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程榮斌教授訪談:新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的奠基者
發布日期:2010-05-28  來源:人大法學院網  作者:佚名

程榮斌教授是我國著名的訴訟法學家,新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從事法學教育和科研工作50多年至今,為新中國法學人材的培養以及訴訟法學特別是刑事訴訟法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出生貧寒,發憤圖強

1930年11月25,程榮斌教授出生于山西省左權縣一個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家庭,共和國的開國元帥彭德懷就曾住在他的外婆家里。由于家境貧寒,他無錢上學,只得到地主家放牛,是共產黨給了他求學的機會。他深知這一學習機會來之不易,也深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他的新生活。所以他學習非常刻苦,成績一直名列前茅。19477月,高小畢業后,他懷著對黨的深厚感情,積極投身于革命工作,任地區專員秘書。他對工作認真、負責,深得領導的稱贊和信賴。

1952年,組織上調他到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學習,這對于早就渴望學習并深知新中國法制建設重要性的他來說,可謂如魚得水。強烈的求知欲、濃厚的法律興趣,以及對黨和國家所懷有的飽滿熱忱和感激,使他學習起來總是廢寢忘食。在此期間,他廣泛涉獵了政治哲學、倫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等與法律相關的學科知識,尤其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原著。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刻苦鉆研,勤奮學習,本來就天資聰穎的程榮斌教授,很快便成為當時法律系優秀的學生之一。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視野的日益開闊,他對法律的興趣也與日俱增,如果說原來他對法律感興趣純粹是出于自發的話,經過四年正規的法學教育,這種自發的興趣已內化為他對法學事業的執著追求。19567月,他成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的一名教師,立志在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的廣闊天地里,實現自己的人生追求,為他所深愛著的新中國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潛心教學,為人師表

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他周身洋溢著青春的活力。任教之初他就直接參與了我國第一部刑事訴訟法的起草和創制工作,他認真收集和整理國內外相關資料,積極地提出立法建議,他出色的工作和一絲不茍的精神深受領導和同事們的贊賞。在參加立法工作的同時,他還熱情地投身于學術研究,早在1 957年,程榮斌教授就在《法學》雜志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學術論文——《試論刑事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在該文中,他從保護被害人的權利出發,對當時爭議很大的關于被害人的訴訟地位問題,進行了深入系統的論述,力主刑事公訴案件被害人的當事人化,并就被害人應當享有的訴訟權利進行了建構。這一觀點在1996年修訂的刑事訴訟法里得到全面確立,充分體現了他深刻的學術洞察力。

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天職,這也一直是程榮斌教授所堅守的信條。自1956年留校任教五十多年來,他始終辛勤工作在刑事訴訟法學教學和科研第一線。他先后為本科生、研究生、高級法官進修班講授過中國刑事訴訟法、外國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基礎理論、刑事證據學、檢察學、律師制度等課程。他講課深入淺出,理論聯系實際,密切關注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新觀點,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他善于啟發學生思維,開闊學生視野,使學生在廣闊的視域內充分自由地馳騁,淋漓盡致地追問、思索,不斷迸發出一些靈動的火花;他平易近人、風趣幽默、學識淵博,因此,他的課聽起來輕松活潑、熱烈而又精彩,每每讓同學們留連忘返,意猶未盡;他關心、體貼學生、為學生排憂解難,使學生們能時時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父輩的關懷。1987年,程榮斌教授因教學成績突出,被校學生會評為授課教師優秀獎。

程榮斌教授從1985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已培養了四十多名碩士研究生。從1994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迄今為止,他已培養博士研究生三十多名。程榮斌教授在長期的教學和科研實踐中,潛心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養方法:他總是鼓勵自己的學生要善于獨立思考、勇于挖掘學術視點,努力攀登學術高峰;他教育學生不論是做學術研究,還是從事司法實踐,都要忠于國家和人民、忠于事實和法律、忠于自己的良心,受程榮斌教授言傳身教的影響,他帶出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強、綜合素質高,這些學生有的已經成為國內知名的學者和學科帶頭人,有的在司法實務部門擔當著重要的領導職務,有的成為本單位的業務骨干。看到自己的學生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程榮斌教授有說不出的自豪和欣慰。

