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點: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誠信樓327室
時 間:2010年4月17日
會議開幕:
主持人:鮑 祿(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致 辭:王 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
裴麗萍(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第一單元 普通法教育:中國學者的反思與實踐
主持人:李紅海(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教授)
發言人:薛 源(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師)
點評人:王 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
唐應茂(北京大學法學院教師)
郝維華(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院教師)
自由討論和回應
第二單元 何美歡教授的教學實踐
主持人:丁 丁(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院長、教授)
主講人:丁 如(清華大學法學院研究生):親歷何美歡老師的普通法教育
李紅海(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教授):普通法方法論對當下中國法學教育的意義
王建勛(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大陸法傳統下普通法教育的困境
評議人:裴麗萍(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梁翠寧(武漢工程大學外語學院教授)
畢競悅(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普通法研究所研究員)
自由討論和回應
第三單元 技藝理性與法律推理
主持人:秋 風(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普通法研究所研究員)
主講人:劉海波(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關于法律推理教育
王秉乾(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師):英美法學教育的“技藝理性”及其啟示
評議人:余 輝(西北政法大學教授)
劉 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師)
陳杭平(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師)
自由討論和回應
第四單元 東吳與香港的經驗
主持人:汪慶華(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主講人:郝維華(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院教師):加拿大普通法教學模式及對我們的啟示——以“財產法”為例
胡 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香港普通法教育對內地的借鑒
趙海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博士生):我的東吳法學院經歷
評議人:史大曉(復旦大學法學院教師)
石 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博士生)
自由討論和回應
會議閉幕式
主持人:侯 猛(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總 結:李紅海(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教授)
鮑 祿(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會議開幕
主持人: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早上好!
今天很高興在這樣一個繁忙的季節,大家抽出一天的時間,來參加“比較法背景下的中國普通法教育”這樣一個主體鮮明的研討會。這個研討會是由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普通法研究所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比較法與歐盟法研究所主辦,在這里我謹代表王軍院長和兩家研究所向各位老師表示歡迎。我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院副院長鮑祿。 雖然會議的人員規模不是很大,但可以說來自東西南北的人都有。 會議有兩個簡短的說明,請兩位院長對會議作簡短致辭。有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王軍院長發言。
王 軍:我記得在2004年,政法大學開了一次會,請了一些意大利專家,是慶祝1804年法國民法典誕生200周年的活動。上面掛了一個橫幅“弘揚羅馬法精神”。我當時在想,什么叫羅馬法精神?通過一個逐漸的領悟過程,我覺得,所謂的羅馬法精神,概括成一句話就是“法律的簡化”。從羅馬法開始,此種理念已經產生;1804年出臺的包含2281條的《法國民法典》,是實踐這一理念的重大步驟。后來在這個基礎上逐漸發展出了今天的大陸法系。
在這個背景下,當我們談到法律的簡化的時候,一個相對概念是“法律的細化”。法律的細化的理念,恰恰是英美法的精神。在我1991年第一次去美國之前,我的一個去過美國的同事對我說:根據他的體會,英美法的特點是,對每一個問題都能給出答案。按照我現在的理解,這樣講可能有點夸張,但總體上說是正確的。
現在的問題是,法律是簡化好還是細化好?這個問題與普通法教育的重要性是相關的——如果細化的法律更好,當然應當發展普通法的教育。作為一種初步的討論,應該說,細化和簡化各有千秋。首先,對老百姓來說,非常重要的是法的簡化。法國人曾經說,我們為什么要起草一部民法典,因為每一個人都可以把關于民法的一個小冊子裝到自己的上衣袋里,這樣就有了自己的律師。這是一個非常形象化的對法律簡化理念的描述。今天,一個殘酷問題是,打官司太昂貴。許多人因為打不起官司而不能得到法律的救助。因此,法律的簡化肯定是有好處的。
但是另外一方面,兩大法系國家的民法典確實留下了太多的沒有解決的問題,特別是今天WTO背景下在跨國的經濟交往中面臨的新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特別是商人,更需要的是一種更為確定的結果。有人愿意在中國建一條高速公路,世界銀行將在這兒貸款。進行這樣的項目建設肯定會要求有一個確定的結果。商人需要知道自己的投資有多大風險、在什么情況下會發生違規。這樣確定性在英美法的體制下比較容易得到保障,而通過適用《法國民法典》的2000多個條款得到的保障恐怕是有限的,因為太多的空白要交給法官去自由裁量。從這個角度講,我們研究普通法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當我們進入商業世界去做事情的時候,我們需要借助很多細化的規則去做,而毫無疑問,那些已經被寫在國際公約中或體現在國際慣例中的大量的細節性規定,都是受英美法影響產生的,而不是受德國法的影響產生的。
現在,在這個開場白的結尾,讓我代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衷心感謝各位能夠來到我們學校。這個會議是非常有意義的,并且一定能開得成功。能夠在我們國家——一個大陸法系國家去研究英美法的教育,對于推動我國法學教育肯定是非常有好處的。這樣的會議應該繼續開下去,發展成一種文化,并且使之深入人心,逐漸深入我們的法學教育。
主持人:我們發現王院長利用致辭之便,已經直接切入主題了,我相信今天的會議內容應該會展現得非常出色。 下面請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裴麗萍致辭。
裴麗萍:首先,我要感謝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和比較法和歐盟法研究所為籌備這次會議進行了大量艱巨的、繁瑣的、細致的工作,使我們的會議順利舉行,我們也很榮幸作為本次會議的主辦方。
這個主題非常有意義、也很有意思。之所以說有意義,普通法教育在中國,無論是從法律全球化或是本土化,以及法律職業教育和中國法治建設的角度來說,怎么強調都是不過分的。說它有意思,從我本人作為一個法學教員來說,對這個問題關注得比較早,也有一些經歷、嘗試,但是更多的是一些困惑和問題,這次參加會議,我本人是懷著極大的興趣,也是帶著求教的態度,而且我很期待這次會議安排的很多很有意思的介紹和發言。我相信通過這次會議,大家的交流和研討能取得一些共識性的意見。同時,大家的爭議和交流也能夠發現一些新問題,或者把這個問題的研究推向深入,不管怎么說,這次會議在普通法教育方面都會留下很深的印記,大家都會有收獲。
我認為這種小型的會議模式也很舒服,有利于大家深入地交流、碰撞,同時也加強大家今后的學術聯系和友誼的一種非常好的模式。
最后,感謝大家參與這次會議,期待會議取得圓滿成功,大家都有收獲。
主持人:裴院長已經為我們的會議開了題,接下來開始會議的正式議程,請華中科技大學李紅海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