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傳媒人的幾個法律底線
發布日期:2011-05-17  來源:互聯網  作者:江 平

很高興呢,參加今天的活動。我想邀請我來參加會,可能,我在六十三年前,我是按照第一志愿呢,進入了燕京大學新聞系;所以可以說,學新聞是我的第一個志愿。然后呢,三年之后呢,一九五一年我又公派去了蘇聯學習法律,法律呢,是第二志愿,是“被迫”去學的——當然現在,也有感情了。
  所以應該說,對于新聞也好,或者對于法律也好,我是都深有感情的。另外呢,這些年來呢,跟媒體的人呢,也有很多的接觸,我也感覺到媒體也有一些苦衷。所以我這次選擇了一個題目呢,叫《傳媒人的幾個法律底線》。
  我也在思考啊,我在學新聞的時候,當時所教我的新聞,應該是貫徹什么理念,應該有一個什么樣的目標。
  我覺得有三個目標。第一個呢,就是真實。
  我記得第一堂課上新聞學的時候,就講到新聞的真實性。但是我參加工作了以后,不久,在新聞界就傳出了新聞的黨性的問題。所以在我腦子里面馬上就反映了一個問題:新聞的黨性和真實性究竟是什么關系?這個問題雖然尖銳一點,但是好像是不能夠回避的。
  我覺得,新聞的真實性和新聞的黨性,不是對立的,不是有此就沒有彼的這個關系;但是這兩個又不是一個問題。新聞的黨性和真實性,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我記得,在當時在我們看新聞的時候,我們知道,國內的新聞實際上也是分等級的:有的新聞是大參考,有的新聞是司局級以上的看的,有的是黨部長一級看的,有的甚至是更高層次才能夠看到的新聞。
  這種新聞的等級的劃分,是在共產黨執政的下面的一個創舉。其他國家應該說,新聞只是限于它的保密性,如果它是具有保密的,它是受到了限制,不是人人都可以看的。但是一般的新聞,應該是人人都可以看到的。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新聞的管制的方面,有所緩和;可以說,在這一點上,比原來好了很多很多。但是呢最近,我們又看到,有些上升的趨勢。
  我想,這個從法治的角度來看的話,應該說,新聞是應該以法律的準則作為它最高的原則。除了這個原則之外,沒有其他更多的利益。如果我們考慮,是黨的利益,只能夠維護黨的利益而不能夠報道某些東西,那黨的利益和法律的原則就有一個可供商量的余地了。那么究竟什么是正確的呢?應該怎么來看待這個問題呢?
  我們現在急需制定新聞的法律,新聞的法律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要解決新聞和公權力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新聞的真實也好,新聞的自由也好,究竟在多大的公權力的許可范圍內允許來進行?這個問題現在已經是迫在眉睫。
  如果我們在我們的立法體系里面,說我們已經完成了社會主義立法的體系,但是我們又缺少了有關新聞的立法、出版的立法、結社的立法,那我們可以說,還是有欠缺的地方。
  所以作為新聞工作者、傳媒工作者,一個重要的底線就是,在公權力控制新聞的情況下,寧可不說話,也不能夠去講那些違背法律良心的話。
  因為我們實踐中有些傳媒工作者也對我說:“我們是不得不發表這樣的一些新聞!钡悄闳绻`反了我們法律良心的一個底線的話,那是很可悲的。
  第二個問題呢,就是“喉舌”。
  我這個,我們學法律的時候,很注意,學新聞的時候,很注意這個新聞的“喉舌”的作用。我們那時代的所看到的新聞,完全是取決于它反映了多少的民眾的心聲,是作為民眾的喉舌而出現的。
  我想,我們解放前看到的,《大公報》也好,其他的進步刊物也好,以至于我們的《新華日報》也好,那真是民眾的喉舌、民眾的心聲。很多人是發自心腹的來買這些報紙來看,花多少錢都愿意。
  但是,現在的情況有所改變了。我們現在有一些個刊物,是倚靠了一種,強制的一種訂閱。我們有一些個官方的刊物,發行的量也很大,但是它是一種官方強制的力量來推動你。究竟有多少人認真去讀這些報紙呢?恐怕編這些報的人心里頭也沒有底。
  我們學術上也好,其他方面也好,我們有一些壟斷性的刊物。你要是想發表那個論文,你就要到我這兒來;而且不僅你要到我這兒來,還要向我來付錢、交費。這個可以說是中國學術界的一種恥辱。
  我登了一個文章,不僅拿不到稿費,我還要拿出多少版面費,來買這個版面。這樣的一種的學術,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啊?