治學勤奮,筆耕不綴

繁重的教學任務占去了程榮斌教授諸多寶貴的時間和精力,但是他從來沒有忘記一個學者的職責。他對刑事訴訟法學的研究始終抱有濃厚的興趣,同時也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他眼界開闊、治學勤奮、筆耕不綴,已發表學術論文達數十篇;他還先后主持了多項國家社科項目、博士點項目和國家九五刑事訴訟法學教材的編寫工作,出版了《中國刑事訴訟法學》、《律師制度原理》、《外國司法制度》、《檢察制度的理論與實踐》、《青少年犯罪問題研究》、《海峽兩岸交往中的訴訟法律與實務》、《刑事訴訟法學》等10余部教材和專著。他的這些成就和思想,已經并就將繼續對我國刑事訴訟法學建設、刑事訴訟法的立法完善乃至我國刑事法治進程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程榮斌教授平生治學嚴謹,力求每一觀點的提出,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見,都有充分的事實和根據,領會不了的不寫,領會到何種程度,就寫到何種程度,決不僅憑推測就下結論;他主張對文章要有“不厭三回改”的精神,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以彌補自己的不足,矯正自己的錯誤;他提倡學術爭鳴、發揚學術民主,從不把自己的學術觀點強加于他人;他反對學術界那種看風向、摸氣候、投機鉆營的作風,他實事求是、虛懷若谷的高尚品德、學者風范,贏得了法學同仁的一致稱頌。1995年,程榮斌教授被評為刑事法律教學和科研北京市一等獎,國家二等獎。

在幾十年治學生涯中,程榮斌教授始終堅信在科學的道路上既沒有捷徑可走,也不能有半點的虛假,必須扎扎實實地下一番苦功夫。因此,在研究問題時,他總是在廣泛收集材料、真正消化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反復的思考,并在大量的調查研究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他既不崇拜權威,也不固步自封。對于刑事訴訟法學的許多問題,他都有自己獨到的看法,妄其中有些觀點已經得到訴訟法學界的認同而成為通說,有些為立法和司法實踐所采納。

堅持真理,踐行正義

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程榮斌教授不僅癡心于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也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除了積極地參與國家多部法律的起草和論證工作外,還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著法律的尊嚴。遠在1956年,他就成了北京市第一批兼職律師,眾所周知,當時的律師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事,既沒有利,也往往容易背上“為壞人辯護”的罪名。但是,程榮斌教授總是懷著滿腔的熱忱和崇高的正義感,從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出發,從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出發,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出色地履行了律師的職責。1982年到1983年期間,我國嚴打斗爭全面展開,被告人獲得律師幫助的權利被限制到幾乎無法行使的地步,辯護權的虛置化,致使嚴打期間冤假錯案率不斷攀升。針對這種情況,年近花甲的程榮斌教授在向有關部門呼吁的同時,還積極地承擔了多起案件的辯護人,經過他有理有據的辯護,原被司法機關認定有罪甚至被判處了死刑的委托人被無罪釋放,有的還出國留學獲得了博士學位。這不但維護了委托人的權利,也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國家法治的嚴肅性和公正性。

人生暮年,壯心不已

如今已屆杖朝之年的程榮斌教授精神更加矍鑠,對于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信心也更加堅定。近年來,他不顧體弱年邁,滿懷熱情地為推動我國刑事法治進程而奔走疾呼。他深信:法治的發展有賴于民眾法律意識的提高,作為一個學者,不僅要作好研究工作,更要肩負起法律宣傳,甚至啟迪民智的重任。因此,程榮斌教授不僅樂于應邀到一些大學以及司法機關講學,并多次去香港多家大學講授刑事訴訟法,就是對全國各地一些陌生人的來信咨詢,他也總要擠出時間給予認真的答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可謂是程榮斌教授甘為人師、樂于奉獻的人生精神之真實寫照。

作為老一輩法學家,程榮斌教授勸誡我們年輕學子:在科學的道路上既沒有捷徑可走,也不能有半點的虛假,必須扎扎實實地下一番苦功夫;要提倡學術爭鳴,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以彌補自己的不足;為中國法學研究的繁盛,為中國法治事業的進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編輯:賈曉旭 唐川云)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