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劉仁文:論責任
發布日期:2025-03-27  來源:法治日報



□ 劉仁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教授)

責任是什么?簡單說,責任就是一個人或一個單位對其行為所應承擔的義務和擔當,它在本質上強調每個人、每個單位要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從職業上、道義上、法律上承擔起自己對單位、家庭乃至國家、社會和人類的承諾。梁啟超先生有言曰:“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強調認識自己的責任、履行自己的責任之重要。請注意,這里的“大丈夫”是不分性別的,它更多的是代表了一種理想人格,即孟子所謂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我們都還記得《泰坦尼克號》那部電影吧,在那場真實的海難悲劇中,船上2000多人有三分之二以上不幸遇難,其中有許多與“責任”有關的細節。例如,船長、船員本來比乘客更有條件逃生,但他們卻始終堅守崗位,把生的機會讓給別人;船上有一名億萬富翁阿斯特四世,他問負責救生艇的官員可否陪同正懷著身孕的妻子上艇,在聽到對方說“婦孺先上”后,他就回到甲板,也沒有去找與他是朋友的船長開“后門”,直到最后輪船沉沒……對此,《永不沉沒》一書的作者阿蘭巴特勒感嘆道:“這是因為他們生下來就被教育:責任比其他更重要!

韋伯曾經指出,一個人對天職負有責任乃是資產階級文化的社會倫理中最具代表性的東西。如果說教書育人是老師的天職,那么你們的天職是什么呢?我想,就是君子務本,充分利用好在校的時光,把自己的專業學好,把自己的人品塑造好,把自己的身心健康建設好,待到自己走出社科大校園時,真正擁有“今天我以社科大為榮,明天社科大以我為榮”的自信和底氣。為此,我談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堅信行動哲學能產生奇跡。開頭很重要,要有從今天做起的緊迫感,立即行動起來,拿出科學的方法,把自己各方面規劃好,然后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股子干勁”的精神持續往前。堅持就是勝利,只管耕耘,就一定會有所收獲。人不要去與別人比,要與自己比,這樣標準明確,不致心慌意亂,只要做到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有進步、明天的你比今天的你有進步,這就夠了、值了。

第二,擁有一顆感恩之心。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生活依賴著許許多多別人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任何一個單位、一所學校、一個集體都不可能盡善盡美,都有自己的優勢,也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怎樣看取決于我們的心態。如果我們能多從正能量去看,多懷一份感恩之心,學習和工作起來就會更加身心愉悅。社科大作為一所新型大學,法學院作為一所新型法學院,自然還有這方面或那方面的不足,但它作為黨中央寄予厚望、背靠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所“國之大者”的大學,肯定也有自己的一些優勢,相信大家會慢慢體會到。希望你們懷揣強烈的集體榮譽感,正確處理好群己關系,融入集體,愛自己的老師,愛自己的同學,在共同體中找到力量,施展自己才華抱負的同時,也為集體爭光,這樣就能個體和集體互相成就,實現1+1大于2的效果。

第三,確保自己的身心健康。鍛煉身體特別重要,這么好的操場、這么好的后花園、這么好的環校園步行路,請大家不要浪費了。蘇軾曰:“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泵刻炷呐聦W習再忙,我們都要擠出一點時間,到操場上去跑步,不用多,半個小時就可以出汗,堅持下來就會有效果。身體好、健康長壽對我們有多重要,舉個例子,法學界兩位獲頒“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的高銘暄先生和張晉藩先生都是年逾90后才獲得這一殊榮,而且至今仍耕耘在教學科研的園地里。如果他們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只怕早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據我所知,這兩位先生在鍛煉身體、調整心態方面都有一套自己持之以恒的做法。

第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情懷、有信仰的人。如果說學好專業知識是將來安身立命、報效祖國的基礎,鍛煉好身體是保障,那么對于法律人來說,還有一項無比重要的修煉,就是要培養自己對法治的信仰、對規則的尊重,為此,要呵護好自己的良心和良知,牢記“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第五,要經常保持反思。臺灣大學有一座著名的傅鐘,是為紀念前校長傅斯年先生而建的,他有句名言:“一天只有21小時,剩下3小時是用來沉思的。”因此,這座傅鐘每天只敲21響,為的是提醒臺大的學生,應該把每天讀書、睡覺、做事的時間限制在21小時之內,剩下3小時用于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其實,孔子早就指出過君子和小人在對待責任上的不同態度:“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闭f的是君子遇到問題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自我反省,主動承擔責任并努力提升自己;而小人則往往把責任推給別人,總是抱怨和指責他人。如果我們能養成“吾日三省吾身”的好習慣,我相信對自己、對周圍的人都只有好處。

以上幾點,我自己也未必就做得有多好,有些與其說是經驗,不如說是教訓。我喜歡用“朝聞道,夕死可矣”“不怕開始晚,就怕不開始”來自勉。相信你們一定會發揮自己的主體性,每個人都成為最優秀的你自己!

(文章為作者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2024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發言節選)


責任編輯:譚則章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