訴訟制度等進行較大力度的改革,使之更加適應新形勢下社會矛盾和糾紛解決的要求。
行政解決糾紛的路子已經快走到盡頭了,這種“飲鴆止渴”的維穩車輪也應該及時剎車了,否則社會矛盾可能會愈演愈烈,運用法治預防化解社會矛盾的良機也會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