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李玉子教授小記
發布日期:2021-06-21  來源: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

李玉子,女,吉林省和龍市人,法學博士,現任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民商法教研室主任,中國商法學會理事,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湖南省懷化市仲裁員。曾任西藏自治區法律專家庫成員、韓國培花女子大學客座教授。曾先后取得中國政法大學學士、碩士學位;曾到日本國岐阜圣德學園大學交換留學;后取得韓國明知大學博士學位。

6.jpg

李玉子老師目前主要講授民法、侵權責任法、民事審判實務等課程。主持985”子課題、校級精品課程建設以及校級教改項目。并參加了多項省部級科研、教改項目研究以及多項校級課題研究;曾在《湖北社會科學》、《江西社會科學》、《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以及韓國《女性與家庭生活研究論叢》和《明知法學》等多個國內外刊物上發表比較法律研究論文20余篇;獨著《無過錯責任研究——中韓比較法視角》(韓文版)(延邊大學出版社)、副主編《少數民族婦女權益保障研究》(民族出版社)、參編《商法》(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等著作;主編《法律基礎教程》(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李老師還參加過包括“第二屆亞洲法制論壇”在內的多場國際學術交流會議。

01【學術科研|嚴謹求真,彰顯學者風范】

正如教育家梅貽琦所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大師者,行業精通又嚴謹求真。李玉子老師談及科研時反復強調,做學術最重要的品質就是嚴謹,對待學術要以負責任的態度、以創新性思維深入探究。就如老師博士階段求學期間,面對艱苦的條件和國內繁重的教學任務,正是憑借著嚴謹的精神、高度負責的態度以及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堅持不懈,傾盡所能,才最終學有所成并培養出了優秀的學生。

多年來,李玉子老師一直致力于成年人意定監護,婦女、兒童、老年人合法權益保護,家庭暴力防治以及無過錯責任適用,公司法等領域相關法律制度的中日韓比較研究。在日本交換留學期間,為了深入調查研究新頒布的《成年人後見制度》的實施情況、養老模式與成年人監護類型之間的關系,李老師先后走訪了三個不同設施水平的養老機構,并較早在國內介紹了日本《成年人後見制度》的內容。目前,李老師仍在致力于深入調研我國各種養老模式,以期在養老模式與成年人監護研究上取得比較完整的、有實踐指導意義的研究成果。

在訪談過程中,李玉子老師還談到了早前為推動我國《反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立法而不分晝夜進行中韓家庭暴力現狀與防治措施的比較研究的時光。其間,老師幾經輾轉從當時已經出臺相似法律規定并業已取得成效的韓國收集了大量的原始文獻及案例,其中還包含了200多例離婚女性和200多例兒童遭受家庭暴力的實例,內心受到極大的沖擊。在此基礎上,老師做了全面的、系統的翻譯與梳理,最終得出了具有借鑒意義的比較研究成果,發表于韓國刊物《女性與家庭生活研究》中。老師一直積極呼吁盡早制定我國的反家庭暴力防治法。終于,2016年我國《反家庭暴力防治法》頒布施行,為深受家庭暴力之苦的受害人帶來了希望的曙光。通過這些經歷,我們可以看到,李老師以自身所為踐行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彰顯了真正的文人風骨和學者風范。

02【教書育人|因材施教,傾情揮灑熱血】

葉圣陶先生曾說:“只有真正把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慢慢等待,真心關愛,教育才能溫暖,才有溫度。”李老師深感教書育人并非易事,既要在學業上嚴格指導,又要在品德上及時引領,還要在生活上細心呵護。所以老師經常戲稱自己在講臺上下仿佛并非同一個人.

在學業上,李老師崇尚“嚴師出高徒”。平時嚴格要求學生,經常對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訓練和指導,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因此培養出了很多專業能力出色的優秀法官、律師、高校教師、公務員等。要知道,“園植桃李,我為春風,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培養是千秋功業,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程。如果沒有李老師多年來的悉心教導、全心付出,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們何來今日的成就。但是,老師卻反復強調其實是學生給了她幸福,是學生成就了現在的她。老師很感謝教師這個職業,對教師職業有著由衷的熱愛,即使已經十分疲憊,只要登上三尺講臺,精力就會萬分充沛。老師的這份熱情與付出,也得到了法學院師生們的一致認可,在首屆中央民族大學“杰出育人獎(教學獎)”的評選中脫穎而出,是獲此殊榮的全校十名教師之一。

談到本科教學和研究生教學的區別時,李老師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她強調,同樣的教學內容授予不同的對象,要考慮其間的差別,這是因為受眾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即使同一受眾所處階段不同也很大差別,所以要注意因材、因時授課,注重教學方法的靈活性。本科階段的學生正在經歷思維模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此時應當著重于法律意識、法學思維的培養,學生的學習重點在法學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相比之下,研究生階段則側重于研究方法的引導,具體基礎理論則需要學生自己去夯實,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還說,法學生要懂得觀察社會,能夠從法律的視角解讀不同的社會關系,從中發現法律問題,并深入探索。

在對學生思想品格的引領上,李老師談到,大學是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逐漸成熟定型的階段,所以身為大學老師,深感責任重大。在思想培養上,老師十分注重“人人平等”,告誡大家一定要學會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并且,身體力行地踐行著這一點。老師強調,對待自己的學生,一定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有了尊重才能有交流,有了交流才能知道他們需要什么,才知道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在品格塑造上,老師時常告訴學生們:要有愛心,要有奉獻精神。要懂得用愛去溫暖別人,給別人帶來幸福。要懂得包容,在堅持原則的同時,允許別人犯錯誤,并給別人以自我糾正的機會。老師通過自身的言傳身教,將這些理念種在了學生們的心里,最終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為人正直、寬厚良善的法律人。

