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養天地正氣 擔社會公義
發布日期:2012-07-23  來源:法制網  作者:徐顯明

  我們要反思。重塑我們的國家必須重塑我們的信仰,在我們信仰的最高點應該是真理,我們一定要崇尚真理,帶著真理離開學校,帶著真理才能普照四方,所以真理是我們永遠的追求,在這一點上不管你是在校還是離校

  □徐顯明

  在走到主席臺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要給同學們講什么。去年我給畢業生演講的題目是《為了我們的國家》,今天我想講《為了我們的社會正義》。

  我曾經說過,要重塑我們的國家必須重塑三樣東西,因為這三樣構成了國家元素。

  第一是這個國家的道德。中國要成為一個強國,要被大家所認同,要被其他民族認同的話,經濟上我們可以做到,我們正在做到;政治上我們也能做到,因為我們正在強大起來;軍事上我們還可以做得到,我們可以不侵略任何國家,但是別的國家不敢威脅我們,因為我們有軍事的震懾力。后面有兩個東西要做起來就很困難了,第一個叫做文化上的被向往,第二是制度上的可信賴。文化上的被向往,文化的基礎是道德。所以我們必須重塑我們的道德。從哪兒做起?從公民道德做起,當你具有了公民道德的時候,才可以有職業道德、政治道德。道德是一個體系,沒有公民道德就沒有其他一切道德。一個公民道德低下的人,我從來不相信他的政治道德會高尚。要重塑我們的道德,重塑我們的道德才能重塑我們的國家、重塑我們民族的形象。

  第二個是我們的價值觀。過去說在三個領域里面是不允許造假的。首先是教育,因為教育的本身是引領人的靈魂,教育有任何的腐敗都會使受教育者的心靈被污染,當被污染的心靈走向社會的時候,他一定會從社會中索取什么,所以道德是不應該被污染的;第二個領域是醫療衛生,患者和醫生之間如果沒有道德了,大家想,那是十分可怕的,所以醫生的心靈應該是最高尚的;第三個是司法,司法如果被污染了,公正的空間就沒有了。這就是社會價值所提出來的要求。

  當一個效率至上的社會出現的時候,公平正義就被擠壓到角落去,所以同學們要重塑這個社會的價值觀,什么是價值?公平、正義才是最高價值。當利益和正義發生沖突的時候我們選擇正義,當自由和秩序發生沖突的時候我們選擇自由,當公平和效益發生沖突的時候我們選擇公平,當生存和發展發生沖突的時候我們要選擇生存。這個社會的價值始終處在沖突當中,我們要學會選擇。這個價值體系要重塑,在體系當中處在最高層位的是公平和正義。

  第三個內容即是民族的信仰。同學們都穿上了袍子,你知道袍子的底下蘊藏著什么?這是我們從西方學來的,在歐洲只有三類人可以穿袍子,第一類是牧師、神職人員,他的袍子底下有信仰;第二類是有知識的人,指的是醫生和教師,這兩類人可以穿袍子,因為他們穿上袍子以后就預示著真理在他們身上,袍子預示著真理;第三類人是法官,法官一旦穿上袍子就預示著在他的身上體現著公平和正義。

  我們要反思。重塑我們的國家必須重塑我們的信仰,在我們信仰的最高點應該是真理,我們一定要崇尚真理,帶著真理離開學校,帶著真理才能普照四方。所以真理是我們永遠的追求,在這一點上不管你是在校還是離校。

  重塑我們的國家就要重塑我們的道德,重塑我們的社會價值,重塑我們的信仰。

  我還要告訴同學的是,你們出去會有很多的艱辛。在母校的這四年或者三年,你們很自豪,你們很幸運,但出去以后的情況會大不相同。

  我希望:第一,你們要向校友們學習,你們要知道他們是怎樣奮斗的。

  第二,你們要帶著在母校養成的大德和大愛離開母校。將來你們離開母校,無論身處何種崗位,一定要帶著山東大學的這種大德和大愛,這就是我想跟你說的你離開母校應該帶走的東西。

  第三,你們還要要帶著一種忠誠離開學校。忠誠是人最可寶貴的道德,在家庭里面你要忠誠,和人相交的時候你要忠誠。和人相交不忠誠,你沒有朋友。和你的同事相交你要忠誠,不忠誠就沒有團隊。更高層次的忠誠是對事業的忠誠,一生不改,達到了信仰的狀態。所以同學們離校的時候要帶著一種忠誠離校,忠誠是最偉大的品德。

  最重要的,我要告訴你們:離校以后社會上可能會有陷阱,有荊棘,有險灘,有懸崖。當你面對著無數不平等的時候,你要想到自己應有一種特殊的責任,我們要擔當社會的正義。

  中國社會的發展目標遲早要走向正義社會,我們現在要把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作為社會發展目標,但是和這四樣東西同等重要的是社會正義。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整個發展來看,鄧小平理論是為了讓我們國家發展得更快一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為了讓我們國家發展得更全面一點,科學發展觀是為了讓我們國家發展得更好一點。

  中國社會已經到了轉型時刻,中國社會應該構筑正義形態,所以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之外,我們應該有新的社會目標,那就是社會正義。

  當你離開學校以后,你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公。現在為大家所詬病的排在第一位的是身份不公,這導致我們現在的城鄉巨大差異;遇到的第二個不公是機會不公,這預示著競爭的不公;遇到的第三個不公是分配不公,而分配公正現在已經決定著我們社會的生活質量了。你的付出和你的所得如果成正比這是正義的,如果不成正比就被認為是不公,第二次分配也可能不公,就是社會保障的不公。第三次分配還可能不公,現在社會學家都在研究第四次分配了,第四次分配是代和代之間的分配。我們這一代人沒有權力把我們子孫后代應該享有的那些資源今天把它用盡,這就是代際正義、代際不公的問題。所以分配不公是無處不在;還有,當你的權利受到侵害的時候有可能出現保障的不公,那就是司法不公。

  當你面臨社會大量的不公,怎么辦?你不要成為不公的受害者,你應該有能力去消除不公,為了我們的社會正義的目標,為了你自己在母校山東大學受到的道德熏陶和建立起來的信仰,你要正確地對待不公,要有能力去消除不公。

  我們的校訓是“學無止境,氣有浩然”。關于浩然之氣,我理解的是——我們要養天地正氣,我們要擔社會公義。

  (作者為山東大學校長)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