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李雙元:國際私法領路人
發布日期:2019-12-31  來源:民主與法制周刊  作者:張志然

  4月的長沙,尚且涼爽。
  拿到十大杰出資深法學家的采訪任務后,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李雙元教授作為我的采訪對象。原因很簡單,李雙元教授和我同為武漢大學的校友。而我也還惦記著,能夠“常回母校看看”。
  然而,李雙元教授的兒媳余老師跟我說,李老師現在都住在湖南師范大學。就這樣,我踏上了前往長沙的高鐵。

“我的前半生”

  見到李老師之前,我還有所擔心。李老師生于1927年,如今畢竟已經92歲了。然而見到他之后,我完全打消了疑慮。李老精神狀態非常好,還在兒媳陪同下,親自開門迎接了我。
  老人一口濃重的湖南口音。擔心我聽不懂他口音,他還拿出紙和筆不時寫下自己描述的一些內容。
  桌上是一本厚厚的材料,是2014年老人的家屬準備寄給法學會的全國杰出資深法學家的申報材料,封面的下半部分糊上了一張白紙。兒媳余老師說,老人去年覺得沒有必要再次申報了,就在上面寫道,“今年就不要申報了,機會還是留給年輕人吧”,被家人拿白紙糊上了。
  得知我也畢業于武漢大學,老人非常高興,回憶起了自己在武漢大學的歲月。他說,自己當初最想學的一個是法律,一個就是新聞。“記者是無冕之王啊!”老人興奮地說道。而喜歡法律,是因為法律可以主張公平正義。
  李雙元在讀中學的時候,就接觸了很多進步書籍。特別是他大哥在桂林讀書,能夠給他很多不常買到的書。《蘇聯二十年》、艾思奇的《大眾哲學》、普希金詩集……進步的思想,就這樣早早地在他心中萌芽了。
  然而,命運卻給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一心喜歡公平正義的他,在前半生的境遇,很難說是公平。從武漢大學畢業后,因為出生于地主家庭,李雙元無法得到分配。最終,被安排在一所只有初中部的學校講授“五四”憲法。
  公開資料顯示,不到半年,他又被抽調至中共武漢市委文教部臨時組建的“清查胡風反革命集團分子的甄別定案”小組工作。工作臨近結束,即通知他去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理論學習室”報到,負責為全市高中級干部學習哲學編寫學習大綱,組織輔導報告。不到一年,又調入華中農學院馬列主義教研室延聘教師任哲學教員。 
  1956年春末夏初,一個“大鳴大放,幫助黨整風”的運動,在全國迅速興起。李雙元在離開市委宣傳部之前,曾跟隨武漢市委宣傳部部長參加過湖北省委書記關于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的小范圍傳達報告,明確宣布中國“急風暴雨式的階級斗爭”已經結束,今后的主要任務已是加快國家經濟建設。
  李雙元于是公開作了一個關于如何團結、教育、利用知識分子的報告。但報告后,他立即被內部控制起來,并在同年11月于馬列主義教學研究室全體會議上,公開批判他“散布”“右派”言論。
  從此,李雙元被不斷下放勞動改造。1961年,李雙元被摘帽。但事實上,“摘了帽,那也是‘摘帽右派’”(李雙元語)。直到1978年,他才算真正地不受右派身份的影響。
  但李雙元卻并未消沉下來,他幾乎將每天的業余時間全都放在研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及理論典籍上。