在生活上,李老師積極追求幸福生活,微笑迎接每一天的開始,她希望學生們在緊張的學習之余,也懂得放松心情,經營多姿多彩的生活,享受快樂、幸福。因此,老師特別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每當在課堂上發現有不在狀態的學生,一定會在課后及時交流。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著重強調,“老師一句不經意的話或者一個小動作可能會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她曾經遇到過一個學生,課下總是很沉默地坐在教室一角,有一次在路上碰到了這個學生,便對他說:“抬頭!挺胸!向前看!”使他意識到了自己需要改變。就這樣,李老師慢慢走進了他的內心,后來這個學生主動找老師幫忙解決自己的問題,逐漸找回了自信,狀態越來越好,畢業后在專業領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就。畢業近二十年了,這個學生依然時常與玉子老師聯系,問寒問暖并匯報自己工作上的成就。李老師平時非常溫和寬厚,時常告訴學生可以把自己心里最不高興的事向她傾訴,傾訴完了就不要把這些負面情緒帶到生活中,因此學生們都很愿意和她分享心事。

03【隊伍建設|以身作則,建設優質隊伍】

身兼數職的李玉子老師還是民商法教研室的主任、教工第三黨支部書記。老師說,作為法學院最大的教研室,要出色完成各項教學科研工作任務,形成一個有強大凝聚力的團隊至關重要,因此大家要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正如老師所說:“一滴水如果獨自放置在空曠的田野上很快蒸發掉,唯有在河流中與其他的水滴匯合在一起才能夠長久存續,才能為自然和人類提供服務。在浩瀚的人海中,每一個人都只不過是‘一滴水’,這‘一滴水’唯有與其他的‘水滴’融合在一起才能成就事業,也能保存自己。”民商法教研室的課程任務一向繁重,但教師資源有限,而令她非常自豪的是,教研室的每個老師都非常敬業,有奉獻精神,相互關愛、積極合作,所以,每個學期都能圓滿完成各項教學工作任務。

李老師作為主任不僅在很多事情上以身作則,主動擔當,起到了很好的帶頭模范作用,還對教研室所有的老師一視同仁,工作上決不含糊,她說這才是對學校和學生負責。老師還認為,對年輕的新進教師要多加關愛,及時進行多方面的溝通交流,使其更快適應工作環境,順利、高質量完成教學及其他工作任務。教研室同時又像是一個大家庭,李老師作為家長時刻關注大家的工作和生活,盡量緩解他們的壓力,讓大家開心地工作。這種理念與方式也使民商法教研組成為了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

04【國際交流|愛黨愛國,鑄就不悔人生】

“你給予別人愛,實際上你會得到更多的愛。”李玉子老師語重心長地說到。李老師有著獨特的留學經歷,作為第四批去日本留學的在職教師,留學期間經常給房東和留學的日本大學中文系學生包餃子、做中國料理,介紹中國飲食文化;走進當地小學,與小朋友一起包餃子,得到小朋友的喜愛,以最樸素、直接的方式傳播中國文化。因深受房東的信任,經房東介紹認識了當地德高望重的山田“先生”。山田“先生”是當地第一個女大學生,熱衷于做公益,李老師也借此機會加入了志愿者團隊,開始了愛心公益之旅、民間文化交流之旅。經常跟志愿者們一起包餃子、做中華料理,日式MOCHIONIGIRI等進行飲食文化交流,還利用休息時間去養老院做志愿者服務。

正是因為李玉子老師在日本期間與志愿者團隊有深厚的情誼,所以才有了后來日本志愿者團隊成員在中國北京、內蒙古、延邊等地的交流,以及在女性學國際學術會議上的深度交流,直至當地日中交流協會的成立。后續十幾年間,我校赴日留學生都與該志愿者組織保持著密切的交流。“自己的付出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是幸福的。這是非常有成效的‘餃子文化’交流!”那一刻老師的眼里充滿了光。被問及對學生出國留學的建議時,李老師說到國外深造,了解當地的社會,學習當地的文化和學習語言、學習專業同樣重要。老師還將此延伸到學術研究上,做了一個類比,一個法律制度的建構與實施與其社會、經濟、文化等背景密切相關。故而,在進行比較法律研究時,首先應了解該制度的各方面背景,深入、準確理解相關法律規定再再作具體研究。

結語

李玉子老師說:“三尺講臺無法給老師帶來富裕的物質生活。所以,選擇講臺,就選擇了物質生活上的‘三尺高’而已。但三尺講臺能為老師打開廣闊的世界,帶來精神生活的富足——桃李滿天下。”這滿天下桃李的成熟,不僅要求臺上幾十分鐘時間精力的付出,更要求時時刻刻全身心的付出。所以,沒有甘于無私奉獻的心志就無法堅持,無法完成教育者的使命。

老師還對學生提出了幾點希望:法律人才,先“人”后“才”。首先,要做一個有優秀品格的人。作為一個法律人一定要有正義感、有擔當,對正義的申張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懂得包容,懂得付出,要學會成全別人,不要過于計較個人的得失。其次,要掌握扎實的法學基礎理論知識,不斷錘煉自己的專業能力。最后,要善于規劃自己的學習與生活,讓大學時光變得快樂、充實。

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李玉子老師從教三十多年以來,一路前行,以溫柔而強大的心呵護著每一個孩子的靈魂,教人以堅韌,待人以良善,給人以啟迪,予人以溫暖。

責任編輯:楊玉芬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