  我們現在也有一些的傳媒,是靠廣告。一個是靠數量大、很大的廣告,版面可以有很多,但是都是廣告。而且現在也不僅能這樣,而且發展到了新聞都成了廣告了,用新聞的方式寫進廣告的內容。這個也是一個很悲哀的。
  所以新聞的傳媒的生命力到底在什么地方?我覺得傳媒的生命力就在于一個,就是你有你自己的讀者群,有自己的廣大的讀者群,愿意在你這個地方,來看你的報紙,看你的網站,看你的新聞。這個才是你成功的秘訣。
  我知道我們現在有一些的新聞,比如說《南方周末》,《南方周末》并沒有太多的新聞的版面,但是它的發行量在一百多萬份,而且這一百多萬呢,完全是靠自己的內容的獨特、內容的吸引力來引起人們的關注。我想,這就是輿論的作用、輿論的力量。
  所以,新聞立法應該解決第二個問題,就是新聞和公眾的支持度是什么關系。如果一個新聞、一個媒體,沒有真正的讀者群,寧可關門倒閉,也不應當去浪費那些紙張,浪費那些寶貴的資源。這是傳媒工作者應該有的第二個法律的底線。
  那么,第三個問題呢,就是啟蒙的問題。
  我覺得,我們所說的啟蒙,就是指,從國際上來看,文藝復興是一種啟蒙運動,我們中國“五四”前后也有啟蒙,我們的改革開放某種情況下也可以說是一種啟蒙。這個啟蒙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消除愚昧、提倡文明:我們應該把文明帶給人間,而不能夠再搞愚民政策,再搞那些愚昧的東西。
  我們的普法大概是一種啟蒙,但是事實證明,我們的由司法部門所主持的這種普法越來越走形式,普法的考試也變成了一種形式上的東西,而真正對我們起到法律上的啟蒙的作用,恐怕我們的報紙、我們的廣播、我們的電視臺,我們的中央電視臺的《今日說法》也好,其他的以案例的形式來宣傳法律的作用,要大大高于我們的普法。所以我們可以說,普法要比起我們報紙上的啟蒙,雜志上的這種啟蒙作用,還差了很多。
  我們現在所講的,報紙宣傳里面的啟蒙的作用,很多需要我們很好來思考。
  前段時間報紙上在討論“民主是個好東西”還是“民主是一個壞東西”,我覺得,民主是一種現代的生活,那么,它不應該說是一種壞東西,而是在文明的情況下如何把它更好一些。
  我們講“三權分立”,“三權分立”是西方國家的,但是“權力的分工制約”是好的,是進步的。你可以說中國不實行“三權分立”,但是你不可能去批判這個“三權分立”。
  現在“司法獨立”也不講了,憲法上寫得清楚;但是我們的輿論上,不提“司法獨立”。那難道司法從屬于政府的權力、從屬于公安的權力,那就是先進的嗎?
  專制是錯誤的,民主是進步的,在這一點上,是非必須清楚!不能夠把正確的和錯誤的混為一談!如果我們報紙上宣傳的不是正確的東西,把一些正確的東西也視為是“愚昧落后”的,那我們在宣揚倒退。我們報紙的作用就起了相反的作用。
  所以,堅持啟蒙、反對愚昧,這是新聞傳媒工作者的一個神圣的職責。但是現在的情況,有時是相反的。
  所以我這個第三個底線,在我們說來就是,堅持啟蒙,反對愚昧,必須把正確的東西告訴老百姓,讓老百姓懂得。這是我們媒體的一個神圣的作用。
  我為什么要講這三個問題?我覺得這是傳媒工作者的三個理念,也可以說是三個最低的底線。一個,就是要是“說真話”;第二個,要有群眾的擁護;第三個,要講正確的,不要宣傳倒退。
  就這樣,謝謝大家。
 
。2011年5月8日,由中國法學會名譽主辦,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法制日報社、中國律師雜志社、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主辦,北京大學法學院、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及16家媒體協辦,43家媒體提供支持的“法律與傳媒高峰論壇暨岳成網開通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前校長江平先生發表上述講話,由陳寶成據錄音整理,未經先生審閱)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