52歲起步

  1979年年底,在韓德培、姚梅鎮、燕樹棠等老先生的支持下,李雙元從華中農學院調回了武漢大學,協助老先生們重建武漢大學法律系。
  此時,李雙元已經52歲了,他的事業才算是剛剛正式開始。李雙元對記者說:“所以我會跟年輕人說,遇到任何的困難和打擊都不要放棄,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
  在李雙元家的客廳中,有一個書架中放的幾乎全是李雙元個人的著作和他帶領學生完成的著作。站在書架前,李雙元回憶起了過去的很多經歷。
  1981年春,應國家涉外部門的邀請,李雙元與韓德培先生、上海社科院的周子亞先生進京,就我們國家可否以當時財力限制為理由,終止已簽訂的寶鋼二期及山東乙烯等數項大型成套設備進口合同(涉及金額達到數十億美元)的履行而提供法律咨詢。其間,法律資料與咨詢報告的撰寫,主要由李雙元執筆完成的。李雙元表示,這主要是因為韓、周二位先生年事已高,而自己還是年輕力壯。
  該咨詢報告后來收入國家教育委員會高教一司編寫的《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選編(第一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10月第一版第238248頁,署名依次為韓德培、周子亞、李雙元)。李雙元因此在湖北省與韓德培先生同獲社會科學為實踐服務重大貢獻獎。 
  韓德培、姚梅鎮及馬克昌等一致支持李雙元出任國際法研究所副所長,并主持日常工作。“我至今還記得當時去姚先生家里,無論什么時候,他的桌上都是整整齊齊的一沓材料。姚先生真是以身作則,他是中國國際經濟法真正的奠基人。這兩位先生都是對我非常好的,他們也很看重我。”李雙元回憶道。
  因韓德培先生年事已高,從19803月起,李雙元即為新招進來的第一屆兩位國際法碩士研究生主講國際私法。同時,他歷時一年,完成了國內第一部國際私法學術專著——后來以《國際私法(沖突法篇)》為書名公開出版,共七章30余萬字。該書凝聚了李雙元從調回武大后幾乎每天都得工作十五六個鐘頭以上的數年的心血。在該書出版時,李雙元曾想在扉頁寫上“僅以此書獻給我的妻子”,但因解放后不興這種做法而放棄。
  1990年,李雙元與謝石松教授合著的《國際民事訴訟法概論》出版,約50多萬字,至今仍為國內國際民事訴訟法方面唯一的內容豐富的專著,并由教育部定為“研究生用書”。這部《國際民事訴訟法概論》和《國際私法(沖突法篇)》成為李雙元自己最為看重的兩部書,他還特意從書架上翻出這兩本不起眼的書遞給記者。“這是基礎啊,學科的基礎。”李雙元介紹說。
  1997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了由他主譯的英國國際私法名著《戴西、莫里斯論沖突法》(上、中、下)。1998年由他主譯的薩維尼《論法律的地域與時間效力》于法律出版社出版。應法律出版社邀請,由李雙元任主編,萬鄂湘、黃進、黃惠康等八人為顧問,武漢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部分老師與研究生參加翻譯的《牛津法律大辭典》(2751千字),于20037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這些譯著也因為當時翻譯的辛苦而成為李老師非常看重的著作。
  我讓李老師務必多談談他的學術貢獻和榮譽。李老師立刻嚴肅地看著我:“我哪有什么貢獻?我沒有什么貢獻。這都是工作而已……”
  月圓人終圓

  李雙元說,因為自己出生于1927年農歷中秋節月亮升起之時,父母覺得子女已經足夠了(上面有四個姐姐、兩個哥哥),乃取名“雙圓”。而他在一篇自述中也曾說過,自懂事起,往往朦朦朧朧地從這個名字中感覺出另一層意思,以為自己的人生道路,將是美好而圓滿的。
  然而,天不遂人愿。李老師前半生歷經了各種坎坷,自他讀大學開始,又和妻子分開長達30年的時間。這其中還經歷了被劃為右派這段人生至今最痛苦的時光。那段時間,他有次回家,在離家還要渡過一條河的地方,擔心到家后帶給全家的只會是痛苦,就頗為躊躇,想要立即返回外地。而在河邊沙灘上坐了許久,終于決定還是回家看看。而讓李雙元感念至今的是,自己的妻子陳錫祿在那段時間,一直忍辱負重,不離不棄。1989年,陳錫祿在菜場買菜時,因腦溢血倒下,自此偏癱。李雙元陪伴照料,事無巨細,直至2011年陳錫祿最終去世。
  李雙元向記者回憶起了后來選擇湖南師范大學的原因:“從武大應張楚廷校長之邀,允諾給我解決兩個女兒家進城的戶口及工作,我同意來師大幫學校把法律系、法學院建立起來。”
  在李雙元的帶領下,湖南師大創辦了法律專業,1996年全長沙第一家法學院也在湖南師大落成。與此同時,他仍在武漢大學任職,直至完全離開武漢大學。
  李雙元目前仍未退休,研究生會不時到他的家中請教學術問題。他說,自己平時的休閑活動主要是打打字牌(打橋牌已找不到伴了)、看看鳳凰衛視、散散步,“92歲的老頭,竟完全未出現過‘看電視打瞌睡’的現象”。李雙元知足地表示:“現在就是我人生中最開心的日子。”
  墻上,他老伴兒微笑地在照片中看著這一切。

責任編輯:馬毓晨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