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專訪英國著名法學家杰弗里●羅伯遜:追索國寶,“希臘式悲劇”何時休
發布日期:2019-12-09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孫微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孫微】“大英博物館的受托人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盜竊文物接收者,其中大部分掠奪品甚至都沒有公開展出。”這是英國著名法學家、人權律師杰弗里·羅伯遜(如圖)在他的新書《誰擁有歷史?埃爾金的戰利品和歸還被掠奪藏品案例》中發出的控訴。在他看來,西方國家也許無法糾正歷史錯誤,但“不能再毫無羞恥地從中獲利”。由于復雜的產權歸屬問題,追索在特殊歷史時期被搶掠的國寶文物,對不少國家來說都是個大難題,并成為“心底的痛”。同時擁有澳大利亞國籍的羅伯遜,做過英國王室法律顧問、聯合國特別法庭法官,《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對他進行了專訪。

“大英博物館拒絕讓現代世界看到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奇跡”

環球時報:您為何會寫這樣一個主題的新書?跟您的哪些經歷有關?

羅伯遜:寫這本書的靈感,來自于我阻止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用(大洋洲)塔斯馬尼亞原住民的遺骸做實驗的經歷。這些塔斯馬尼亞原住民在19世紀早期死于種族滅絕,他們埋在墓穴里的頭骨被盜走,又或者他們被白人殺害后,頭骨被送往英國裝飾維多利亞時代的壁爐臺。2010年,博物館在沒有咨詢原住民后代的情況下,決定進行與他們信仰相反的DNA實驗。最終,博物館不得不同意將遺骸送回塔斯馬尼亞進行安葬。這是一個困難而重要的案例,它提出了博物館應如何尊重其所擁有的財產的問題,而這些財產往往是靠戰爭或其他非法行為獲得的。

后來,希臘政府找到我調查埃爾金勛爵(曾任英國駐奧斯曼帝國大使——編者注)獲得帕特農神廟大理石雕的情況,我得出結論:這些大理石雕是被偷走的。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歸還這些大理石雕,使它們與雅典新衛城博物館中的另一部分大理石雕團聚?

環球時報:能介紹幾個您印象深刻的被掠奪文物歸還的案例嗎?

羅伯遜:最有名的就是帕特農神廟的石雕,這是復原古老時代最偉大奇跡的訴求。神廟中楣長達600英尺的雕帶,再現了公元前440年慶祝和平的場面。看著這些浮雕,就像觀看一部無聲的黑白大片——2500年前,在我們可以自信地稱為“文明”的國家,人們邊走邊說,邊喝酒邊運動。這真的是最重要的案例,因為大英博物館拒絕讓現代世界看到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奇跡。它最合適的地方應該是雅典新衛城博物館,在帕特農神廟,在雅典蔚藍的天空下。

環球時報:為紀念獨立戰爭200周年,前不久希臘尋求英方短期返還石雕。但大英博物館回應稱,只有希臘承認這些雕塑為英國所有,英國才會考慮。此前,希臘也請求法國盧浮宮“出借”原屬帕特農神廟的文物。造成這種“希臘式悲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羅伯遜:是的,這是大英博物館董事們的可恥行為,他們由政府從最富有的精英中挑選出來,根本不能代表英國人民和博物館的參觀者。他們的行為傲慢、不道德,悲劇來自英國對其殖民歷史的持久熱愛——19世紀時,他們周游世界,在非洲人和希臘人面前對他們“擁有”的埃爾金大理石雕“贊不絕口”,但石雕其實是偷來的。

“如今90%的非洲文化遺產在歐洲博物館中”

環球時報:西方一些大博物館認為,文物既屬于原國家,也屬于世界,博物館不是為一個國家的人民服務,而是為各國人民服務,因此反對歸還文物。您怎么看這樣的立場?

羅伯遜:我不認為這樣的立場合乎情理。所有的文化遺產都是在特定的時間、地點,由特定的人創造的。他們的民族國家及其后代有正當權利為這種文化感到自豪,并希望享受這種文化。這并不妨礙他人欣賞。欣賞應該是在文化遺產最能被欣賞之處進行,而這通常應是它被創造的地方。然而,如今90%的非洲文化遺產在歐洲博物館中。當非洲國家的年輕一代看到本國文化遺產被強權軍隊獲取并在遙遠的地方展出時,他們如何能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

環球時報:法國總統馬克龍曾公開表示,他無法接受幾個非洲國家的大部分文化遺產都在法國,希望為非洲文化遺產的臨時或永久歸還創造條件。他為什么作出這樣的決定?

羅伯遜:馬克龍是一個相對年輕的人,屬于與過去的殖民主義沒有什么聯系的一代,他在道德上不受殖民主義歷史和制度的約束。我認為他的意圖是真誠的,但他將面臨來自法國博物館和法國歷史學家的諸多反對,后者仍然愿意用“勝利的”或者民族主義的術語來描述法國的殖民歷史。當然這意味著西方對文物歸還的態度開始改變,只是改變的速度比他們應有的速度慢很多。

環球時報:除了法國,德國、荷蘭在歸還殖民時期掠奪文物方面也有動作,相比之下,英國何以“落后”?

羅伯遜:英國往往傾向于認為其19世紀的軍事行動負有傳播基督教與文明的重任,但事實上英軍掠奪了土地和黃金。英國仍固守著殖民者的思想和態度,一些機構拒絕在查明和歸還掠奪物品方面合作。這很可悲。英國機構已經認識到奴隸制是反人類罪行,但對于英軍的野蠻搶劫卻沒有作出懺悔。政客們有時會道歉,但表示誠意的唯一做法是將這些物品退回,停止從中牟利。

“中國比任何非洲國家都更多地遭受了西方的掠奪”

環球時報:本月中旬,澳門富豪何鴻燊向中國國家文物局捐贈了他出資購得的圓明園馬首銅像。您怎么看過去這些年中國追索流失文物的努力?

羅伯遜:我認為中國比任何非洲國家都更多地遭受了西方的掠奪。當年,英、法軍隊從圓明園拿走了100萬件文物,英國軍隊更是野蠻地燒毀了圓明園,殺死了150名藏在那里的仆人和太監。在義和團運動期間,所有在中國有勢力范圍的列強都使用武力搶劫。而在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再次使用武力搶劫了許多文化瑰寶。因此,我贊賞中國追回被掠奪藝術品的努力——據稱有人甚至從楓丹白露偷回文物。這或許表明,馬克龍沒有意識到他不應該只返還那些非洲文物:一些文化破壞最糟糕的事件很可能發生在盜竊中國藝術品時。

環球時報:對于那些文物遭嚴重掠奪的國家,您有什么建議?

羅伯遜:我覺得這些國家需要制定一個策略。首先,我們需要國際法院裁定:錯誤地占有屬于他人的文化財產是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偷竊國有必要歸還贓物。然后,我們應采取后續行動,制定一項目前尚不存在的公約,以阻止文化遺產的販運——該行為在很多年前甚至幾個世紀以前就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必須提供適當的調解服務,以便迅速和公正地解決有關文化財產的爭端。

責任編輯:馬毓晨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